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土地粮食形势的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132066

大小:22.01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土地 粮食 形势 思考
土地粮食形势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就农业农村工作问题发了十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稳农、强农、惠农政策,形成了完善的加强“三农〞的政策体系。其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成果;免除农民的税费、实行种粮补贴,是含金量最高的政策。这就说明土地和粮食问题是中央一系列政策的核心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对中央土地和粮食政策问题的理解谈一下个人观点。 一、土地是加强农业根底建设的根本。 中国农民对土地的记忆可谓刻骨铭心,“30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曾是中国农民的人生理想。土地是万物立命之本,如果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保障,社会就不会安定。我们农民在外面混不下去的时候有一句话:“大不了回家种地〞。受到委屈的时候用一句话抚慰自己:“只要有二尺五镢把在,咱还怕什么〞。从农民这些发自肺腑的语言中,我们就可以认定,如果农民没有了土地,就等于断了后路,失去了依靠,一个失去了生存后盾的群体给社会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土地形势非常严峻。解放初期,全国人口4.5亿,到20x年猛增到13.14亿,净增加近9亿人。而耕地面积从“大跃进〞前1957年的峰值23.53亿亩,减少到20x年末的18.51亿亩,净减了5亿亩。人地比率由1953年的3.96亩/人下降到20x年的1.39亩/人。其中有14个省人均不到1亩,有660个县人均不到半亩,已经低于联合国确定土地对人口最低保障0.8亩/人的警戒线。人均土地面积较多的地区,耕地质量又属于中低产田。所以保护耕地,稳定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国土地政策的必然要求。中央提出保存18亿亩耕地是“生命红线〞。今年“一号文件〞指出,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方案,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又提出: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土地经营体制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国家建设根底的牢固。历代王朝都非常注重土地制度建设,唐朝的“均田制〞是我国较早的土地制度,他把分给农户或官吏的土地分为两局部,一局部叫“永业田〞,可以买卖、继承,另一局部叫“口分田〞,受田人死亡、逃离或判刑以后就被收回,这种体制实施了几百年,对唐朝的稳定、强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宋年间还规定:弃田户三年内回乡还地一半,五年内回乡还地1/3,五年后一律不还。这种制度保证了土地的充分利用,促进了粮食生产。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首先就进行“土改〞,进而组建人民公社,收回土地走合作化的道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国内农业出现了危机,造成全国性的“三年困难时期〞,这个时候中央就土地问题,在高层发生了严重的分岐。在中国农业如何走出严重困境问题上,发生了两种政治主张的锋利对立。首先是因为安徽农民搞了包产到户,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竭力主张在全国推行,陈云还提出分田到户,四年恢复农业的建议。毛泽东那么坚决主张稳固和壮大集体经济,以克服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批评用恢复个体经济来克服农业困难的方法为“单干风〞。毛泽东认为,农村个体小农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是不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必须同步,否那么,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将面临绝大的困难。他说,包产到户、分田到户也不是不能增产,但“增产有限〞,而且势必引发贫富两级分化。毛泽东在土地政策上有一条底线,就是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坚持集体所有制。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中国农村走了合作化的道路,结果是用了三年时间,中国农业就走出了困境。但是受方案经济的束绑,在以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农业始终得不到大开展。时间到了1979年,安徽农民再次搞起了单干,由小岗村的一个小组长严俊昌秘密召集群众,签了契约,人人按手印,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成为“中国分田到户第一村〞。据说这份“秘密契约〞被收进了国家博物馆。对这个问题想了多年的邓小平同志认为小岗村的做法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由此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第二年全国就实行包产到户,人民公社宣告结束。在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这二十几年中,土地承包期由原来的15年,延长到现在的长期不变。中央只所以这么做,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稳定,保国民经济建设根底。尽管现在这种体制导致人地矛盾凸现,制约现代农业的开展。 早在1990年邓小平就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开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坚持长期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长期不变〞和“很长的过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专家们争议不休。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着方案经济的终结,涌现出一批没有经过“第一个飞跃〞的村,这些村没有在党报、党刊上尽情露脸,也没有作为一种农村开展模式被推广,但全国各地的农村都慕名而去,自觉的去考察学习。这就是以江西华西村为代表“国内始终走集体化道路〞的村。x年5月,中国小康村研究会,在北京韩村河村举办了首届“乡村开展世纪论坛〞,同时举办了各省“第一村〞经济开展历史展览,结果参展的各省“第一村〞,竟全是依靠集体经济开展起来的,唯独没有一个包产到户的村。小岗村当初实行包产到户以后,XX省委书记曾经说他们,几千万共产党员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包产到户解决了。他们解决了些什么问题呢。小岗村支书严俊昌在1993年退位时说,吃饱容易致富难,大包干只能解决吃饮肚子的问题,解决不了共同致富的问题。严俊昌离任以后,小岗村作为名村,支部书记一直由XX省里派任,现任支书沉浩是省财政厅干部,上任以后首先参观了耿庄、红旗渠、南街村这些走集体化道路的明星村,媒体称这是“红色洗脑〞。20x年小岗村又将土地集中到村里,搞集体化规模经营,这回是“收地〞第一村。这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讲的,简单协作也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客观真理。