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梦”情结----从《阿甘正传》看美国精神.doc
下载文档

ID:114635

大小:68KB

页数:1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阿甘正传 美国 情结 精神
“美国梦”情结----从《阿甘正传》看美国精神 摘要 电影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透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  关键词: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 美国梦 乐观主义  目 录 一、引言 …………………………………………………………4 二、《阿甘正传》简介及剧情解析………………………………9 (一)、阿甘“跑过”的历史旅途…………………………………7 (二)、阿甘“跑出”的神话故事…………………………………9 三、《阿甘正传》的主题…………………………………………11 (一)、《阿甘正传》与后现代主义………………………………9 (二)、《阿甘正传》反映的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11 四、阿甘与“美国精神”…………………………………………13 参考文献……………………………………………………………14 一、 引言 1994年10月,有这样一部电影,它不仅创造了美国本土3亿票房,全球6.57亿票房的收入奇迹,同时也击败了同年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获得了第67届奥斯卡奖的青睐。美国《娱乐周刊》在关于1994年最佳影片的点评中把该片与“猫王”和林肯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相提并论。这部引起极大社会影响的影片就是《阿甘正传》,它是“一则成功而及时的美国神话,一部穿越了历史的人生寓言”。影片中故事主人公“阿甘”的“快跑”将离奇的神话际遇、凝重的历史时刻以及普通人的生活故事融为一体,给人们带来一种被希望和乐观所点燃的生命感悟。在美国电影中,“美国梦”和“乐观主义”是常被涉及的主题。那什么是“美国梦”呢?最具代表的关于“美国梦”的电影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 (1994)是由罗伯特•泽梅基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愚人电影”(反智电影)。该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阿甘正传》一举获得13项提名,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还夺得了当年全美10大票房影片的首位,并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4年后该片又进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列。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影的神话。  《阿甘正传》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影片,它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情境的互动等等均引起电影及文化研究者极大的兴趣。著名学者戴锦华先生对《阿甘正传》评述道:“它及时地出现在当代美国文化四分五裂并丧失了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时刻,为美国社会提供了一种社会融合和想象性拯救的力量。”同时,影片主人公阿甘这个智商只有75、留着板寸、穿着方格衬衫的人物形象,也在他挺直脊背、飞跑过美国当代历史的一段人生旅途中成为美国社会的偶像。 二、 《阿甘正传》简介。 这部影片讲述了阿甘——— 一个智商只有75 的人的人生传奇。阿甘,智商低于正常人,又由于颈椎问题腿上被戴上了矫形器。在母亲的坚持下,阿甘被送到普通学校,和智商正常的孩子一起读书。在学校里,他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为了避开他人的欺负,阿甘按照一个同学,也是他在学校惟一一个朋友珍妮的劝告开始奔跑。有一次,阿甘为避开其他孩子的追打跑进了另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随后被破格录取上了大学。同时一举成为一名橄榄球的明星,得到了美国当时总统肯尼迪的亲见。毕业典礼上,阿甘被军方发现,又入伍到了越南。在越南,他结识了人生中的另外两个好朋友: 把捕虾当做生命的士兵巴布与极其严厉的部队长官丹中蔚。而此刻,他的好朋友珍妮已经沉沦,吸毒、滥交,生活得非常颓废。虽然阿甘内心一直挚爱着她,可由于两个人的生活经历及追求不同,珍妮对这份爱始终不予理会。越南战争后,战斗英雄阿甘又一次得到了时任总统约翰逊的会面。随后,一直信奉 “Stupid is astupid does. A promise is a promise ( 笨有笨的作为,说到就要做到) ”的阿甘终于闯出不一样的精彩,获得了极大成功。在随后的的生活中,阿甘做了很多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亲历了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同时,代表美国乒乓球队来到中国,为中美关系的恢复做出了不菲贡献。退役后,阿甘为实现巴布的梦想,买了一艘捕虾船,后来丹中蔚也加入了,在经历了暴风雨之后,他们幸存下来了,捕虾也开始变得顺利。为了完成自己对战死越南战场的好朋友巴布的承诺,阿甘又发展了巴布—甘捕虾公司,同时把公司一半股份免费送给巴布的妈妈。经过风风雨雨之后,阿甘重新回归到宁静的生活状态,可是他仍然惦念珍妮,经常想起她的一切,尤其是两人小时候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此时的珍妮在歧途上已经走得太远。终于,珍妮回到了阿甘身边,他们又好像回到了从前。一天夜里,风雨交加,两人同床共枕,黎明珍妮又独自离开。早上醒后的阿甘怆然坐在长椅上,猛然开始狂奔。他几次穿越整个美国,再次成名。奔跑途中,他联系到了珍妮。两人再度重逢,还见到了自己的儿子。此刻,珍妮已经病得很严重,无法医治。后来,珍妮去世,阿甘送儿子上了校车,一个人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回忆起了自己的人生。 这部电影似乎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低智商的阿甘都能靠着奋发向上而不断取得成功,难道我们这些所谓的 “正常人”就不能吗? 其实,这是导演对美国文化的一种阐释,对英雄主义的另一种表达。美国小说家罗伯特·哈里斯说过: “好莱坞的历史影片总是这样,不管当时的情况如何,不管故事发生在哪儿,影片的中心总是一个美国人,这个人物要么看上去是个正面人物,要么是位拯救世界的英雄。”