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贴心
书记
故事
天道酬勤
“贴心书记〞的暖心故事
宋文龙
在农村这片广袤的热土上,我要挥洒青春和汗水,努力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早日迈上洒满阳光的小康路。
——陈嘉伟
“陈书记人不错,没有架子,就像自家孩子似的非常贴心,给我们办了很多好事!〞
“陈书记没得挑,原以为他是从城里来镀金的,没想到这个干部真行,办的事都是我们想的盼的!〞
初夏的一天,笔者在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大板村采访时,村民们齐声夸赞驻村第一书记陈嘉伟,称他为“贴心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王辉说:“嘉伟书记知识面广,工作思路新,办事能力强,是个非常优秀的年轻干部!〞
陈嘉伟是阳光帅气的“80后〞,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迈入大学校园不久,就因学业上进、思想进步,荣耀地在党旗下立下了不忘初心的铮铮誓言。走向社会后,陈嘉伟成为朝阳市水务局的一名业务骨干,2023年3月,他被组织选派到大板村任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从村“两委〞班子建设到村务管理,从谋划开展到跑工程资金,从关注民生到实现精准扶贫,把责任的清泉倾洒在这片土地上,让乡村振兴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的内涵、使命的荣耀。
采访时,这个眉清目秀的大男孩有些腼腆,连声说自己只是尽了一名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令人顿时心生敬意。经深入采访,笔者走进了他那充满大爱的内心世界——
多措并举拔穷根
大板村是经济薄弱村,距离市区约30公里,大多数村民居住在偏僻的山沟内,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靠天吃饭,陈旧的生产生活观念严重制约了开展步伐。
要想富,先修路。陈嘉伟发现黄杖子、山怀里等村民组地处山坳内,进出的羊肠小道蜿蜒崎岖,遇到雨雪天气,村民出行十分困难,农副产品外销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他屡次跑到有关部门协调,得到了财政、交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铺设了水泥路,并安装了路灯。路通了,灯亮了,乡亲们看到村里逐渐发生的新变化,乐在脸上、喜在心里,对陈嘉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陈嘉伟深知,没有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空中楼阁,强村富民更是一句空话,要想治穷,必须增强“造血〞机能。于是,陈嘉伟进家入户,听民声察民情问民计,仔细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他发现,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有枣树,还成立了龙城辉耀大枣种植专业合作社,虽然不成规模且销售渠道单一,但经济前景十分看好。陈嘉伟眼前一亮,决定开展壮大这一绿色产业,让枣树成为“摇钱树〞。在村“两委〞班子会议上,陈嘉伟提出了在枣树上做致富文章的思路,与村班子成员的想法不谋而合,达成共识。
无本之木难参天。陈嘉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前来授课,有效激发了村民们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村里栽植大铃铛枣和山西大枣1800多亩,建立健全了龙城辉耀大枣种植专业合作社规章制度,开展社员268户,有生产条件的贫困户全部入社。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赚钱。〞因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大板大枣以艳丽的色泽、甜脆的口感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远销沈阳、上海等省内外各大城市,每亩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
为促进大枣产业提档升级,陈嘉伟在基地建设、标准推广、质量管理、文化挖掘、宣传营销等各个环节持续发力,打造了以品牌价值、品牌经营为特色的绿色产业,采取网络营销、电商营销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连年举办大枣采摘节等活动,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采摘,有效地提升了大枣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脱贫攻坚捷报传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23年,陈嘉伟向龙城区发改局申报,撰写了总投资436.22万元的大板村金铃大枣种植基地可行性报告,并成功立项。2023年,扩大金铃大枣种植面积300亩,工程完成后,丰产期预计可实现年纯利润1344万元。同时,争取到乡村振兴集体产业开展工程资金123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了百亩李子种植基地,吸纳贫困户19户,坐果前套种黄豆,当年增收5.1万元;今年,又在林下套种了马铃薯、花生等农作物,预计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
根深方能叶茂。因燕山湖景区坐落在大板村,村里移民较多,今年年初,陈嘉伟争取到龙城区移民局工程支持,投资80余万元,为黄杖子村民组修建了蓄水池和配套设施,铺设管道1.1万延长米,解决了800亩耕地的灌溉难题。利用小学废弃土地,建设了光伏电站,预计年可增收7万元。为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大板村正在筹建冷库。陈嘉伟介绍:“冷库建成后,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大板村的大枣、葡萄产量高,应季销售存量多,冷库可储存1000吨以上大枣、葡萄等水果鲜品,通过错季销售,让村民的辛苦付出得到回报,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村民收入。〞
“输血〞式的帮扶不长久,要想拔掉“穷根〞,必须让村民学会“靠自己的骨头长肉〞。陈嘉伟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作为开展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闪光点〞,作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样板点〞,通过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除大枣产业外,还成立了葡萄合作社,开展社员129人,培育巨峰、无核白等品种葡萄400亩,每亩年可增收8000元左右,前景看好。
小康路上美名扬
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户落伍。村民王继生夫妇因病致贫,陈嘉伟发动爱心人士为其捐献2800元善款和价值2000元的生产生活物资,并通过相关部门帮助争取救助资金,为其购置了一头母牛。经王继生精心饲养,小牛犊出生了,一家人看到了生活的曙光。贫困户杜景旺的孙女择校就学,陈嘉伟帮助争取到1500元餐费和750元补助。村民王明海的妻子瘫痪卧床,儿子离异后因病去世,日子过得令人心酸。陈嘉伟知晓后,立即帮助他申报了“五保户〞,使其生活有了保障。同时,争取爱心捐赠,安排其孙子到市内上学,发现他学习有些吃力,又帮助联系了补课班,使王明海一家从布满阴霾的生活中走了出来,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心连心帮扶,手拉手共建,肩并肩战斗。两年多来,陈嘉伟时刻把村民冷暖挂在心上。为使贫困户彻底摘掉“穷帽子〞,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陈嘉伟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引导村民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养鸡养鹅养猪,帮助因病致贫和年老体弱的村民大力开展庭院经济,使村民足不出户就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看到乡亲们一张张开心幸福的笑脸,陈嘉伟的心里美美的、甜甜的。
如今,大板村打麻將的少了,搞封建迷信的没了,村民一门心思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十足。一个昔日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在脱贫攻坚战中破茧成蝶,不断演绎着致富奔小康的精彩大戏。一幅缤纷壮美的乡村画卷,正在大板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