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Bioresecue
平衡
评定
系统
脑卒中
患者
功能
训练
中的
应用
20130215
Bioresecue平衡评定系统在平衡评定系统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训练中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训练中的应用的应用 武汉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二0一三年四月 大纲大纲 平衡的概念 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 平衡功能障碍的评定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评定的现状 背景(1)脑卒中患者的现状(2)目前国内平衡功能评定现状(3)计算机平衡功能评定的优势 中心引进的平衡评定系统原因,(与国内其他康复机构相比较而言),优势点(此项中可以讲设备简介,配图片)计算机平衡评定系统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可以用来干什么、有什么用、解决什么问题 病例讨论(选择两组有意义的数据进行说明。)平衡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平衡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势的能力 保持体位、在随意运动中调整姿势、安全有效地保持体位、在随意运动中调整姿势、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作出反应对外来干扰作出反应 人体平衡人体平衡(balance,equilibrium)是指身体重心偏)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重心稳定的能力。动,以恢复重心稳定的能力。平衡的概念平衡的概念 位于位于S2下缘,下缘,S3上缘上缘 前方前方7cm骨盆入口处。骨盆入口处。男性身高男性身高56%女性身高女性身高55%人体重心人体重心 人体重心通过韧带的张力和肌肉的等长收缩所产生的力矩达到平衡,并使压力适宜地分布在负重面上。如果外力施加于韧带和肌肉或异常的负重面上,将会影响重心线的位置,同时为了保持平衡而必须调整姿势。姿势可以有轻度偏移(站立时4cm偏移)。身体重心的概念不能和静物相比较。因为身体是在不停的活动着,所以不可能把重心计算出来。Braun和Fischer为了正确的测量身体的重心,他们把尸体冷冻起来进行测量。身体的重心在S3上部。双下肢的重心在膝上方。躯干、头和上肢的中心在T11前方。重心的位置重心的位置 躯干、头颈和上肢的重量传递经第五腰椎至骶骨,躯干、头颈和上肢的重量传递经第五腰椎至骶骨,经双侧骶髂关节,站立时重力经髋臼传至股骨头,经双侧骶髂关节,站立时重力经髋臼传至股骨头,形成立位负重的形成立位负重的股骶弓。股骶弓。坐位时重力从髋臼上方,坐骨体传至坐骨结节,坐位时重力从髋臼上方,坐骨体传至坐骨结节,形成坐位支持体重的形成坐位支持体重的坐骶弓。坐骶弓。稳定极限稳定极限Limits of Stability:在不失衡的条件下,在不失衡的条件下,重心在支撑点上方摆动时所允许的最大角度,其重心在支撑点上方摆动时所允许的最大角度,其大小取决于支撑基底面的大小和性质,大、硬、大小取决于支撑基底面的大小和性质,大、硬、平整时稳定极限大,反之则小。平整时稳定极限大,反之则小。重心的高度重心的高度Height of COG:与稳定极限成反比与稳定极限成反比 摆动频率摆动频率Sway:越高则越易失衡越高则越易失衡 姿势控制因素姿势控制因素 Base of support支撑支撑面:面:人站立时两足之人站立时两足之间的表面,此表面大、间的表面,此表面大、平整、与足底接触良平整、与足底接触良好均有助于平衡,与好均有助于平衡,与稳定极限成正比。稳定极限成正比。平衡的条件平衡的条件 经过人体重心所作的垂线必须落在支撑基底面之经过人体重心所作的垂线必须落在支撑基底面之上才有可能保持平衡上才有可能保持平衡 平衡状态的优劣可用重心与支撑基底中心的连线平衡状态的优劣可用重心与支撑基底中心的连线与经过支撑基底面中心所作的垂线所成的夹角的与经过支撑基底面中心所作的垂线所成的夹角的大小来评定,此夹角越小,平衡越好,反之越差。大小来评定,此夹角越小,平衡越好,反之越差。是重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的夹角。是影响人体平衡稳定性的力学因素。某方向上的稳定角越大,人体在该方向上的稳定程度越大,即在在某方位上某方位上平衡稳定性的储备能力越大。它综合反映支撑面积大小、重心高低和重心垂直投影线在支撑面内的相对位置对平衡稳定性的影响。稳定角稳定角 等于某方位平面上稳定角的总和。它可以说明物体在某方位上总的稳定程度,通常称为稳度,即物体失去平衡的难易程度。稳度稳度 姿势和体位的变更实际上是身体各部位肌张力的重新调配,姿势和体位的变更实际上是身体各部位肌张力的重新调配,其最终结果是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即所有作用于身体的力其最终结果是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即所有作用于身体的力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大脑皮质与延髓网状结构均参与姿势平衡的大脑皮质与延髓网状结构均参与姿势平衡的前馈性调节前馈性调节 前庭系统在姿势平衡的前庭系统在姿势平衡的反馈性调节反馈性调节中起决定性作用(反馈中起决定性作用(反馈性调节即补偿性调节方式)性调节即补偿性调节方式)适应性学习可以改善姿势反应适应性学习可以改善姿势反应 在行走活动中学习适应性姿势控制在行走活动中学习适应性姿势控制 静态平衡:指身体静止不动时维持身体于某种姿势的静态平衡:指身体静止不动时维持身体于某种姿势的能力,如坐、站、单腿站立、站在平衡木上等。能力,如坐、站、单腿站立、站在平衡木上等。动态平衡:指运动过程中调整和控制身体姿势稳定性动态平衡:指运动过程中调整和控制身体姿势稳定性的能力,反映了人体随意运动控制的水平。的能力,反映了人体随意运动控制的水平。反应性平衡:当身体受到外力干扰而失去平衡时人体反应性平衡:当身体受到外力干扰而失去平衡时人体作出保护性调整反应以维持或建立新的平衡的能力,作出保护性调整反应以维持或建立新的平衡的能力,如保护性伸展反应、跨步反应等。如保护性伸展反应、跨步反应等。平衡功能分类平衡功能分类 级平衡级平衡(静态平衡):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在睁(静态平衡):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在睁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和站位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和站位时平衡。时平衡。级平衡级平衡(自我动态平衡):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自我动态平衡):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级平衡级平衡(他人动态平衡):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他人动态平衡):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重心发生改变时,迅(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重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整重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行驶速调整重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行走。的汽车中行走。