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脉通-5】中国缺血性中风中成药合理使用指导规范.pdf
下载文档

ID:115108

大小:1.36MB

页数:3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医脉通-5 医脉通 中国 缺血性 中风 中成药 合理 使用 指导 规范
http:/ 高 颖 胡风云 黄小波 彭 斌 沈 英 武 剑 俞晓飞 张微微 张小宁http:/ ischemic attack,TIA)。目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其诊断可参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制定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6。2.辨证论治缺血性中风先兆的辨证参考2012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撰写的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诊治指南。2.1 肝阳上亢证临床表现:阵发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短暂性言语謇涩,一过性偏身瘫软,一过性黑月蒙,且面色发红,头部胀痛,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干。治则治法:镇肝熄风 滋阴潜阳。代表方药:镇肝熄风汤。方中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镇肝熄风;龟板、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滋阴潜阳。用药指导: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或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作用的中成药可应用于此证型。临床研究:松龄血脉康胶囊的功效为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机体循环,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黏附功能7,临床应用于中风先兆期、高血压8、高脂血症9属于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片http:/ 肾虚血瘀证临床表现:阵发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短暂性言语謇涩,一过性偏身瘫软,一过性黑月蒙,且腰酸腿软,耳鸣乏力,舌质暗红舌苔少或剥脱。治则治法:滋阴补肾,活血化瘀。代表方药:六味地黄丸合血府逐瘀汤。方中地黄、山萸肉、山药、牛膝等滋阴补肾,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皮等活血化瘀。用药指导:具有滋阴补肾、活血化瘀或补肾活血作用的中成药可应用于此证型。临证备要:此证型亦可见于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二、缺血性中风1.诊断标准1.1 疾病诊断中医中风病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相当于西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的诊断标准13。http:/ 病期诊断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志不清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1.3 病类诊断中经络:神志清楚;中脏腑:神志不清(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1.4 证候要素诊断证候是对疾病病理生理变化的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证候要素是指组成证候的主要元素。依据证候要素的组合既有助于把握辨证论治的特点,又能体现辨证论治圆机活法的优势。中风病急性期多以风、火、痰、瘀证候要素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多逐渐转为痰、瘀、气虚、阴虚证候要素为主,血瘀证候要素贯穿该病全程。证候演变具有动态时空特征,根据病程进展的不同时点,辨别出相应的证候要素及其组合特征,指导临床用药,判断预后。该病证候要素的判断可依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14进行,每一证候要素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要素的各项得分相加而成,证候要素诊断得分10分为该证候要素诊断成立,诊断量表见附件1。2.辨证论治缺血性中风的辨证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写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2008年版15。2.1 中脏腑2.1.1痰热内闭证(阳闭)临床表现:符合缺血性中风中脏腑的诊断,多见鼻鼾痰鸣,http:/ 痰蒙神窍证(阴闭)临床表现:符合缺血性中风中脏腑的诊断,多见痰多色白,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静卧不烦,肢体软瘫,舌色暗紫,舌苔白http:/ 元气败脱证(脱证)临床表现:符合缺血性中风中脏腑的诊断,多见气息微弱,目合口开,大汗淋漓,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治则治法:扶助正气,回阳固脱。代表方药:参附汤。方中人参益气固脱;附子回阳。用药指导:具有扶助正气、回阳固脱或益气固脱作用的中成药可应用于此证型。临床研究:参附注射液的功效为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现代研究证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可使肾上腺皮质系统达到稳态平衡及保护细胞线粒体功能,稳定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并能抑制外周血管痉挛,增加冠脉血供,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提升脑灌注23,且安全性较高24。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其与依达拉奉24、奥扎格雷26联用对进展性脑梗死效http:/ 中经络2.2.1 痰瘀阻络证临床表现:符合缺血性中风中经络的诊断,多见头重昏沉,痰多而黏,舌质暗,舌苔白腻,且痰湿证证候要素评分10分,血瘀证证候要素评分10分。治则治法:化痰活血通络。代表方药:化痰通络汤。方中半夏、陈皮等具有化痰作用,川芎、红花、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作用。用药指导:具有化痰通络、活血通络或化痰活血通络作用的中成药可应用于此证型。临床研究:脉血康胶囊的功效为破血,逐瘀,通脉止痛。临床研究证明其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水平、血浆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凝血酶原活性,改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27。联合应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28、抗凝药物29时不良反应较少,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同时改善阿司匹林抵抗作用30。丹红注射液的功效为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调脂、抗脂质过氧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31。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32、氯吡格雷33使用可提高疗效,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功效为活血化瘀。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动脉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流速、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的效果,并具有增强脑组织抗缺氧缺血作http:/ 痰热腑实证临床表现:符合缺血性中风中经络的诊断,多见腹胀便秘,甚则大便几日不解,痰多而黏,舌质红,舌苔黄腻,且痰湿证证候要素评分10分,内火证证候要素评分10分。治则治法:化痰泄热通腑。