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经济改革
十年
历程
制度
问题
浅谈经济改革三十年历程制度问题
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个年头。改革开放所要到达的目标,按照中共十七大的概括乃是“从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现在,这个历史转折还没有完全实现。为了完满地实现这个转折,我们应当认真总结30年的经验教训,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道路。
一个国家的经济开展,通常是由两个“车轮〞驱动的。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制度。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技术水平处于落后地位的开展中国家而言,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是在先进国家广泛存在并且可及的;但是,是否能够广泛运用这些新技术,却取决于是否拥有与这些技术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所以,在技术和制度这两个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制度显然较之技术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灾难促进了改革共识(1970年代后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共和国的领导人按照“三年准备、十年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进行,曾经在1950年代初期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中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实现和朝鲜停战以后,毛泽东批判了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组织执行的新民主主义纲领,并在1953年正式确立“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根底〞为目标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955年掀起“社会主义高潮〞,迅速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中国效仿苏联的典范,废除了市场制度,全面建立了苏联式的集中方案经济(命令经济)制度。
苏式集中方案经济制度刚一建立,其严重弊端就显现出来。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还拥有比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的国有企业,这时完全变成上级行政管理机关的附属物,人、财、物,供、产、销全都由上级行政机关决定。这样的“生产单位〞失去了经营自主权和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和效劳质量急剧下降,连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也啧有烦言。面对党内外对苏式方案经济体制的批评,党政领导决定在保持国有经济的统治地位和坚持命令经济的前提下,对这一体制作出某些调整,适度扩大下级政府和国营企业权力和利益。这就是1956年中共八大决定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对于集中方案经济体制应当向哪个方向进行和进行哪些调整,领导人的意见是有差异的。例如,作为当时经济工作主要负责人的陈云提出,要在集中方案经济体制中引入某些市场的因素,形成“三为主,三为辅〞的经济格局,这就是在工商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对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生产方案方面,方案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方案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方案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作为党的最高领袖的毛泽东有更大的权威。他认为,苏式方案经济的弊病并不在于用行政命令配置资源,而在于“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抑制了各级地方政府、生产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这样,毛泽东在“体制下放〞和“人民公社化〞的制度根底上,发动了“超英赶美〞的“大跃进〞运动。上述“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招致了1958-1960年期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争夺资源的大战,经济秩序一片混乱,消耗大量资源所换得的也只是一堆邀功的虚夸数字和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生命损失。
毛泽东没有对“大跃进〞造成的灾难引咎自责,相反认为“大跃进〞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干部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不高〞和刘少奇、邓小平等党政负责人在“大跃进〞失败后背离了他所倡导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路线〞。于是,就在1966年发动了“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和“对党内外资产阶级全面专政〞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同样具有极“左〞的性质。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高潮中发表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竟然宣布“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异〞,要和“党内走资派〞一起加以消灭。在“文化大革命〞中,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疯狂夺取国家权力,并利用手中的权力胡作非为,最终使整个中国社会濒临崩溃的边沿。
在这种情况下,朝野上下一致认为旧路线和旧体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要求从变革中寻求救亡图存的出路。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1978年7-8月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上所作的总结中指出,当务之急,是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这反映了朝野上下在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灾难以后寻求变革的共识。
“摸着石头过河〞和“双轨制浅谈经济改革三十年历程制度问题第2页
〞的形成(1978-1983年)
启动改革的第一个行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动解除极“左〞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以前,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的两报一刊社论学习文件抓纲要,提出了所谓“两个但凡〞的方针,即“但凡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但凡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但凡〞意味着继续执行造成了巨大灾难的极“左〞路线和相关制度。这与当时全国上下普遍提出的终结极“左〞路线、实现“拨乱反正〞的诉求是完全对立的。于是,在邓小平的指导下,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为开端,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以“解放思想〞为根本内容的启蒙运动,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根底。
不过在当时进行全面改革的理论准备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党政领导采取的策略是在保持命令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条件下,作出了一些变通性的制度安排,为民间创业活动开拓出一定的空间。