平衡的三种状态平衡的三种状态 取决于 支撑面与地面接触的多边形 重心:重力有效作用点 当重心在支撑面以上出现静态平衡 静态平衡静态平衡 取决于 支撑面,重心 惯性,加速度,水平力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躯体感觉系统 视觉系统 前庭系统 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 姿势控制中的预备性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平衡的生理学机制平衡的生理学机制 即在随意运动前身体的某些部位预先出现肌肉的收缩活动和体重的转移 在快速协调运动中保持平衡非常重要 当不能进行预备性姿势调整或转移时也就不能进行有目的的随意运动 姿势控制中的预备性活动姿势控制中的预备性活动 确定是否存在影响行走等功能性活动的平衡障碍确定是否存在影响行走等功能性活动的平衡障碍 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 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原因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原因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监测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效果监测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效果 跌倒风险的预测跌倒风险的预测 平衡功能评定目的平衡功能评定目的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氏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氏病、小脑疾患、脑瘫、脊髓损伤等病、小脑疾患、脑瘫、脊髓损伤等 前庭功能损害前庭功能损害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伤:下肢骨折、截肢、关节置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伤:下肢骨折、截肢、关节置换、运动性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换、运动性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 平衡功能评定适应证平衡功能评定适应证 严重的心肺疾病严重的心肺疾病 下肢骨折未愈合下肢骨折未愈合 平衡功能评定禁忌证平衡功能评定禁忌证 定量评定定量评定 定性评定定性评定 平衡功能评定内容平衡功能评定内容 生物力学因素的评定:判断姿势控制障碍是否与肌肉生物力学因素的评定:判断姿势控制障碍是否与肌肉骨骼系统结构或功能损伤有关(疼痛、骨骼系统结构或功能损伤有关(疼痛、ROM受限、受限、肌力或肌长度的改变等)肌力或肌长度的改变等)姿势控制的运动因素的评定:运动对策的评定(踝、姿势控制的运动因素的评定:运动对策的评定(踝、髋、跨步对策)髋、跨步对策)预期姿势调整能力的评定预期姿势调整能力的评定 定性评定定性评定 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是:俯卧,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是:俯卧,6 6个月;仰个月;仰卧,卧,7 7-8 8个月;坐,个月;坐,7 7-8 8个月;蹲起,个月;蹲起,9 9-1212个月;站立,个月;站立,1212-2121个月。个月。平衡反应平衡反应 第一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立位,当第一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立位,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变化时,出现躯干向外力作用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变化时,出现躯干向外力作用方向弯曲,同时肢体向外伸展。方向弯曲,同时肢体向外伸展。第二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位,由于第二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位,由于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倾斜或移动面使重心移位,出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倾斜或移动面使重心移位,出现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同侧肢体向外伸展,对现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同侧肢体向外伸展,对侧保护性伸展。侧保护性伸展。平衡反应的四种方式平衡反应的四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后推第三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后推患者,出现足蚓状肌先收缩,随后足趾背屈、屈患者,出现足蚓状肌先收缩,随后足趾背屈、屈髋、躯干屈曲、上肢向前抬,最后头、肩向前。髋、躯干屈曲、上肢向前抬,最后头、肩向前。第四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前推第四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前推患者,出现足趾先屈曲,然后足跟抬起、伸髋、患者,出现足趾先屈曲,然后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向后摆,最后肩后伸、头后仰。躯干后伸、上肢向后摆,最后肩后伸、头后仰。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偏离原支撑点时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偏离原支撑点时,上肢或下肢上肢或下肢后伸并外展后伸并外展,以支持身体以支持身体,防止摔倒。防止摔倒。正常儿童形成保护性伸展反应的时间是正常儿童形成保护性伸展反应的时间是:上肢上肢,4,4-6 6个月个月;下肢下肢,6,6-9 9个月。个月。保护性伸展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明显偏离支撑点时,最简便的方法当外力使身体明显偏离支撑点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向着被推方向快速跨出一步,改变支撑点而就是向着被推方向快速跨出一步,改变支撑点而不是试图维持原有支撑点。不是试图维持原有支撑点。正常儿童形成跨步及跳跃反应的时间是正常儿童形成跨步及跳跃反应的时间是1515-1818个月。个月。跨步及跳跃反应跨步及跳跃反应 可根据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以下分级可根据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以下分级 能正确完成活动能正确完成活动 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小的帮助以维持平衡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小的帮助以维持平衡 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大的帮助以维持平衡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大的帮助以维持平衡 不能完成活动不能完成活动 平衡功能的评定平衡功能的评定 检测个人是否能做到以下几点检测个人是否能做到以下几点 在静止状态下在静止状态下 1.1.能独自维持体位能独自维持体位 2.2.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界变化发生反应并做出必要的知识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界变化发生反应并做出必要的知识调整调整.3.3.具备正常的平衡反应具备正常的平衡反应.评定程序评定程序 平衡地完成某项运动平衡地完成某项运动 1.1.能精确完成;能精确完成;2.2.能回到原位或维持新的体位;能回到原位或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