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143143

大小:33.34KB

页数:2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报社 通联 工作 状况 调研 思考
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 断开展变化的需求,已是当前各家媒体和通讯员值得研究思考的一项课题。 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科学观学习实践活动,笔者于4月21日开始,先后到盐池、同心、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等地宣传部门,采取了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通联工作,如何加强特约记者、通讯员的培训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积极探索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的工作运行机制,把科学开展观落实到做好各项工作、促进改革开展中,进一步稳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一、现状 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宣传党和上级方针、政策的喉舌;是各级新闻媒体联系基层的纽带。报纸、播送、电视、网络,不管那家媒体,都离不开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支持和帮助。据统计,在省、市级报纸中,通讯员的发稿量占报纸总发稿量的30-40%。 目前,媒体尤其是报纸十分重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报社大都加强与特约记者、通讯员的联系。各县(市、区)也十分重视通联网络建设工作,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建设作为宣传报道日常工作的有机载体和重要环节,不断提升宣传报道工作力度。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各县(市、区)为xx日报撰稿投稿的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大致有这么几类:一是宣传部门的新闻宣传干事;二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三是社会上的自由撰稿人。以上几类人员构成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主流,形成了庞大的通讯投稿网络。 但在实际编采运作中,这支队伍近几年来已开始有所萎缩。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讯员数量在锐减。就日报来讲,全市通讯员数量现在正在逐年锐减。长期坚持写稿的、能叫知名和姓的、常联系媒体也不过几十人,过去常来报社投送稿件的一些老特约记者、通讯员,现在这些人有的改了行,有的又忙于其它事务,放弃了写稿。 二是新一代通讯员还没有成长起来,老一代通讯员从事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报道工作相当吃力。媒体竞争提升了新闻工作专业化、技术化程度,老一代的通讯员在现代科技操作中,不会打字,现代通信条件的便利化、快捷化不会利用,书写稿件速度慢,赶不上新闻事业飞速开展的需要。通讯员发稿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媒体实行稿分制考核,记者有考核任务,就出现了重记者,轻通讯员现象,疏远了与通讯员联系。 三是由于文化娱乐的多元化,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拓展了,读书看报的人少了,而网民在迅速增加,年轻网民开博客的很多,自娱自乐的多、年轻人写稿的少,他们就没有给媒体投稿的意识。通讯员参与报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人转到给媒体提供线索,以热线 联系较多。 二、原因 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么几点因素所致: 一是xx日报经过多年的打造,编采队伍已逐渐壮大。特别是在各县(市、区)基层设置的记者站,使新闻采编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二是领导干部对宣传工作的态度有失偏颇,通讯员难作为。大局部通讯员都是在各地各部门搞宣传的,他们写稿的动力受领导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左右:有的领导虽然重视宣传,但为了突出政绩,追求写“大块〞,通常是时机成熟时请报社的记者去写,没通讯员什么事。与工作联系不大的稿子领导们不“感冒〞,通讯员认为写了也白写,索性不写了。 三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通讯员淡出新闻写作。过去通讯员都把能在党报上发表篇稿件视为一种荣誉,现在通讯员却更加务实,这种荣誉感渐渐淡化,对写稿兴趣不大了。过去通讯员写新闻稿除了兴趣爱好使然,许多人还把挣稿费视作补贴生活的一种手段,现在他们已不太在意靠写稿挣那点微缺乏道的稿费了。 四是培训、沟通等机制滞后,通讯员上稿难。现在各地区通讯员除少数人以外,大多是兼职的也就是业余的,对当前新闻写作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研究过程。多数地区的情况是老通讯员根本上都退了,新通讯员却空有一腔热血:质量高的稿子写不出来,质量低的稿子发不出去,投稿数量高而命中率低。报社方面又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培训,通讯员写稿质量提高缓慢,投稿“中签率〞低,产生了畏难情绪。再有,近年来报社在不断改革,机构、人员、版面都发生很大变化,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通讯员对报纸改革情况所知甚微,不知报社的机构设置,不知稿件怎样投递,不知报纸需要什么样的稿件。有的通讯员投出的稿子如同泥牛入海,稿子写得对不对路,能不能用,什么原因,写稿人全然不知,久而久之便丧失了信心。 五是编辑、记者的工作 作风不扎实,通讯员积极性受挫。现在有的记者下去采访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把通讯员写的稿拿来为己所用,有的是把通讯员的名字署上,有的根本不署通讯员的姓名,通讯员对此非常反感。有的通讯员的稿件发了,但编辑没给填写稿费单,或邮寄地址有误,通讯员仍得不到稿费。另外,过去报社每年都搞通讯员好新闻、优秀通讯员等评选活动,以鼓励通讯员写稿、写好稿 ,现在对通讯员的各种奖励都没有了。有的通讯员认为给报纸写稿既无利又无名,热情渐渐冷却。 三、举措 通过调查,笔者深深体会到,在新时期,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随形势变化要不断加强。我们媒体群众办报的方针没有变、这就要在传统的群众办报模式外,还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来加强通联工作。对此,笔者总结了几条,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xx日报要与通讯员勤沟通多联系。 首先是把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通讯员队伍当作积极实践“三贴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报纸需要通讯员多来稿,就必须加强经常性的联系,多搞一些筹划活动,来稳定通讯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通讯员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他们有着“三贴近〞的天然优势。