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外
导师制
高校
班主任
启示
思考
国外导师制对高校“双班主任制〞的启示与思考
:国外导师制的学生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培养和“双班主任制〞(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高等教育的群众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要求我们形成辅导员和双班主任三管齐下的育人格局和育人体系,提升育人实效和育人质量。 关键词:国外导师制;高校;双班主任;启示 一、导师制的缘起 古希腊苏格拉底以学生为中心的问答法教学模式可以看做是导师制的最初形式。学术界普遍认为,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起源于15世纪,最早由牛津大学的新学院院长威廉·威克姆创立。起初仅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后来将其推广于本科生的培养。其主要模式便是学生从入学开始学院为他们每个人指定的一位导师(Tutor)。每周学生至少接受导师一次辅导(Tutorial),导师通过和学生对话、研讨和辩论的的形式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学业方案、学业目标等。导师制的实施为牛津大学培养出了大量领袖、无数精英和学术人才,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牛津的辉煌源于导师制的创立。导师制由此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得以保存,地位得以稳固。随后,美国的美国很多研究性大学诸如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知名院校和其他国家的学校也开始效仿和实施导师制。比方,哈佛大学将导师制与课程体系的实施紧密联结起来,同时,将导师安排在学生宿舍里,和学生一起生活,便于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更好的做好指导和研讨,而且不同年级侧重点不同,注重导师的言传身教和发挥“导〞的作用。麻省理工学院不仅为每一个学生安排一位导师,还会配备一名高年级学生担任导师的助理。它的导师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与学分制相结合,导师需在学生的选课、学业生涯规划、研究方向、职业定位等方面提供建议和决策,假设学生对导师的水平和能力不满意那么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更换。可见,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导〞;二是在师生关系上注重平等和和谐;三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力,即,“以人为本〞;四是注重学术自由和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五是注重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国外“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和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实行的辅导员管理制,但随着高等教育的群众化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单一的辅导员制缺乏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需要,建议形成辅导员、班主任和班主任助理(简称双班主任)三管齐下的育人格局,提升育人实效和育人质量。 二、“双班主任制〞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时代开展的需要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高等教育的群众化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境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新形势下,实施“双班主任制〞的工作模式成为了高校构建“大德育〞格局的有效途径。而且,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原那么,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以及2023年提出的“班主任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要求为高校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克服辅导员制的缺乏,扩大育人队伍,形成育人合力 目前,各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性的管理效劳工作主要由辅导员负责,他们往往负责几个专业或年级,人数相对较多,大约300人左右,工作量大,在育人时效性上难以保证。因此,引入“双班主任制〞将一方面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发挥班主任在专业指导、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也发挥学生助理的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一模式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开展,有益于实现育人合力最大化。 (三)开展互动式教育、朋辈教育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时效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生教育大多采用上大课的模式,一个专业老师给上百人进行“灌输式〞的授课,老师上完课就走,和学生很难有更深层次的交流,这势必造成师生间不熟悉,课堂授课效果不一定好,无法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关系,而“双班主任制〞的实施让班主任走进学生、走进寝室、走进课堂,这样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关切增多,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或朋辈关系,增进师生友谊,这种工作模式将有助于班主任开展互动式教育,助理班主任大多是先从优秀学生中产生,他们本身生活在学生中,更加清楚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愿,让他们辅助班主任工作,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 三、“双班主任制〞的构建和实施 (一)制定“双班主任〞选聘任用制度 在制度上,要从思想、道德、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专业水平等方面建立“双班主任〞选聘和任用制度体系。既要选择一些年轻、有活力、有水平的教师,也要将一些教授、硕博士生导师、领导、退休老教师等也纳入班主任的队伍中,同时从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入党积极分子中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助理班主任,协助他们工作。这样一方面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能力、新老结合的“双班主任〞队伍,另一方面还能形成“大德育〞育人格局。 (二)明晰“双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明晰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是“双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他们在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班风学风建设、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都负有职责。但目前我国实施的是辅导员制,所以,应该明晰“双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防止出现工作重叠、职责不分、相互扯皮的现象。从工作的内容、职责和侧重点上,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干部的选拔与任用、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团及志愿效劳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指导与效劳、平安稳定、勤工助学和助学货款、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开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科技创新活开工作等,负责和学校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组织部、学院等与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桥梁〞与“纽带〞,完成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项任务;“双班主任〞那么主要侧重于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学术科研创新的指导、班级学风建设、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生活关心、奖助学金评定等。当然,“双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做到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优势互补、分工不分家、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相辅相成,实现育人合力最大化。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