代表方药:星蒌承气汤。方中主药全瓜蒌、胆南星化痰泄热;大黄、芒硝泄热通腑。用药指导:具有化痰通腑或通腑泄热或化痰通腑泄热作用的中成药可应用于此证型。临证备要:临床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急性期便秘现象高达一http:/ 气虚血瘀证临床表现:符合缺血性中风中经络的诊断,多见气短乏力,心悸汗出,手足肿胀,面色晦暗,口唇色暗,大便溏泄,舌色紫暗或瘀点瘀斑或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且气虚证证候要素评分10分,血瘀证证候要素评分10分。治则治法:益气活血。代表方药: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当归活血。用药指导:具有益气、活血或益气活血作用的中成药可应用于此证型。临床研究:脑心通胶囊的功效为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应激、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作用45,可用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46、恢复期47及后遗症期48符合气虚血瘀证中风的治疗。临床研究证明脑心通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改善血脂水平,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49。中成药示范推荐:脑心通胶囊。临证备要:该证候多见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心通胶囊内均含有水蛭、全蝎、地龙等虫类药,不宜大量长期服用,不良反http:/ 主要并发症3.1中风后痴呆治则治法:在缺血性中风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强补肾填精、健脑益智的作用。用药指导:可联合使用具有补肾填精、健脑益智或补肾健脑作用的中成药。临床研究:复方苁蓉益智胶囊的功效为益肾养肝、活血化浊、健脑增智,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改善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51,降低海马MACKS mRNA的表达,抑制脑组织内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的作用52。临床研究证明其与奥拉西坦53、尼莫地平54联用效果优于单用西药。中成药示范推荐: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临证备要:复方苁蓉益智胶囊适用于轻、中度痴呆患者,其内含有制何首乌,长期、大量使用时需定期复查肝肾功,地龙等虫类药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避免空腹用药。3.2 中风后抑郁治则治法:在缺血性中风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强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用药指导:可联合使用具有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或疏肝健脾安神作用的中成药。临床研究:舒肝解郁胶囊的功效为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现代研究证明其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55,通过调节神经递质56、神经营养因子57等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抑郁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其治疗卒中后抑郁与氟西汀相当58,起效较黛http:/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2 苏琼华,郭海鸥.我院2 0 0 4-2 0 0 6年心脑血管类中成药应用分析 J .中国药房,2007,18(36):2855.3 储秋萍,冯琳,戴惠珍等.2007年长江流域157家医院心脑血管类中成药的利用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10):775.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5 齐鸣,李胜涛,任佳辉,李果,左冠超.中风先兆中医药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12:178-18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6):530-533.7 杨绪栋.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片对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9):987-989.8 王保和,张广明.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肝阳上亢证)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期临床试验J.天津中医药,2003,20(1):58-61.9 胡文利,唐榕,陈路佳等.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4,23(4):22-25.10 张碧辉.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7(3):310-311.11 郑卫武.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29-30.12 蔡周权,袁浩宇,俞瑜.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伴高脂血症48例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5,24(17):29-30.1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14 高颖,马斌,刘强等.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编制及方法学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24):2097-2101.http:/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6 胡华白,马俊杰.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临床及药理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7):1510-1513.17 沈宁.安宫牛黄丸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的疗效分析当代医学J.2014,20(19):79-80.18 王建峰.安宫牛黄丸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合并高热30例J.陕西中医,2011,32(3):290-291.19 叶晓勤,魏戌,谢雁鸣,邹忆怀,赵性泉,韩舰华,王新志,马云枝,毕齐,解庆凡,赵建军,曹晓岚,陈红霞,王诗忠,闫咏梅,韩祖成,易丹辉,王永炎.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上市后再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793-2795.20 王巍巍,胡晶,王晶,张越伦,廖星.苦碟子注射液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4):1105-1108.21 安慧艳,高峰丽.安宫牛黄丸的临床疗效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8):63-64.22 边晶,张洪义.苏合香丸古今应用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6):875-878.23 孙乐羽,姜炎,贺刚锐.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4):118-119.24 付莹坤,谢雁鸣.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96-2799.15 柳文科,张书艳,陈忠义,范雪娟.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5,34(17):107-108.26 穆婧,刘承玄,李云逸.参附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