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创新
社会
管理
思考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谢松保
2023年第3期——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湖北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开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在社会管理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前湖北民政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效劳体系,根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效劳需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平安生产、环境保护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减少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培育开展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减少社会开展本钱,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开展。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将一些事务性、辅助性工作向社会组织转移,实现政府社会事务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工程、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扩大、标准政务公开内容、形式。
不断提升公共效劳能力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效劳平台建没。不断改进政府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模式,进一步形成社会公益事业主体投入多元化的格局。
二、构建保根本、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网络
改善民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之基。目前,我省城市低保对象140万人左右、农村低保对象200万人左右、重点优抚对象40万人左右、常年灾民200万人左右。保障和改善他们的根本生活,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头。重点开展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效劳,及时将需要保障的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健全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社会救助,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适应人口老龄化开展趋势,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探索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有效途径,不断完善根本养老效劳体系。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福利工作。积极探索机构福利效劳、公共福利效劳和公益效劳相结合的特殊群体福利效劳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国防建设相适应、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优抚安置政策,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开展相适应。健全流动困难人群救助管理制度。在政府开展无偿救助的根底上,在社区普遍建立“慈善超市〞、“爱心超市〞等公益工程。大力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效劳,拓宽效劳领域,开发社区就业岗位。
三、构建现代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管理有序、效劳完善、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的新社区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根底,社区在效劳居民生活及维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社区建设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偏低、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和困难。探索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伙伴关系,把政府不直接承担的、从企事业单位剥离的社会管理效劳职能交由社区承担。发挥驻社区单位、民间组织、物业管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一是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探索建立行政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度,以减轻社区的无限责任,保证社区集中精力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有关职能部门进社区,必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按照理顺关系、整合资源、一岗多责、效能优先的原那么,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各部门派驻社区公共效劳站的工作人员进行整合,实行交叉任职,条块结合,合署办公,以解决社区维稳力量缺乏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效劳设施。202322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中心XX县区50%的街道要建一所不低于202300平方米的社区中心,80%的城市(镇)社区和列入国家、省试点的农村社区要建一所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效劳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效劳。各地应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城乡社区自治组织能力建设。提高居(村)民的自治程度,培养民主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城乡居民自治组织成为协调民众利益、化解民众矛盾、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
四、构建社会组织开展体系,形成各类社会组织和群体团体依法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管理的局面
社会组织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的“非赢利部门〞,与政府部门、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政府“以强制求公益〞,企业“以志愿求私益〞,社会组织“以志愿求公益〞,表达志愿性、公益性和民间性。随着社会转型加快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社会组织在我国逐步兴起,正在成为参与社会管理新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省县以上民政部门共登记各类社会组织20674个(社会团体966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202382个,基金会26个)。在省民政厅登记的120231个社会组织中,社团78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88个,基金会26个。覆盖范围由初期的社会慈善、扶贫救助为主,拓展到工商效劳业、农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效劳、法律等几十个领域,但开展还很不够。
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以及开展和标准社会组织的重要性,把社会组织开展管理工作,列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开展总体规划,采取切实措施促其开展,依法加强对其管理监督。一是加大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政府每年应拿出专项资金或奖金,用于社会组织的扶持工作。政府购置社会组织效劳,是资助社会组织的重要方式。要划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购置效劳的领域,采用招标方式,建立标准的程序和制度。政府部门要制定行业社会组织开展规划,鼓励和支持社会急需的公益效劳类组织开展。二是创造良好政策环境。逐步取消行业协会主管单位,提升我省行业协会参与社会管理效劳的能力。建议对政府部门职能定位和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凡属应交给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应全部转移到位。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法制部门要受理行业协会对政府机关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检举投诉和提出的行政复议,财税部门要落实国家关于公益性社团和基金会享受捐赠税前扣除政策,鼓励行业协会组织为我省公益事业多做奉献。
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这是一个大课题。既要强化组织领导,又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党政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建议明确社会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建立社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省社会管理工作。■
(作者系XX省民政厅厅长)
第二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中央政法委将社会管理创新列为“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之一。创新决定平安度,创新决定竞争力。只有与时俱进,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科学开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一、深化改革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
落实科学开展观,必须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开展。目前,社会建设是整个建设的“短板〞,社会管理又是社会建设的“短板〞。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程度深,要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规划纲要(202322—2023),办好第16届亚洲运动会、广州202322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和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期发生的深圳富士康个别员工跳楼等事件,就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而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对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在调整中厘清思路,在完善中确立规那么,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真正走出一条接轨国际惯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广东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
政法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主动遵循社会开展规律,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开展态势,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我省社会结构多元多变,社会管理环境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社会管理对象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管理领域从现实社会延至虚拟社会,“人(流动人口)、屋(出租屋)、车(机动车)、场(重点场所)、网(互联网)、会(社会组织)〞等社会管理要素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社会管理和治安防控的机制、制度、措施和手段还跟不上,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顽症〞还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深层次分析,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都与社会管理缺失相关;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治安秩序,增强群众平安感,很多情况下也必须从改善社会管理入手。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畏难〞、“过得去〞、“怕担风险〞等错误认识,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意识,不断深化改革,赢取主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必须按照观念人性化、机制标准化、手段信息化的思路,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效劳,使社会管理工作更好地表达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根本宗旨,更加贴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探索效劳型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负责、专群结合、社会参与的效劳管理队伍,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探索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手段,着力打造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信息平台,并逐步整合其它社会管理信息资源,探索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
二、夯实基层根底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
基层根底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提高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能力的重要根底。首先,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在基层。底数不清、信息不灵、根底工作不扎实,基层力量
薄弱分散,体制机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基层根底建设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稳固可靠的基层根底,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社会管理创新的源泉在基层。基层有第一手的鲜活信息,有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不竭动力。再次,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在基层。当前大量矛盾纠纷发生在基层,大量治安隐患滋生在基层,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重点也在基层。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基层、效劳基层、建设基层,大力加强基层根底建设,切实发挥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一线平台作用。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维稳根底。只有改革基层体制机制,整合基层资源力量,才能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去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综治基层根底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强综治、创平安、促开展〞为主题,在镇街一级整合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的资源力量,建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形成了矛盾综合化解、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综合管理的大综治大调解平台,凸显了1+1>2的良好效果,深受广阔群众欢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信息根底。信息越全面、质量越高、时效性和共享性越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就越明显。我省公安机关通过建立标准高效的动态采集机制,强化“人、屋、车、场、网、会〞等根底信息的采集,确保各项治安信息底数清、情况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群众根底。我省大力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推行网上便民利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