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巧用
插图
资源
提升
核心
素养
巧用插图资源,提升核心素养
劳永逸
图与文都是人们表达情感与思想的媒介,自古以来,两者密不可分。中国古代,人们常常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学作品看作是上乘,所以才會出现以画作诗、以诗作画的现象。而如今,统编本教材的编排充分表达了图与文的紧密联系。
在统编本教材中,插图是重要的助读系统,也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插图的数量更多,画面与色彩充满儿童味、中国味、语文味,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很依赖多媒体,课本中已有的插图之一优质的教学资源反而容易被忽略。
插图具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审美情趣等多种功能,同一幅插图可以使用在多个教学环节之中,同一幅插图呈现方式和时机不同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应仔细思考、认真研究,充分挖掘插图中显性或隐形的教学资源,提高插图的利用率,优化插图使用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
一、启发内容类插图,促语言运用
教材中的插图虽然是依据课文内容来进行创作的,效劳于文本,但不是文本内容的“缩影〞,插图具有附属性,也有独立性。抛开文字,单独对插图加以品味和欣赏,可以发现插图能补文字之缺乏。插图并不局限于表达文本内容,与文本的内涵与精神相互印证,还能向学习者提供文字之外的信息,是课文内容的合理拓展。语言的运用与建构离不开表达,在课堂中教师要抓住训练语言表达的契机,充分挖掘启发内容类插图中的信息,使之成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的珍贵资源。
如一年级上册秋天共编排了两幅插图,这两幅插图不局限于书页中的一隅,而是铺散在课文之间。插图中的景物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天空、落叶、雁群等,还有金黄饱满的麦穗和一只捧着松果的小松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一看、想一想,除了课文中写到的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还发现秋天有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让学生用上“什么事物怎么了〞的句式说一说。教师利用插图资源,弥补了文本篇幅短小对内容的局限,无声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留给学生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话可说,乐于表达和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再如,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的插图以明亮的绿色为主色调,呈现了一幅充满童趣的夏日池塘图。第一自然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连用了两个叠词,单句成段,是本文语言表达上的一大亮点。学生看图读文后,发现了第一自然段描写荷叶的句式特点。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后也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池塘里的其他事物。有的学生说:“莲蓬小小的,绿绿的。〞有的学生说:“荷花香香的,粉粉的。〞还有的学生说到了 “水珠、青蛙、游鱼、池水〞……在看图交流中,学生模仿了课文的句式,灵活运用了叠词。
二、勾连情节类插图,促思维提升
时间线长、情节曲折的课文所配的插图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以事情开展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这类勾连情节的插图就像连环画,前后照应,可以完整展现事情开展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经常出现在一些神话传说、童话故事等篇幅较长的文本中。
1.聚焦插图矛盾,点燃审辨思维
一组勾连情节类的插图在课文中的编排不是集中的,而是散落排在文字的四周。如果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就将这组分散的有关联的插图集中呈现给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学生会发现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也就是矛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特别是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插图,聚焦矛盾,再利用插图设疑、激疑,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欲望后,使学生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才能更引人入胜。如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是一那么寓言故事,编排了两幅有矛盾的插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比照观察这两幅插图有哪些变化,学生会发现图中的葫芦藤从碧绿变得枯黄,葫芦从长势喜人到最后掉落一地,主人脸上的表情也从喜悦变成了担忧,接着设置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学生思考后会提出猜想:可能是主人没有照顾好葫芦,没有按时浇水施肥;可能是葫芦上有虫子,葫芦生病了;可能是太阳太大,葫芦缺水……在学生猜想原因、发表看法时,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寻找答案。聚焦插图矛盾的导入形式,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其积极主动地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文本的理解由被动变为主动。
2.揣摩插图情景,翻开发散思维
