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论创新型国家的要义、经验与启示】.docx
下载文档

ID:1138950

大小:18.60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论创新型国家的要义、经验与启示 2023 建设 创新 国家 启示 要义 经验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论创新型国家的要义、经验与启示】 内容。科技创新能力强是当今兴旺工业化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从历史经验上看,坚强的国家意志、有效的创新体系、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完善的体制机制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共同要素。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应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历史经验启示 创新型国家之义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开展的核心驱动力,从而处于世界科技和经济开展链条高端的国家。一般认为,在创新能力排名前20位的国家,可以认定为是创新型国家。目前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韩国、芬兰等20多个国家,都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通常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创新投入高,rd投入占gdp的比重高于2%;第二创新产出高,科研论文产出和创造专利占世界的比重高;第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第四科技进步奉献率高,科技进步奉献率在70%以上。目前,我国距离创新型国家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任务艰巨,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开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充分说明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是应对国际经济科技挑战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面临着兴旺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巨大压力。202322年,我国人均gdp3600美元,不到世界同期平均8000美元的一半,更不到世界兴旺国家平均40000美元的十分之一。外表上看,我国与兴旺国家的开展差距是人均gdp的差距,实质上却是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差距。当代的科技进步仍是由少数兴旺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研发投入占世界总量的80%,创造专利占世界总量大约95%,控制着制造业的高端局部和各产业领域的技术前沿。与兴旺国家相比,我们在科技领域面临较大的差距,如表2所示。 第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抉择。在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根底上,十七大对我国开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国必须要从改革开放到2023年,连续40年以上保持8%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而根据研究,如果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得不到大幅度跃升,科技进步奉献率达不到60%以上,那么这将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科技进步奉献率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份额,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宏观性和综合性指标。目前美国、日本等主要兴旺国家的科技奉献率现已到达80%左右,我国只有39%,这意味着在我国每年8%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只有不到3.2%靠科技进步实现的,而超过4.8%是靠投入量的增加实现的。作为一个人均资源综合占有量全球排名第120位的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向科学技术,向创新要增长,要效率。 第三,是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唯一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对要素投入、投资和出口的高度依赖为典型特征,缺乏可持续性。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5%,然而,当年我国消费的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化铝,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8%、39.6%、31.8%、47.7%和24.4%。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刻不容缓〞的指示。经济开展方式难以转变,除了经济开展既有惯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外,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含量的上下、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这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质量和开展方式的根本。因为,生产结构决定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上的不合理(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需求缺乏),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利润的大头由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公司拿走了,国内所得有限,消费自然就上不去。产业结构上的不合理(过分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开展缺乏),根源也在于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因此,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关键在改变生产投入结构上的不合理,实现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 创新型国家之鉴 (一)国家意志是先导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系统推进的艰苦过程,必须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形成国家意志,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决不移的走“科技创新立国〞道路。 美国是一个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但在科技开展领域,国家的主导和干预力量仍然相当强大。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先后出台了科学:无尽的边疆、美国制造和科学与国家利益等三份重要研究报告,由国家主导了曼哈顿方案、阿波罗登月方案、信息高速公路方案等大规模科技开展行动,由此奠定了美国科技强国地位,推动美国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韩国是由国家主导走向科技强国的典型代表。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极为贫乏,1961年经济建设起步时,是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人均gdp只有82美元。然而,经过40年的迅速开展,现在已经成功跃升为创新型国家,步入兴旺国家行列,人均gdp到达2万美元,出口汽车、 和核电站。这与韩国政府矢志不移的“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密不可分。韩国政府认为,韩国唯一的资源是人力资本,是国民的大脑,“韩国必须创造明天韩国人吃饭生存的科学技术〞。从1961年至今,韩国历经14届政府,但无论是哪个时期的科技政策,其核心都是增强韩国科技创新实力。 (二)创新体系是关键 有效运转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创新型国家成功的关键。国家创新体系,就是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在内,通过交互作用,实现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国家创新体系具有一些共同的要素,这包括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科学根底设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格局等。但由于开展起点、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各国都应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以原始创新见长。原始创新是指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创造、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原创性活动,具备首创性、突破性、带动性三大特征。美国原始创新成果丰富,不断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开展浪潮,这是以美国强大的根底研究为根本支撑的。日本以集成创新见长。集成创新是指,把已有的单项技术组合起来,发挥到极致,产生“1+1>2〞的效益,例如新干线技术。据统计,在1955-1970年,日本只用了不到60亿美元的代价,几乎掌握了半个世纪世界创造的全部技术。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就靠强大的模仿根底上的集成能力,在钢铁、汽车、家电等部门实现对美国的技术赶超。 第5页 共5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