不难理解,在许多好莱坞影片如 《爱国者》《拯救大兵瑞恩》《出埃及》中,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刻意形成的、带有浓重道德和价值色彩的创作倾向,即影片中泛人性化的、英雄主义的道义情节。英雄主义已经深植于每一个美国人的心中,如同追求财富的梦想渗进了美国社会每一个角落一样。自从 20 世纪 以来,好莱坞的电影业就在用艺术的形式诠释英雄主义,使用比说教更具说服力的方式,将这种诠释融入影片情节之中,让观众在观看之余,进行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接受、认可了它。然而英雄主义只是美国文化和意识形态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我们有所留心的话,就能发现在这些影片中,不管事件本身怎样,影片是正剧还是喜剧,是惊险剧还是动作片,是科幻片还是生活片,是警匪片还是歌舞片,是言情片还是伦理片,是战争片还是爱情片,都是对美国式的正统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折射和表现; 就能发现影片中频繁地出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对国家的忠诚,对家庭的责任,对信念的坚定,对善良的渴望等主题的表达。因此,在适者生存这样的竞争社会里,美国人特别崇拜英雄,在他们的心中,英雄是通过非凡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凡人,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是英雄的形象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我们可以隐约感觉到: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美国人追求的梦想、崇拜的英雄主义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变的只是表现形式,就像好莱坞影片总是有意无意地向全世界传递美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一样。 (一)、阿甘“跑过”的历史旅途 影片《阿甘正传》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代。当时,反对种族歧视的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和平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政治暗杀事件、白宫丑闻此起彼伏,性解放、摇滚乐、吸毒等嬉皮文化也在战后一代中流行,因此而导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受到了怀疑和冲击。影片中主人公阿甘不仅穿越了这段历史,并且“幸运地”历了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时刻:行走在冲破种族歧视的校院;飞奔过越南战场的丛林;出现在反战集会的讲台;大闹民权运动组织黑豹党的总部,,影片通过对阿甘和他的三个朋友珍妮、布巴、丹上尉命运的描述,交错构成了故事中的三条主要线索,即妇女解放与反传统文化、种族歧视和越南战争,形象化地展现了一幅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历史上的反传统、反战、民权斗争等激进运动激荡的历史图景。从珍妮身上我们看到的一种无望的反叛与回归,她渴望变成一只小鸟,飞离那个给了她一生恶梦的地方,还要挣脱男性的压迫,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就像她在影片中所说:“我想要和人们进行个人层面的对话,一对一地跟他们说些什么。”类似于妇女权利要求的宣言,渴望获得解放,争取到自己在社会上应有的话语权及男女平等的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利。然而,珍妮的叛逆行为给她带来了最大的惩罚,她得了爱滋病。最终,她与社会达成妥协,变成一个符合传统价值要求的女性,有了相对固定的工作和住处,并悉心照料着自己的孩子。阿甘在她生命弥留之际依然接纳了她,使她成为合法的妻子和母亲,拥有了一个真正的家。通过这条线索的梳理,我们看到了影片所要呈现的妇女解放运动的过去和将来。在影片中,妇女解放运动和反抗主流文化没有能带来她们所期望的独立与新生。相反她们在否定旧的传统和道德之后只能让自己处于流离,无所归属。影片给了她们一个主流社会的家,回归是她们唯一的归宿。 影片中第二条线索是黑人布巴,他(种族主义的消解)所代表的群体也是不言自明的,即黑人种族。影片通过对布巴这一角色的设置以及一系列涉及种族主义的历史事件的闪现,试图消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本土存在的激烈的种族冲突。影片在开场交代了阿甘的名字福雷斯特取自于三K党创始人内森.贝德福雷.福雷斯特,而叙述福雷斯特这部分的目的是提醒阿甘(更是提醒观众们)要明白“人们有时候会做些很不合理的事情。”看做是对以前存在的种族主义历史的反省。此外,阿甘所在的阿拉巴马大学在联邦政府的强制下取消了种族隔离政策,三名黑人学生象征性地走进了学校大门,这一事实更加显示了美国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的种族问题在采取积极行动。虽然我们不清楚影片中阿拉巴马州的州长乔治.士在门口发表的反对宣言用了什么语言,但还是可以注意到,通过高科技手段嵌入历史片的阿甘,将其中一名黑人学生掉下的本子拣起,并递还给他。 丹上尉的故事是影片的第三条线索,他代表了走出越战阴影的大兵,让人们注意到越战是美国的一个伤疤。丹上尉是这个伤疤的一个具体形象。出身军人世家的丹上尉,与生俱来的一项使命就是为这个国家光荣的战争立下战功或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此为自己的家族增添新的荣誉。遗憾的是,越战这场尴尬的战争非但没能使他获得任何精神意义上的成就感,而是让他带着残疾的身躯回到了美国。于是丹上尉的战后生活不可避免地陷入生不如死的痛苦境地。是阿甘拯救了丹上尉,这个拯救不仅仅是在战场上阿甘把丹上尉从枪林炮雨中背出来,而是通过阿甘让丹上尉认识到战争给他留下的残疾是一个“改变的事实”,就像阿甘的弱智也不是妈妈善意的谎言可以掩盖的事实。因此,在反战集会上,我们只听到偶然被拉上台去的阿甘说了这样两句话:“关于越战我只有一件事要说,在越南,这就是我要说的。”省略号代表的中间部分被巧妙地消音(扬声器被一个军人拔掉插销)。可以说,阿甘不仅拯救了丹上尉的性命,还拯救了他的灵魂。 (二)、阿甘“跑出”的神话故事。 电影《阿甘正传》的片头片尾均出现一片飘飘洒洒而来,又晃晃悠悠而去的羽毛,它有趣而恰当地构成了对阿甘神话的阐述。“它看似微不足道、随风飘零,表述着生命的无奈和命运的偶然;而实际上它却是电影制作者苦心营造的视觉奇迹,那优美飘过的弧线、飘飘落地迅即随风而起的轨迹,都向人们暗示着阿甘神话的必然性。”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越南战争和乒乓球外交。尤其是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