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伤寒
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八)
《伤寒杂病论卷第八》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①间曰。病有脏结。有结胸。其状何如。师曰。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者。名曰脏结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②何谓脏结。师曰。脏结者。五脏各具。寒热攸分。宜求血分。虽有气结。皆血为之。假令肝脏结。则两肋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若发热不呕者。此为实。脉当沉弦而急。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方】桂枝三两、当归二两、牡丹皮三两、桃仁二十枚去皮尖、枳实二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③心脏结。则心中痛。或在心下鬰鬰不乐。脉大而涩。连翘阿胶半夏桃仁茯苓赤小豆汤主之。若心中热痛而烦。脉大而弦急者。此为实也。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主之。
【连翘阿胶半夏桃仁茯苓赤小豆汤方】黄连二两、阿胶一两半、半夏半升洗、赤小豆三两。右四味,以水四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渣,纳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方】黄连三两、阿胶二两、半夏半升洗、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茯苓三两。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渣,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再服。
④俩脏结。胸中闭塞。喘咳。善悲。脉短而涩。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主之。若咳而唾血。胸中痛。此为实。葶藶栝萎桔梗牡丹汤主之。
【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方】百合七枚洗去漆、贝母三两、茯苓三两、桔梗二两。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葶藶栝萎桔梗牡丹汤方】葶藶三两、栝萎实大者一枚捣、桔梗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⑤脾脏结。腹中满痛。按之如覆杯。甚则腹大而坚。脉沉而紧。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主之。若腹中腹胀痛。不可按。大便初溏后鞕。转失气者。此为实。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主之。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白术二两、枳实二两、桃仁二十枚去皮尖、干姜一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大黄三两、厚朴三两、枳实三两、半夏一升、甘草一两灸。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⑥肾脏结。少腹鞕。隐隐痛。按之如有核。小便乍清乍濁。脉沉细而结。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若小腹急痛。小便赤数。此为实。宜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灸、大枣十五枚劈。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茯苓二两、甘草一两灸、枳实二两、芍药三两。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⑦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饮食如故。时时下利。舌上白苔滑者。为难治。
⑧何为结胸。师曰。病发於阳而反下之。热入於里。因作结胸。病发於阴。而早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误下故也。
⑨结胸病。头项强。如柔痉状者。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大黄半斤、葶藶半斤熬、芒硝半斤、杏仁半斤去皮实熬。右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方匙,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渣,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度,禁忌如药法。
⑩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五苓散主之。
【大陷胸汤方】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匙。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渣,纳芒硝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去皮、白术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右五味,捣散,更与臼中杵之,臼饮和方寸匙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发黄者,加茵陈蒿十分。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紧而实。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汤主之(方见前)。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方见前)。
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肋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方见前)。
太阳病。重发汗。而后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聚氯乙烯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小陷胸汤主之(方见前)。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方见前)。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此作肋热利也。
太阳病。下之后。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臃者。必两肋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肋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利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五苓散、小陷胸汤方见前)。
【文蛤散方】文蛤五两、麻黄三两、甘草三两、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大枣十二枚劈、生姜三两、石膏五两。右七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匙,汤用五合,调服,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者,与芍药三两。
【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右三味,味为散,更於臼中杵之。以臼饮和服,强人半钱匙,赢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得进热粥一杯。利不止进冷粥一杯。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脉弦大。五日讝语不止。当刺期门。
妇人中风。发热恶风。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肋下满。如结胸状。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知本家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瘧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前)。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讝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肺肠。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方见前)。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肋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方见前)。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者。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利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细。不利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利有汗。今头汗出。故非少阴也。右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方见前)。
伤寒正门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玕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大陷胸汤方见前)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灸、大黄一两、大枣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一升,日三服。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必鞕。若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必烦。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小青龙汤主之(方见前)。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若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满。引肋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右三味,各等份,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渣,纳诸药末,强人服一钱匙,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日一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具虚。阴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润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心下。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大者。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三黄)】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右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
心下痞。而复恶寒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烦燥。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方见前)。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肋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甘草三两灸、黄芩三两、干姜一两、人参三两、半夏半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生姜四两。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利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灸、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服汤药下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不已。复以他药下之。利益甚。医以理中与之。利仍不止。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故也。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粮一斤碎。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三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肋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赫汤主之。
【旋覆代赫汤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赫石一两、甘草三两灸、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四两、甘草四两灸、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不可攻痞。当先解表。后攻其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见前)。
伤寒发汗。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方见前)。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瓜蒂一分熬、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匙,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渣,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
病肋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具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灸、粳米六合、人参二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前)。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当发汗。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前)。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不可下也。下之则痉。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