根据文本的变化,插图中主人公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场景也会发生变化。教师可以借助这类丰富变化的插图资源,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以插图为支架,发挥想象力,利用已有的知识储藏,由点到面展开联想与想象,寻找问题更新更多的答复角度,训练思维的广阔性、联想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孤单〞的含义,充分感受后来许多树和许多喜鹊成为邻居的快乐,教师可以借助两幅插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有发散思维的空间。先出示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情景图,引导学生想象此时这棵树与这只喜鹊会说些什么。接着出示好多树与好多喜鹊的插图,让学生想象后来有了许多树和喜鹊后他们之间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插图中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将故事中“树〞和“喜鹊〞的感受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产生共情,翻开他们的思维,训练他们思维的广阔性。
3.梳理插图情节,提升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在理性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逻辑形式,以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在学习中需要学生在梳理文本信息后进行知识串联。儿童大都处于思维开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尚在开展之中。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具有零散性、跳跃性,在教学完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后,要让学生做到有条理地讲一讲这个故事,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文的六幅插图以组图形式勾连了故事情节,完整地展现了小壁虎在逃跑中挣断尾巴,依次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及结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资源,让学生将图文结合,边看图边讲故事,调动多种感官理清故事的情节,文本信息所展现的人、事、景、情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插图帮助学生增加了对文本的亲切感,做到了心中有境,思维就有了整体性、连续性。
三、营造意境类插图,促审美鉴赏
比照人教版的插图,统编本教材中的插图多以水墨画、水彩画的形式展现,形象鲜明、画面精美。特别是在韵文、古诗的插图上都以传统水墨画作品相配,涉及明月、枯木、白鹅、山竹等意象,诗与画的绝佳搭配,营造了绝美的诗画意境。如一年级上册的识字单元画中的插图有山、水、花、鸟等元素,运用了留白、写意等多种艺术手法,鸟语花香、山水相衬。这样具有美学价值的插图既能与文字意境相匹配,又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
如一年级上册的古诗江南中的插图采用传统水墨画的手法,处处流露出传统笔墨的韵味,浓墨与轻描结合,寥寥几笔就画出了色彩明丽的新荷、上下错落的荷叶、自由灵动的游鱼。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品味插图中的景物,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在画面中充分感知江南景致清新淡雅的特点。当学生不明白“田田〞的意思时,教师不要着急解答疑惑,要少说,让学生多悟。此时可以再次出示插图,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说一说图中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学生可能会这样交流:荷叶紧紧挨在一起;荷叶大大的,绿绿的;荷叶长得很茂盛,之间的空隙很小……最后教师可以这样点评: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田田〞就是你们刚刚所说的荷叶茂盛相连的样子。营造意境类的插图运用恰当,可以調动学生的感官、思维和兴趣,让学生充分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意境和情感,也让语文学习过程充满诗意之美。
四、渗透文化类插图,促文化传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统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之一。插图作为教材的第二大系统,不仅符合儿童的审美观,而且将传统文化广泛且巧妙地融入其中。统编本教材的插图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底蕴:节日与习俗、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在教材插图中都有所涉猎,剪纸、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插图中也有所呈现。渗透文化类插图让学生拉近了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悟。
如一年级上册口 耳 目中巧妙地蕴含了戏曲文化,展现了国粹京剧的人物造型,“站如松,坐如钟〞的配图是两个京剧卡通人物——穆桂英和包公。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对“站如松,坐如钟〞进行解释,站着就像松树一样笔直挺拔,坐着就像钟一样端正,这样说理式的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对“站如松,坐如钟〞的理解也仅仅停留于外表。教师可以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穆桂英的站姿和“大黑脸〞包公的坐姿,随后交流图中的人物是怎么站的,怎么坐的。接着让学生模仿穆桂英挺拔的站姿和包公端正的坐姿,让学生对模仿京剧人物的站姿和坐姿产生浓厚的兴趣。插图既形象地告知了学生“站〞与“坐〞的正确姿势,又很好地进行了京剧国粹的文化濡染,宣传中国传统站、坐、行、卧的价值观念。
如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的插图表达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教师要利用好这八幅不同菜系的食物插图,可以将食物插图直接作为识字的内容,让学生借助图片和拼音朗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等。图文配合识字的形式既有利于学生结合生活完成识字任务,还能让学生了解中华美食这一历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的产物。
作为统编本教材中珍贵的教学资源,插图具有启发内容、勾连情节、渲染意境、渗透文化等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插图自身的特点,优化插图的使用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