第一,在土地仍归集体所有的条件下,以“包产到户〞的形式恢复农民的家庭经营。
在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全国绝大多数农民都在“批判右倾保守思想〞的强制下参加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分得的土地也合并为不可分割的“集体财产〞。除国家不包工资分配外,合作社已经与国营企业没有区别。1958年7月,毛泽东又号召把高级社合并组成“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土地、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资料都归“政社合一〞的公社统一调配。
在实现“合作化〞以后,农民依然希望重建自己的家庭经济。于是,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在“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名义下提出“包产到户〞的要求。但是毛泽东把“包产到户〞和集体农民拥有的小块“自留地〞、农民出售家庭产品的“自由市场〞以及个体工商业户“自负盈亏〞放在一起,合称为“三自一包〞的“资本主义复辟逆流〞。每一次包产到户的要求都受到严厉的批判和制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许多地区的农民再次提出实行包产到户的要求。当时出现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有“包工到组〞、“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三种主要形式。现在通常称为“包产到户〞的形式在当时称为“包干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浪潮,首先在安徽兴起。“包干到户〞的根本做法是: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集体(一般由村委会代表)按人口或按劳动力将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农户按承包合同完成国家税收、统购或合同定购任务,并向生产队上缴一定数量留存用作公积金和公益金,余下的产品全部归农民所有和支配,从而取消了生产队统一经营和统一分配,“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因此,“包干到户〞意味着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经营向家庭在承包来的土地上经营的根本转变。
除安徽外,四川、贵州、甘肃、XX省和河南等地“包产到户〞也有了相当规模的开展,并且对促进当地农业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上述地区的这种制度变革不被当时实行“两个但凡〞方针的党中央所认可。直到1979年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还规定:“不要包产到户〞和“不许分田单干〞。不过,随着邓小平掌握实际领导权和“两个但凡〞的错误方针的终结,1980年9月,在中共中央批转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专题座谈会纪要,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提出“在那些遥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长期‘吃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也可以包产到户〞。这一文件下发后,全国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快速开展,其中开展最快的是“双包〞(“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198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村经济政策的第一个“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表达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包干大多是‘包产提留’,取消了工分分配,方法简便,群众欢迎。〞这就使以“包干〞为主要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度有了正式的政策依据,从而使这种自下而上的自发制度演变得到了自上而下确实认。1983年初,实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双包〞的生产队占全国生产队总数的98%。这意味着中国农业在继续保持土地公有制的条件下通过“承包〞的方式使农民的家庭农场得以建立。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推行极大促进了中国农业的恢复和开展,促使中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1985年农村总产值较之1978年增长了近3倍。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到达创纪录的4202331万吨,比1978年增长33.6%;随着农业开展,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林、牧、副、渔以及农村工商业产值均有所提升;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长,198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达355元,比1980年增长85.5%。
第二,在保持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合一的前提下,实行“分灶吃饭〞的承包制财政体制,使各级地方政府有了促进本地经济开展的积极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缓解1979年出现的巨额预算赤字,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从1980年起,中央政府将一局部资源配置权力和财政收支决策权力下放给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体制由中央统收统支制转向包干制,即当时被称为“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除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仍实行接近于“统收统支〞的方法外,其余省及自治区都实行“分灶吃饭〞,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比例或数额,在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之间分配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于是,省、地、县等地区成为具有自己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中国经济也由一个单一的系统转变为包含许多独立子系统的“多部门系统〞(multi-divisionsystem),甚至“多级法人制系统〞(holdingsystem)。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在获得了一定范围的经济管理权力之后,有动力为本地区进行市场创业活动的人士提供保护和支持,通过扩大本地区的经济总量来提高地方政府和官员个人的收益。这可以说是“分灶吃饭〞改革的一项意外成果。
第三,在生产资料的流通和定价上实行“双轨制〞,即在物资的方案调拨和行政定价的“方案轨〞之外开辟出物资买卖和协商定价的“市场轨〞。
在集中方案经济下,所有生产性物质资源(生产资料)都由方案机关通过行政指令在国有经济单位之间进行分配,价格只是在这些单位之间进行核算的工具,除占比重极小的集市贸易有少量“三类物资〞流转外,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和其他非国有经济成分开始产生和逐渐壮大,它们的生产资料供应没有列入国家方案,如果没有市场交易,这些企业就难以生存,更谈不到开展。
1979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假设干规定开始允许企业按照“议价〞自销超方案产品。于是,物资流通和产品定价的“第二轨道〞就完全合法化了。随着国有企业方案外生产和交换范围的日益扩大,1984年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31%,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发出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置“方案外〞的产品,从此开始正式实行生产资料供应和定价的“双轨制〞。它的具体的方法是,对那些在1983年以前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