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老子》教育内容及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docx
下载文档

ID:1144984

大小:23.69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老子 2023 教育 内容 当代 高校 德育 启示
老子教育内容及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   [摘 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存在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老子一书作为道家经典,倡导无为而治,在教育内容方面对人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问题都做了一定的阐述。这些对于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大有裨益。  [关键词] 老子、教育内容、高校德育    当今中西文化交流,西方优秀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理念正逐步被我们利用和接受。但在引进国外科技优势的同时,西方的工具主义思想也随之而来。功利主义思想不仅充满着人们的头脑,而且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包括教育领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校的道德教育是欠缺和滞后的,它往往作为科学知识和文化学习的一种辅助形式而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德育内容存在华而不实、师生唱高调、教学方法枯燥,单纯说教等诸多问题,而学生对道德教育课程也怀有抵触情绪,学生的整体道德修养低下。老子哲学是前科学的,即未经科学干扰过的哲学意识和思维方式,科学时代之前的老庄道家学说与科学时代之后的海德格尔学说存在诸多相似的哲学观念,恰恰证明了中国道家思想与现代思潮的共通性。将老子的思想用于解决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也同样是顺应社会对教育开展要求的。 老子的思想都聚集在老子一书中,全书共八十一章,分为上篇的德章和下篇的道章,其内容对解决当代高校的诸多问题大有裨益。  一、人自身:注重品德修养的提高   1.老子三宝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被称为老子三宝,它从宏观来说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从微观层面来说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必须。首先,仁慈宽容表现为对各种性格的人和不同观点的接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心胸,所谓虚怀假设谷,也就是这个道理。其次,精神的真正富足会降低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节俭不仅表达在对物欲的节约,更表达为一种对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深刻认识。  要真正做到老子三宝就必须从思想上清静淡雅,“少私寡欲〞方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私欲膨胀对道德的侵蚀,他认为一个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应当善于支配物质生活,不应该迷恋物质利益,不应该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欲望本作为人的自然之性,在老子那里受到了尊重,然而,老子并不主张奢侈腐化、物欲膨胀,故由此提出了“少私寡欲〞的警劝。人必须在物欲声色面前“去甚,去奢,去泰〞,把自己的消费享受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如此方能固守住从道那里禀得的真朴之性,实现人性向“道〞的复归。  2.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个人修养是学生立足社会和更好走完人生之路的根底,高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自身道德修养做起,进而才能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学校首先加强学生个人品行方面的修养,用谦让和节俭的观念武装学生头脑。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一局部大学生片面追求享乐主义,生活不够节俭,提倡超前消费,对勤俭节约的意识越来越淡薄,这些现象不得不使我们自我检讨。在学校道德建设中,我们应该树立大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节约并不是吝啬,而是一种美德。节俭不仅是对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更是对一个人坚韧的心志的锻炼,一个人没有不畏困难的品质也很难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取得成就。其次培养学生建立合理的消费意识,这无疑具有一种理性的清醒。从人生修养的角度来看,“少私寡欲〞的主张对于教育世人超越世俗名利的羁绊,抵抗外物的诱惑,将价值取向转向精神的升华、道德的精进,亦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二、人与人关系:他人优位性  1.“为人己愈多,与人己愈有〞  老子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真实的话不美丽,美丽的话不真实,善意的话不狡辩,狡辩的话不嘉善。领会“道〞的人不要求知识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没有真正领会“道〞。圣人不积聚什么,他因帮助别人而更加富有,因给予别人而使自己更加增多。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无损害;圣人的准那么,对人有施为而不与之相争。  老子在这一章中提出了人与人相处的原那么,即“为人己愈多,与人己愈有〞,强调输出自己的所能越多,自己就越发拥有;把自己拥有的给予他人,成就他人的合本性开展,自己就能够越发更多的拥有。这是在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之后,针对人际关系提出的另一条准那么,显示的是他人为价值中心的存在的特点。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人自出生以来,就与周围的人和事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于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将成为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活动。因而,在交往过程中秉持怎样的观念和价值观,对于我们的行为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人际交往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内容,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老子书中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他人优位性是我们建立良性人际关系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构筑团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真正良性的资源,也是唯一的资源。在高校德育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强调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培养。借助社团或者院系这个高校学生团体为载体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为导向,在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集体的功能以及团结的力量,在平时生活中就学会相互谦让和相互扶持。  三、人与自然关系:万物共存性  1.“道法自然〞  老子25章这样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无穷无尽的宇宙中存在四大最关键的因素,这就是道、天、地和人。其中,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老子提出在宇宙轮回之中,人最终应遵循自然规律和顺应自然环境,包容万事万物并效法自然。  “效法自然〞,即通过观察或概括自然的现象或规律而体悟大道,以之作为人类立身处世之道。老子这里所说的“自然〞,已不是指自然界,而被赋予了特定的道德意义。他认为人类只有效法天地这种“不自生〞的无私品德,才能长存而不败。  道家以万物为价值坐标原点的思想,在思维的逻辑上,显示的是从万物到人的价值取向特征,而不是从人到万物坐标里的一个星座,而这一思想与其强调“法自然〞的内质是同一的。道家视野里的万物虽然本性自足,装备着自能的机能,但在自身的系统里,仍无法完成自身的价值实现,而必须在与他物构成的客观物际关系里,实现自身价值确实证,构筑自身价值的长城。所以,一物之所以为一物的价值,在于与他物的依存共作性,离开互存共作,任何物类都无意义,正如佛教哲学家龙树在几百年以前所说的那样,事物从相互依存中派生出自己的存在和性质。吕氏春秋告诫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适应社会的开展趋势,在务实中求应变,在应变中求进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功立业,不断走向成功。  2.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效法自然的教育方法生动直观,自然贴切,教育材料丰富多彩,便于人们随时从天地自然中领悟道家所倡导的道德要求,获得道德新知,受到道德启示,并将其化入为人处世的实践中。“效法自然〞的方法运用在高校德育建设中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走出书斋,拓宽视野,以物为师,从实践中学习,而且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细致观察,努力从各自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中去体悟新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进行观察、思考、学习的活动主体。其次,培养学生按自然规律办事、保护环境和人与环境可持续开展的道德观念。在了解和接触自然的根底上形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和保护自然的行动。  清代大学问家纪晓岚对道家的总结只有简单的八个字:“综罗百代,广博精微〞。道家是包含世间万事万物,同时又细微之处无所不及的一种哲学。老子作为古代先贤留下来的精粹,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政治、经济、军事、管理、文学等等。正如魏源所说,老子“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古往今来,对老子其人其书研读的著作就很多,不断从中汲取精华。老子书中也有其解决当代高校德育所困境的方案和途径可以借鉴,但是对于前人的观点,我们要辩证的学习并使之能够与当今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史婷婷:论老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23.5  [2]徐敏:老子德育思想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J]人文论坛,187页  [3]许建良: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60页  [4]吕锡琛: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8.2  [5]许建良: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95页  [6]吕锡琛: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8. 2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