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他用
诠释
生命
意义
他用大爱诠释生命的意义
——上海杨德广爱心捐助四川贫困生侧记
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然而,今天我们却看到了一种比胸怀更宽广的东西,那就是来自于上海杨德广教授的大爱。
捐助仪式现场(资料图片)
幸福突然从天降
对芝溪小学所有师生来说,2012年的9月10日过得与往年有很大的不一样。因为在会上,我们听到一个令所有人振奋的消息:上海杨德广一行爱心人士将到我校捐资助学,向我校贫困学生爱心捐助100万元。
这对于我校师生来说,无疑是“幸福突然从天降”。 我校学生因路途遥远,多年以来,就读期间中午就餐问题一直都很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中午正常休息甚至学习成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1年,学校新修建了学生食堂,并斥资对食堂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购买了全套不锈钢设备和学生餐桌餐盘等一些列配套设施,为学生营造了舒适的就餐环境,确保学生的就餐安全和营养需要。
建好食堂后,无论是从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经营理念、收费标准还是主要特色上来讲,都堪称全县一流的食堂。但是芝溪小学地处偏远,农村经济条件极差,学生平时连基本的午餐都得不到保障。所以无论学校怎么努力,来食堂就餐的孩子总是不多。在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孩子们能得到一笔捐助,吃上免费或半免费的午餐该是多么难得的梦……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给这个梦插上了翅膀,多年的夙愿即将变为现实,谁又不为之兴奋呢?
杨德广捐赠四川贫困生100万元签字仪式
还是在2010年,上海杨德广教授的爱心就已如雷贯耳。他生在农村,长大的农村,虽后来多数时间的大都市生活,然而在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农村情结。他认为,国家还不是很富裕,不可能解决每个贫困学生的困难。把积蓄的钱拿出来资助贫困学生,也是为国家分担困难。如果能帮助一部分贫困学生度过学习、生活困难,让他们安心学习,学有所成,能顺利毕业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等于间接地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这对他是最大的宽慰。他一生以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奉献社会为己任。因此,杨德广在70岁生日之际,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决定:将莘庄闲置房屋出售,连同100万元书稿费、讲课费和向女儿借的23万元筹足300万元,分别捐给小学、中学及大学三所母校设立奖学金。
在他的感召下,上海京浦投资公司爱心企业家单孟川、李社等人相继加入“杨德广帮困助学基金”的队伍,并打算来四川地区捐助一所学校。得到这个消息,省政府下派干部、现富顺县委唐宇驰副书记因联系童寺镇的教育,于是牵线搭桥,让这全省唯一的名额降临到了童寺镇。而童寺镇只有芝溪小学才有正规的食堂,因此这100万爱心款项幸运地降落到了芝溪小学学生身上。
当这个学生可以享受免费午餐的梦将要成为现实,芝溪小学师生无不欢呼雀跃,无不激动得彻夜难眠!
爱心捐助100万
昨晚的那场秋雨给人们带来丝丝凉意,但丝毫挡不住杨德广先生等一行爱的热情。
9月11日上午,上海“杨德广帮困助学基金”负责人杨德广和上海京浦投资公司爱心企业家单孟川等一行在富顺县委副书记、县长邹登权,县委副书记唐宇驰,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少贤,童寺镇党委书记谭方友、镇长龚弟霞等的陪同下,冒着蒙蒙细雨,来到富顺县童寺镇芝溪小学校。
杨德广到达学校后,首先走访了该校贫困学生——五年级(2)班康新的家庭。进入古稀之年的杨德广顾不上小路的泥泞,撑着雨伞,来到小康新的家里,同小康新的爷爷进行了亲切交谈,对其虚寒问暖。在看到小康新家简陋的居住环境后,杨德广感慨万千:多么困难的家庭,多么可爱的孩子!感慨之余,杨德广对小康新当场捐赠了500元现金,让其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
在结束对小康新家的访问后,杨德广来到芝溪小学校,查看了学校食堂,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随后参加“上海‘杨德广帮困助学基金’捐赠四川贫困生100万元签字仪式”。杨德广在签字仪式上回顾了自己七十多年来的人生历程,现身说法勉励学子要“自强、自尊、不悲观”。
在签字仪式上,受助学生代表张向丽这样说:“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更加勤奋刻苦,争取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回报党,决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和学校寄予的期望,将爱心接力棒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在生活中,我们会诚恳待人,关心他人,懂得帮助他人,学会感恩,学会回报,让人间处处洒满真情!”
