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党课
讲稿
写作
几个问题
关于党课讲稿写作的几个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应用文写作中还存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应用文写作的标准化,既不利于应用文写作教学,更不利于应用文写作实践。其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1.关于方案、总结的标题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在方案和总结的标题中加不加“关于……的〞。一般教科书中都没说不准加介词结构“关于……的〞,而有的教科书说可以加,如由东方文化出版社出版于立源等主编的当代企业管理应用写作,在讲方案一节里就有关于能源管理的方案、刘云庭应用文写作方案一节那么××省财政厅关于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安排、由档案出版社出版闵庚尧编写的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应用文写作教材之一机关应用文一书,那么有××××学院关于1982ˉ1983学年寒假工作的安排和××省财政学校关于学习十二大文件的方案标题;而对总结的标题,一般教科书也大都认为除了论文式和正副式之外,应当是与方案相同的,总结的标题也可加介词结构“关于……的〞等,比方:关于能源管理的总结、××大学关于教学工作的总结。
不管方案、总结,标题中都不必加介词结构,以便与公文相区别,从而也使此类应用文写作标准化。比方上述标题可改为:能源管理方案、××省财政厅财政干部培训工作安排、××财政学校学习十二大文件方案、××大学教学工作总结,这样的标题也有简洁的优点。
2.关于总结与调查报告的区分问题
这个问题似不成问题,但在一些教科书中却常常张冠李戴,极不利于应用写作教与学。比方:闵庚尧机关应用文中将合作社的政治工作、刘云庭应用文写作中把专业分工承包到队——上海县旗忠村组织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经验都视为总结的范文。而实际上这两篇文章应属于经验性调查报告。总结应是有关部门或单位对自己工作情况经验的总结,而不是让别的单位或新闻记者来总结,总结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上级有关部门或报社记者来总结,其文章应为经验性调查报告,不是总结。此类经验性总结与经验性调查报告的区别主要是人称,只要将人称由第一改为第三即为调查报告,假设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即为总结。
3.关于“安排意见〞
方案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它包括规划、设想、要点、安排、打算、方案、意见等。安排和打算、方案一样,是指时限短、范围小、内容具体的方案。而要点那么是指那种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的方案。因此,不仅安排与意见不能并用,就是安排和打算、方案也不能并用。而在于立源当代企业管理应用写作中,却有这样的方案标题:进一步整顿和加强现场管理工作的安排意见。安排就是安排,意见就是意见,二者不能并列重复使用。
4.关于非公文的“公文式标题〞问题
许多教科书习惯用“公文式〞来称呼非公文的标题,比方将××市劳动局一九九九年工作方案、一九九八年保密工作总结、XX市农业双向承包调查叫作公文式标题。笔者认为最好将这种标题称为一般式或别的称谓,这不仅是为了与公文相区别,也因为它们毕竟不同于公文的标题,我们不能说XX市农业双向承包调查中的“XX市〞是该文的“发文机关名称〞。而在闵庚尧机关应用文中,那么以XX省财政厅、教育厅、中国教育工会XX省委员会关于XX省小学教职员福利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例,来说明调查报告有公文式标题的存在。其实并没有这种所谓公文式的标题,即使有,也是不标准的错误标题。因为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所使用的,它代表行政机关。而调查报告那么不代表行政机关,它只是个人或几个人的小组向所在机关所写的书面材料,其落款并不是行政机关而是个人或调查小组。上文即使是三个行政机关联合行动,组成调查小组,那么其调查报告的落款也只是调查小组,不是三个机关。公文的落款是行政机关或机关首脑,而调查报告的落款只能是调查者个人或小组,不是机关。非公文最好不要写公文标题。
5.关于公文应用文写作的要求与特点问题
这个问题即为在讲解公文应用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时,作者应如何从宏观和微观双方进行把握,以及宏观和微观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只宏观不微观不行,只微观不宏观也不行,应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太宏观不行,太微观也不行。太宏观,比方讲某公文或应用文的主体局部写作,只三言两语而过,这样读者得不到具体印象,等于没讲;而太微观,往往会使读者以为某公文或应用文只能这样写,不能有丝毫差异。在此方面,现行的许多公文应用文之类写作教材欠妥。因此,作者一定要注意从宏微双角度把握公文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和特点。如果说宏观是总体规律、微观是具体事实,那么这总体规律一定要是对众多的具体事实的总结概括才行,而有些教科书却犯了瞎子摸象的毛病。
比方有的教科书在讲解通报中的情况通报的写作要求和特点时说,这类通报首先要详细地表达事件的起因、经过;其次要写有关单位的态度以及对事件的最后要写对事件的处理意见。再比方对调查报告前言的写作方法,从不同的教科书中可找到不同的说法。比方说:有的说要重在对调查本身情况即调查的原因、目的、时间、地点、问题、对象、范围、经过、方法等的简要说明,以让读者先了解调查报告产生的经过及概况;有的说要概括介绍对理解全文有关的情况问题,并概述全文主要内容,类似于新闻导语的写法;有的说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目的、时间、地点,然后用凝炼的语言直接点明调查的结论;有的说要将调查对象的成绩加以概括;有的说要首先介绍有关背景、经过、成果,然后再写经验要点;有的说要先提出问题,类似于论文式的开头,等等,且各有实例为证。这太微观太具体了,我们假设再找一些实例,一定还会总结出调查报告前言的许多种写法,这样做的结果等于取消了“写法〞。上文提过,讲解公文应用文写作时要宏观,但又不能过于宏观以至于空洞到令读者不知所云。我们应从过于微观中走出来,从众多的不同的写作实例中,总结概括出某种公文或应用文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一般规律和写作方法、要求、特点,使读者能具体可感地了解到写作的一般方法,以使他们能很快步入该写作领域,主动去熟悉和掌握写作要领,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在公文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切不可随意找一个实例,也不管其是否标准,就视为一种写作方法的例证。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