当前我国“地权分散化〞、“耕地细碎化〞的程度到了至明清以来最严重的时期,“有人没地种,有地没人种〞的问题成了国家解决粮食平安问题的一大障碍。规模经营耕地是提升土地产出能力的出路,是强化农业根底建设不容无视的问题。那么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土地政策呢。怎样才能做到“统分结合〞呢。前题是要“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也就是稳定农村社会。一号文件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推敲。一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那么,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政府要“健全〞的是一个“市场〞;二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效劳,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在土地流转中的角色是“中介效劳〞;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开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没有集中就没有规模,谁去集中呢。不是政府,政府要做的是“培育能够集中土地的市场环境〞。这三句话里边用了“流转市场〞、“中介效劳〞、“市场环境〞三个关键词,这实际上给政府参与土地问题定了位。我县银州镇孟岔村的土地流转程序完全符合一号文件精神。一是在稳定农民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依法、自愿、有偿把经营权流转给8户农民;二是村集体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中介效劳〞作用;三是我们政府通过宣传、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给孟岔村的规模经营红枣培育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粮食是加强农业根底建设的物质根底。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促进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根底,是促进农业开展的目标;一号文件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粮食战略工程,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核心产区,开发一批后备产区。抓粮食是省长负责制,抓“菜篮子〞是市长负责制。今年要继续增加对农业投入,要在去年4318亿的根底上增加13x亿,中央“两会〞以后又增加了252.2亿元,实际安排了5877.2亿元。用于农业生产开展3000亿元,重点向支持生产,向粮食主产区、生产大县倾斜;165亿元用于稳定和完善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这预示着农业补贴将作为一项国家长期制度来推行。特别是种粮补贴,不仅增加了量,还扩大了范围。换个角度思考,说明我国粮食生产存在危机,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大事。 当前,粮食恐慌是世界性的问题,一是因为开展中国家近年来实施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政策,一方面快速开展城市侵占了大量粮田;另一方面顾了城市建设顾不了抓农业生产,导致粮食生产根底薄弱。如印度这样的产粮大国,由原来的小麦出口国演变成了进口国。二是国际能源紧缺,全球生物能源快速开展,加剧粮食消耗的增量,世界上12%的玉米用于提取乙醇。从开展的角度看,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开展生物能源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粮食的产需自给率在97%左右,但从品种上看,玉米产需根本平衡,小麦、水稻供求偏紧,大豆存在较大缺口;从消费用途看,口粮消费有所下降,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明显增加;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等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的开展,地下资源消耗引发粮食能源的开发,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 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那一届国家领导人,使我国城市经济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但是有人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就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人民日报曾正面报道XX省产粮区将麦田改成牧草场的“大动作〞。XX省提出过不再以粮为主,要实现粮食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同时中央在全国各地修建中央粮库,用于贮存余粮。就连种地的农民也认为,只要有钱就不愁吃不上白面。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现在报道国内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增产,去年突破了一万亿斤的大关,这是法定的统计数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我国粮食自给率是97%,而专家评估是80%。我国在正常年份的粮食产量是9600亿斤,近2023年的粮食消耗是9800亿斤/年,缺口是200亿斤。20x年是我国粮食开始增产的第一年,全国一片叫好,说是政策带动、工作推动、市场拉动、再加上老天爷天感动,所以大丰收。这一年的总产量是920230亿斤,和需求还差700亿斤,差不多是全国人短缺一个月的粮食。而世界年粮食贸易总额在4000亿斤左右,一旦中国发生粮食危机,把世界上所有能卖的粮全部买进也解决不了问题。去年以来,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世界谷物储藏下降至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上一些不友好人士就提出了“中国粮食威胁论〞。去年全国粮食总产突破一万亿的历史大关,国内到达粮食产需根本平衡。温家宝总理最近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13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能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奉献。 新一届中央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非常了解,对全国的粮食形势及国际粮食形势非常清楚,所以把粮食平安作为民生问题来抓。采取了十项促进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高度重视开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开展。这也是我县农业的机遇。我县虽然不算粮食主产区,但是国家在大宗粮食作物继续提高单产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开始重视杂粮生产。有专家分析,陕北的台坝地建设,是陕西未来的粮仓,这就是一号文件里边提出要开发的粮食“后备产区〞。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