重视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满腔热情地关心和培养他们,提高他们的新闻素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新时期党报工作不应无视的一项工作,也是实现新闻工作“三贴近〞不应无视的一个重要途径。真正把通讯员当作党报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把握民众心声,准确设置议题的需要。媒体定期把报纸版面的定位、要求,告诉通讯员,把一个时期一个阶段报道的重点、热点告诉给通讯员,并把一些反映基层的重点稿件与他们联系、约稿,压上任务和担子。也可以对通讯员的来稿进行点评,编辑对通讯员来稿情况及时回复,这样往往可收到一些意外的收获。 二xx日报要定期培养通讯员,稳定中坚力量。 通讯员毕竟不是专职记者,他们大都拥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写稿随意性较大。要使他们成为媒体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培养通讯员,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身为普通受众的广阔通讯员是党报伸向社会的神经末梢,他们是民意的“感应器〞和民心的“收集器〞,他们总能给党报及时提供丰富准确的民意信息。媒体要搞一些筹划活动吸引更多的通讯员参与,并使之与编辑之间互相理解,为了更方便与通讯员联系,也要经常建立与通讯员联系公开 、电子邮箱等,多数通讯员是来自各单位的宣传政工人员,他们更多的是从本单位宣传需要,或是工作的需要出发开展报道工作,对新闻要素的理解难免片面,也有必要加强新闻专业培训,创新培养方式,并分行业、分层次对通讯员培训,将报道工作转化为报道工作中的新闻,这也是媒体的重要责任。每年办一二次专业培训班,但讲课内容要多一些务实操作。发给约稿信,平等地与通讯员交朋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赢得读者,饮誉市场。 三xx日报要健全和完善鼓励机制。 报纸是新闻信息的专卖店,读者只看标题,一翻而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媒体之间竞争日趋剧烈,任何一家媒体,都希望在第一时间发出第一声,刊播独家新闻,重大新闻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要提高影响力,这与通讯员作用发挥不可小视,通讯员在基层一线,突发事件打个热线 ,汇报报道线索,提供素材,及时了解报社一个时期的宣传动态,提高写稿的针对性,媒体能及时采用。通讯员与编辑记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办好报、可以说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常通 、沟通感情、拉近了距离。增加了相互了解,就会收到好的效果。通讯员对稿酬看得小,关键是精神上的鼓励。劈如评先进通讯员、给通讯员所在单位发感谢信,逢年过节给通讯员发短讯慰问,定期上门走访,对通讯员提供有价值线索预以重奖,以这些鼓励措施,就会唤起通讯员的工作热情。 四是各方努力,别让通讯员受冷落。 通讯员写稿,绝大局部是出于新闻工作和本职工作的热情,没有谁会靠这个谋生,很多通讯员的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免费刊登,通讯员的经济回报是非常低的,通讯员所效劳的媒体通常是报刊,新闻以硬性为主时效性又强,工作是十分辛苦的,要注意从各方面多关心他们。 别让通讯员遭冷落,对于媒体来说,通讯员是新闻线索的重要提供者,是不拿工资的编外记者,事实上,它和媒体构成了一种供需关系,是合作伙伴。党报最大的一笔财富就在于它和党政各部门、和广阔基层通讯员之间长期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当前,尤其需要建立一个好的通联制度,并不断来改进、提高。 如何别让通讯员遭冷落,笔者认为媒体还应对已有通讯员队伍的信息建立一个资料库,保持不断更新,并经常组织学习培训,交流提高。根据资料库考察不同通讯员的特点和专长利用,在约稿时就更有的放矢,提高双方的满意率。在此根底上,编辑记者应有开掘新人的责任;媒体还应该以培训、沟通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通讯员的水平,不要把它看作是负担,而应视作一种投资,换来的回报会是可观的。我们的编辑记者还应主动地和基层通讯员进行沟通,交朋友,这样的话,我们和通讯员就距离更近了。 新闻特约记者、通讯员是媒体记者和编辑最亲密的战友,是媒体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他们为xx日报投送了大量的稿件,其稿件采用率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在新闻传媒日益快速开展的今天,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和开展,已渐渐跟不上新闻开展的需要。特约记者、通讯员如何在新闻传媒中保持以往的地位优势,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新闻传媒不断开展变化的需求,已是当前各家媒体和通讯员值得研究思考的一 项课题。 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科学观学习实践活动,笔者于4月21日开始,先后到盐池、同心、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等地宣传部门,采取了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通联工作,如何加强特约记者、通讯员的培训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积极探索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的工作运行机制,把科学开展观落实到做好各项工作、促进改革开展中,进一步稳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一、现状 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宣传党和上级方针、政策的喉舌;是各级新闻媒体联系基层的纽带。报纸、播送、电视、网络,不管那家媒体,都离不开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支持和帮助。据统计,在省、市级报纸中,通讯员的发稿量占报纸总发稿量的30-40%。 目前,媒体尤其是报纸十分重视特约 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报社大都加强与特约记者、通讯员的联系。各县(市、区)也十分重视通联网络建设工作,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建设作为宣传报道日常工作的有机载体和重要环节,不断提升宣传报道工作力度。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各县(市、区)为xx日报撰稿投稿的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大致有这么几类:一是宣传部门的新闻宣传干事;二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三是社会上的自由撰稿人。以上几类人员构成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主流,形成了庞大的通讯投稿网络。 但在实际编采运作中,这支队伍近几年来已开始有所萎缩。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讯员数量在锐减。就日报来讲,全市通讯员数量现在正在逐年锐减。长期坚持写稿的、能叫知名和姓的、常联系媒体也不过几十人,过去常来报社投送稿件的一些老特约记者、通讯员,现在这些人有的改了行,有的又忙于其它 事务,放弃了写稿。 二是新一代通讯员还没有成长起来,老一代通讯员从事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报道工作相当吃力。媒体竞争提升了新闻工作专业化、技术化程度,老一代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