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陈鹤琴
教育
理论
陈鹤琴教育理论
陈鹤琴教育理论
一、陈鹤琴先生生平及实践:
一、生平
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专心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师从克伯屈、孟禄、桑代克、罗格等著名教授。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
1923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任园长;不久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亲自从事并领导幼稚园的课程、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对当时国外幼儿教育的课程严重充满中国幼稚园的状况十分不满,与张宗麟等人一起进行将幼稚园课程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努力,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提倡要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开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开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他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先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革和开展。他还发起并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协助教育部制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在这期间,他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完成了他20~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然而,从50年代初起,“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他的活教育思想受到错误批判。而他本人,在1958年也遭到错误批判,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被全盘否认。1959年,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长期从事而又深为爱的幼儿教育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陈鹤琴先生得到平反昭雪。除了担任社会和政府的一些要职之外,他中选为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1981年六一儿童节时,他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不忘儿童,并为儿童题词:“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光明日报1981年5月28日,1982年,他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写下了“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由此可见,陈鹤琴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他不愧于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陈鹤琴曾到世界许多国家进行访问和考察,积累了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在长期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学习的根底上,他提出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和儿童心理的教育主张和课程思想,写出了近400万幼儿教育著作,影响巨大。他的著作被先后聚集出版,陈鹤琴教育文集上、下卷和陈鹤琴全集6卷句全面反映了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其中,当然也反映了他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
2、儿童心理之研究与家庭教育
与很多教育家研究教育的角度不同,陈鹤琴是由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进入教育研究领域的,在他的论著中,充满了具体情境与细节,他提出的教育观点、原那么都有相应的案例作为依据。他的教育学说有一个明显特征:“理论群众化、心理学具体化〞。他通过对自己初生的长子一鸣进行为期808天连续观察并用摄影、文字作详细记录,取得第一手资料,试图发现并研究儿童生长的规律。从1921年开始,他在自己担任心理学教授的“南高师〞课堂上,开始以自己对于一鸣观察的结果为内容进行讲课并陆续发表文章,至1925年出版了专著儿童心理之研究。对于他的这本书,国内心理学界的评价是:在中国儿童心理学史上,陈鹤琴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开创性和典范性的研究〞〔朱智贤、林崇德著儿童心理学史〕
儿童心理之研究这本书的奉献有三方面:
〔一〕在陈鹤琴以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心理学家对3岁前的婴儿时期的心理开展作过这样完整的追踪研究;他对一鸣在出生后808天的全面开展情况,如动作开展、模仿、游戏、好奇心、惧怕、哭、言语等方面分别作了系统性的分门别类的开展记录。
〔二〕陈鹤琴关于3岁前儿童的追踪研究的显著特色是采用了摄影法,书中第一章的题目照相中看一个儿童的开展,从而使他的研究成果更富于科学性与明确性。这在当时照相术尚未普及的时代可说是一项创举。
〔三〕坚持将儿童心理研究与儿童教育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他将儿童的特点分为“四心〞,即〔1〕好动心;〔2〕模仿心;〔3〕好奇心;〔4〕游戏心。他将儿 童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幼稚期〔出生~3岁〕、儿童初期〔4~7岁〕、儿童后期〔8~12岁〕。各阶段儿童的心理生理开展程度不同,施教方法也各不相同。
陈鹤琴著作中的一个特点,他经常用图表和统计数字来佐证自己的论点,这与他早年在霍普金斯大学就读时养成的精密研究与科学证明的风格有关;他除了具有许多教育家都具有的哲学观、教育观、办学观以外,他还具有科学家所具有的研究精神与具体方法,由此他的著作更具有科学价值与意义。