受助学生享受香甜可口的免费午餐
回报社会是我的责任
杨德广出生在不平凡的抗日战争年代,为了生存,他从小跟母亲下地劳动,跟哥哥上山砍柴,帮家里做家务,上山敲石子挣钱。因其酷爱读书,尽管读书生活异常艰辛,还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先后读完了小学、中学,并于1960年考入华东师大。他亲眼目睹有不少像他这样的贫困同学因生活所迫而退学,是来自各方的资助,才使得杨德广能够顺利的读完初中高中乃至大学。
苦难的生活对于弱者而言,也许能够消磨其意志。然而对于强者和智者,无疑会更加激起心中的斗志。正是这苦难的生活,让当时年仅17岁的杨德广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也正是这来自各方的资助,才在杨德广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的种子。他暗暗下定决心:假如有朝一日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将来自各方的爱心延续,去资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
从华东师大毕业后,杨德广先是留校担任团委书记,后选择了把奉献于三尺讲台作为自己一生的目标。时至今日,杨德广始终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生。只要不出差,每天8时不到,他总会出现在校园里,漫步熟悉的校园小路,走进教育学院11楼的办公室。备课、上课、写论文、改论文……
自1979年至今,他先后出版著作30余部,公开发表的论文有300余篇计300多万字。2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有20多项研究成果获奖。
成功之余,杨德广总觉得心里空空的。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事业有成硕果累累的老教授如此?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夙愿未了。
杨德广自从1960年5月入党的那一天起,就下决心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合格共产党员,一直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杨德广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永远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因此,我想多做一些慈善事业。”
2010年,杨德广清理了自己的财产,决定将一套房子卖掉,连同讲课、做报告、发表文章、出书的积累所得及其一生的积蓄共300万元,成立了上海“杨德广帮困助学基金”,全部用来资助培育他成长的三所母校:上坊小学、南京市第九中学、华东师范大学,主要是帮助部分贫困学生。“希望在有生之年,至少能资助1000名贫困学生。”
上海京浦投资公司爱心企业家单孟川、李社等人相继加入这一善举,使得这支感恩社会的队伍逐渐壮大,使得“杨德广帮困助学基金”有了不竭的源泉。正因为如此,在杨德广教授完成了对培养自己成才的三所学校的捐助后,又一路奔波,在甘肃贫困地区和四川贫困地区各捐助100万帮困助学基金。
300万,对于一个一掷千金的名流大款而言,也许算不得什么。但对于杨德广而言,却是自己一生的积蓄。然而更为可贵的是,在杨德广的善举之下,涌现出来的单孟川、李社等爱心人士。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增加,上海的这支爱心队伍将不断发展壮大,燃烧起熊熊烈焰。
有人曾经问道:“倾其所有的捐助让您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杨德广是这样回答的:“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原来也是一个贫困生,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资助贫困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看到许多贫困生得到这笔资助以后他们奋发学习,我非常高兴。半年多来收到很多受资助学生的来信,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也非常振奋。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是的,都说助人为快乐之本,然而真正领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的人又有多少呢?杨德广就是其中一个。
当有人问“杨老师,是什么让您这么坚持将捐资助教进行到底的?如果是我肯定hold不住的”的时候,杨德广的回答是:“因为我曾经也是贫困生,我今天的一切都是社会给我的,资助贫困生、回报社会是我的责任。”
100万要用在刀刃上
自第二天起,学校就在开始酝酿这100万爱心款的使用。陈校长一再强调:100万绝对要用在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绝不徇私舞弊,绝不讲关系。我们不能把一个老教授的爱心践踏了。我们虽不能像杨德广、单孟川、李社这些爱心人士一样为学生捐款捐物,但是对于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心捐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他做得尽量完美。