他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总结成教育原那么和具体方法,首先应用在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这就是儿童心理之研究的姊妹著作,另一本在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家庭教育,这本书自1925年出版后,几十年间先后再版了十几次,直到现在还受到家长们普遍欢送。这本书提出了家庭教育的101条原那么,从儿童心理特点到教导的原那么与方法。其中有几点很重要:其一是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卫生习惯的养成;其二是儿童游戏的重要性;其三是做父母的要以身作那么;其四是应当怎样责罚孩子;其五是要丰富儿童的经验;第六是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他的这本书是以德国一本家庭教育名著佛戴之教育〔又译卡尔威特的教育〕作为目标写就的,佛戴小时候通5国语言,9岁进大学,14岁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取得法律博士并在柏林大学担任教授,这一切得益于他的父亲老佛戴在培养教育儿子方面的教育理想和为之所付出的努力。陈鹤琴将自己的在儿童心理学上的研究成果,应用对自己儿女的施教上,总结出家庭教育的原那么、方法,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本具有真正教育学意义的家庭教育著作。因此教育家郑晓沧先生说一鸣就是陈鹤琴的实验中心。陶行知评价这本书“系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专书中最有价值之著作〞;他还说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是“中国做父母的必读之书〞。陈鹤琴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话:我们知道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根底,假设根底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去教养我们的小孩子。〔陈鹤琴家庭教育,载陈鹤琴全集,2023年8月,第512页〕
陈鹤琴还有一篇文章如何使幼稚生适应新环境,对于幼儿初进幼儿园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现象、表现和解决方法进行阐述:
表现:
〔一〕 不了解新环境
1、 不认识老师;
2、 不认识小朋友;
3、 不熟悉新地方;
4、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
〔二〕 不能满足欲望
1、 得不到像母亲一样的爱;
2、 得不到像家里一样的东西吃;
3、 在幼儿园不能让儿童独占玩具。
如何使儿童适应新环境,一方面是保教人员要懂得儿童心理,并对儿童所发生的问题,加以调查和研究,再与家庭取得联系,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实幼稚园的设备,设置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游戏环境,使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对幼儿园发生亲切的感情,进而得到启发,得到教育,使儿童深深地体验到幼儿园是他们的乐园。
〔三〕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同
1、代替小孩子做事。小孩子在家里大都是由父母代劳的。所以要培养儿
童的独立能力,在幼儿园一定要掌握一个原那么,但凡小孩子能够做的应当让小孩子自己去做。
2、溺爱。没有原那么的爱对于小孩子的身心发育实际上是一种损害。因为一个小孩子如果成长得很好,一定要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法,举凡起居饮食、出入进退、待人接物,都要有一定的规律,养成优良的习惯,并且要从小训练。
3.恐吓打骂。在幼稚园里,必须采用诱导启发及暗示的方法代替恐吓打骂。
4.生活没规律。小孩子在家里,生活大都没有规律,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没有时间,也没有一定规那么。可是幼儿园里面的生活规律是严格执行的,应该睡的时候就一定要睡,应该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吃饭,其他如大小便、工作、游戏,都有一定的时间。
5、自私。使小孩子在集体生活环境中,除去自私的心理,想到别人,顾到集体。
〔四〕儿童本身的关系
1、年龄。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与年龄成正比,因此,一个初进幼儿园的孩子,他不适应环境,应该先要知道他的年龄,以便协助他如何适应新环境。
2、身体。身体强健的小孩子,很快就会在幼儿园与其他小孩子玩游戏、做工作;反之,如果身体不好,他的积极性和能力就会下降。所以,可以从小孩子的健康方面找到原因。
3、能力。
问题表现:〔一〕 怕生;〔二〕 躲避;〔三〕 追追打打;〔四〕 抢夺;〔五〕 说谎;〔六〕 逃回家去。
如何解决:
〔一〕 建立师生关系;
〔二〕 熟悉环境;
〔三〕 建立儿童间的关系;
〔四〕 设置丰富的游戏环境;
〔五〕 设置丰富的教育环境;
〔六〕 建立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教师处理儿童问题应有的态度:
〔一〕 应找出问题原因;
〔二〕 应当有耐心,要爱儿童。
3、南京鼓楼幼稚园试验概况
幼稚园的课程和教材
试验概况写道:“我国兴办幼稚园年数也不少了,但是没有一个课程,也没有一个教材,所有的幼儿园都是宗法西洋成法,不是直抄福禄贝尔,就是直抄蒙台梭利,不肯自己加以变化,也不管儿童是否接纳,是否适合儿童的脾胃,最可笑的就是舍弃近而易得的,苦心地削足适履去适合于古法。福、蒙诸氏的方法,在当时有他们的特殊地位,相当价值,我们现在是中国幼稚园,似乎不便来抄用。〞〔陈鹤琴、张宗麟一年来南京鼓楼幼稚园试验概况,载陈鹤琴全集第2卷,第00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23年8月〕
在做法上,他们采用设计组织,即在前一星期就商定下一周的课程,设定目标和课程中心,充分利用大自然各季节中动植物发生的各种变化或社会上的风俗、纪念活动等,将儿童的学习置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如“种豆是春天的设计,到了豆开花了就作为课程的中心,又过了几星期豆成熟,就来作摘豆、请客吃豆的设计。〞又如“苍蝇、蚊子是最可憎的,我们就来一个小小的灭蚊蝇运动〞。
〔二〕整个教学法
〔三〕陈鹤琴教学法的具体方式:
一方面,是在教室或幼儿园里进行的,即“读法教学法〞:包括〔1〕游戏法;〔2〕故事图画法;〔3〕歌谣表演法;〔4〕自述法;〔5〕随地施教;
〔6〕采用教科书;〔7〕复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式方法,充分利用儿童在生活中所接触的环境、事物,随时随地施教,如故事图画法,用“油印得极简单图画,作为教具。教学次序,先引起儿童好听故事的动机,然后教师讲故事〔要拿出预备好的图画给儿童看〕,暗示儿童着色,让儿童拿色笔着色,然后用木印空心字印出字,或者由教师写儿童话于图画上读给儿童听〞。
另一方面,以自然为中心编制课程。当时,鼓楼幼稚园经常带着儿童出外旅行,参观工厂、码头、农村、苗圃和市内街道、建筑等。教师们用了五种方法:
——以自然物,如植物、动物等为题材,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儿童们听,如“葡萄仙子〞;
——以自然物为题材编成团体游戏,如“瞎子猜花〞、“老鹰抓小鸡〞;
——采集标本,或买些东西回来煮煮吃;
——野外写生,出去的时候在小篮里带些纸笔,遇到相当时机就拿出来画;
——将儿童们参与采集的标本、野外写生图画、采集实物等在园舍内展出。
联想到陈鹤琴以后在“活教育〞实施方案中所提到的“五指活动〞,将儿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