9月27日,经过学校宣传,学生打困难申请报告,班主任了解,科任教师讨论,村组干部研究审批,学校进一步审核,最终,学校281名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享受到了杨德广一行的捐助所带来的幸福。这281名学生,根据家庭困难程度,分别享受到了每餐3元货5元的补助。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学生感受到的杨德广的温暖,也让更多的学生激起了学习的干劲。
国庆期间,所有受助学生回家以《3元(或5元)钱的幸福》为题写了自己受到资助后的感受。其中八年级3班的刘惠这样写道:“三元钱,在现在社会中,在很多人眼里根本就是一个不足一提的数字。但是,三元钱,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家徒四壁的农村孩子而言,却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当妈妈在买菜时与摊主砍价时,有时能砍掉五分,一毛钱,那是胜利,那是荣誉,那时的几毛钱都会显得多么有价值。当然,用自己努力奋斗而挣的辛苦钱来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个素不相识的人,这种精神就更伟大,这样的钱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让穷苦人家的孩子每天能吃上一顿健康,有营养的午餐,这给别人的不仅是一顿午餐呢,更是精神上的温暖。
当知道有位来自上海的老爷爷将用自己的毕生心血来帮助我们学校的贫穷孩子在学校免费或部分免费就餐时,我尝试性的写了一份申请,想到别人的血汗钱也不能轻易的贡献给别人吧!后来,我居然申请成功了,我减免了每餐三元钱,这让我感到很是惊喜。我和许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能得到好心人的资助,真是万分感激。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能为社会,为别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三元钱代表的不仅是我个人的幸福,更是这个社会的幸福——人的伟大与无私。”
为了让学生更加感受杨德广的大爱,11月8日,在杨德广没有来到现场的情况下,学校行政、政教处组织了隆重的捐助仪式。仪式上,政教主任讲道:“今天,杨德广教授虽未来到现场,他的义举,他的精神却从未离开过我们。我们学校281名学生每天都在感受着杨德广爷爷的爱心。我们在此举行隆重的捐助仪式,就是要让这一份爱心延续下去。”
余光熠熠,爱心滔滔
今年的杨德广已有73岁高龄,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为了助学,老教授想方设法来成立上海‘杨德广帮困助学基金”。当听到杨德广:“现在经济富裕了,我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大学中还有贫困生。钱放在我身上也没多大用处,不如资助给贫困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平平实实却掷地有声的话语时,签字仪式现场的所有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无不为之肃然起敬。
倾听杨德广谈话,就像面聆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平易近人的智者,如沐春风。“我能够有今天,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但我财力有限,因此先想到了直接培养了我的3所母校,为母校的贫困生尽点微薄之力”。他希望能用这些微薄的资助,帮助一部分贫困生渡过难关。也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德广教育基金”,共同帮助贫困学子。若非亲眼目睹,谁也难以置信,这样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心里还藏有一颗火热的心。
杨德广的人生哲学是:“无为何入世,入世有所为。……要多做善事、好事,要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苦中作乐。这样才能在学术生涯中保持活力和激情。”他认为,人要有思想、有理想,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其实,除了学术生涯,在杨德广的人生之中何尝不是如此呢。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于索取。
“有人劝我留点钱养老用。我认为人老了,花不了多少钱。我经常是一元钱面条吃三顿,不抽烟、不喝酒。有人说把钱留给子女,我认为我的责任是把子女培养教育成人,以后的路由他们自己走。我希望他们继承我的精神财富,而不是继承我的物质财富。目前儿女都有工作,都能自食其力,若要过更好的生活,不应靠父母,而要靠自己去奋斗。”
杨德广自豪地说:“捐款前,我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