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场直社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组织机构.docx
下载文档

ID:1128460

大小:24.60KB

页数:1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场直 社区 工会 困难职工 帮扶 中心 组织机构
场直社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组织机构 组 长:张六妹葛庆军 副组长:王文京成 员:王邓承刚 遂忠 王振宇 赵 振 黄 震 胡晓红 第二篇:场直社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组织机构场直社区慈善超市组织机构 组长:张六妹葛庆军副组长:王文京 成员:王邓承刚遂忠 王振宇 赵振 黄震 胡晓红 第三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机制建设的思考 XX市总工会副主席朱荣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促进社会稳定的主要载体和窗口。工会帮扶中心运作的现状和开展格局亟待建立健全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帮扶工作平台,进行科学管理和开展,畅通帮扶工作渠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帮扶救助工作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帮扶工作;建章立制;创新开展。 —————————————————————————————————— 全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视察天津工会工作时强调。‘构建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和长效机制,把帮扶中心建设成为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载体和窗口',这就给我们工会组织提出如何健全和完善工会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帮扶救助工作有新突破的课题。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促进社会稳定的主要渠道和平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充分认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忽缺的内容和任务,努力构建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和机制,切实为广阔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一、我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的现状 (一)根本情况 XX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于2022年8月份成立,是市总工会领导下的在编事业单位,专兼职工作人员7人, 1场地面积70平方米,配备了、触摸屏、电子大屏幕、财务软件等进行微机化管理,设立信访接待、困难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上学救助)、职业介绍(就业援助)、法律援助、职工互助保险、职工维权热线12351等效劳窗口和工程,工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政府财政投入一定帮困资金进行帮扶工作。目前,已先后帮扶职工2759人次,救助金额141.704万元,其中救助患大重病的职工1825人次,为困难职工免费体检380人,为困难职工和困难劳模办理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120231人次,接待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1569人次。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一种全新的帮扶机制,及时为生活困难的职工提供了救助,解决了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及时为被侵权的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了根本的合法权益;及时为困难职工宣传法律法规知识,缓解了群访事件的剧烈无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为困难职工提供‘苦有处诉、怨有所解,难有人帮'的娘家人效劳,既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为党委和政府分担忧愁,同时也维护了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工会‘切实维权'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奉献。 (二)建章立制,促进了帮扶工作健康开展 1、建立健全了帮扶工作领导和组织网络制度。我市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在市送温暖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利用已经形成的基层工会、主管部门、县(区)、市四级帮扶网络,通过全方位、多渠道、‘一条龙'的效劳形式在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效劳、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方面开展工作。组织上的保证使我市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协调劳动关系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会化帮扶格局也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在帮扶领导和工作机构上,由市委分管书记任组长、政府(行政)副职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工会和政府八个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四级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加大了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领导和调处力度;基层工会是帮扶工作的具体承办单位(办公室),进一步形成了主席亲自挂帅、保障部统一协调、全会集中抓重、帮扶中心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在帮扶网络建设上,从市级到基层有四级帮扶工作组织网络,层层负责,责任到人,联动管理,坚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效劳'的主题活动。在帮扶定位上,过去我们主要以拾遗补缺、配合为主,现在逐步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调整:帮扶对象上由过去以城市困难职工为主,拓展到不同困难职工群体如进城务 3工人员、零散就业人员等上;帮扶重点由过去以生活帮扶和岗位帮扶为主,转变到困难职工群体的不同需求如健康权等上;帮扶职责由过去以参与和办实事为主,延伸到源头参与、帮扶救助、多办实事、强化监督和催促落实方面;帮扶方式由过去帮扶网络内为主,拓展到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主要工作平台的集中帮扶上;帮扶效果主要由过去以保稳定为主,提升到稳定队伍、凝聚力量、构建和谐、共享成果上。在协调社会帮扶合力上,通过政府联系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度等强化各成员单位的领导职责,强化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把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宣传和落实,转化为党政工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加强与各成员单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的联系和互动,借助他们的力量,发挥他们的优势,让工会帮扶工作向社会化方向开展,逐步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道防线。 2、建立健全了帮扶工作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我们按照‘不让一户困难职工生活过不去'、‘不让一户困难职工子女辍学'、‘不让一户困难职工漏出视野'的要求,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接待救助方法、岗位责任要求和责任追究制度、信息畅通和监测预警责任制度等,进一步细化了工会帮扶工作的目标责任,明确了工会源头参与、多方协调和监督 4落实的考核评比内容。采取层层任务分解、签订责任书、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管理方法和坚持定期检查通报制度,一方面通过会议、评先评优等形式宣传和鼓励基层工会干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工作艰辛和工作热情,帮助困难企业和生活有困难的工会干部解决具体实际困难,保护、调动和发挥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一方面定期向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情况通报,强化各级党委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领导责任;定期通报帮扶工作的进展和考核情况,强化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参与和指导责任,激发广阔干部职工做好帮扶工作的责任感,从而保障了帮扶工作的正常运转。 3、建立健全了帮扶工作的动态管理和快捷效劳制度。我们按照家庭情况、致困原因、思想状况、求助需求的‘四清'标准,界定了困难职工和特困职工的概念、范围和要求,不断健全困难职工信息管理档案和快捷效劳网络。一方面加大投入,购臵软件,建立困难职工管理信息系统;依托健全的基层工会组织网络,健全标准统一的困难职工档案和帮扶救助明细台帐,做好困难职工求助受助信息的统计和分析,随时跟踪和掌握动态变化状况;依托职工法律志愿者队伍,健全职工权益保障工作站组织和法律救助工作制度,协 5调处理信访及突发群体事件,为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效劳。一方面强化基层工会与困难职工的联系走访、沟通核实工作,坚持企业职工思想和生活状况的跟踪调查、综合分析、即时呈报制度,进行动态管理,为工会实施准确快捷的帮扶救助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也为市委、市政府随时掌握职工情况、科学制定工作决策提供了第一手依据。一年多来通过生活救助、职业介绍、学业资助、大病救助、信访接待、法律援助、互助保险等效劳平台,根本形成了直面对接、依法维权、即时帮扶、专项效劳、排除矛盾、上下联动、促进稳定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党政所望、工会所能、职工所需'的有机结合,使困难职工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救助,受到了广阔职工群众的欢迎,也屡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肯定。 4、建立健全了源头参与和监督落实制度。为了发挥好帮扶中心各个窗口的作用和工会监督作用,我们根据近年来职工关注的热点和求助需求的变化,通过工会参与企业改制等多种渠道进行调研和呼吁,对灵活就业下岗职工实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补贴,对患大病、重病的困难职工实施政府拨款的医疗救助,对通过政府补贴、帮助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参加医保,降低职工门诊起付标准,实行大 6额医疗补助和大额医疗救助,安臵‘4050'人员公益岗位、减免困难职工子女学杂费等‘党政关切、职工关注、社会关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上提出对策建议和主张;通过三方协调机制作用,注重发挥职代会和工会在改制企业中的作用,参与最低工资和低保标准的增幅调整研究,参与企事业单位劳动平安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执法检查,监督市直用人单位与2023639名职工补签了劳动合同,监督企业补交劳动保险、清理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1223万元等。同时加强帮扶中心的自身监督,资金管理、救助审批工作流程、物资登记发放、救助发放公示、监督审计等规定上墙公开,并制作成册公开宣传,接受领导和监督,保证使用的帮扶资金公正透明。这样畅通了源头参与的渠道,标准了监督落实工作,形成了源头参与时有见解、重大问题上有主张、监督落实时有方法、关键时刻有作为的工作格局。 5、建立健全了帮扶资金使用保障制度。稳定、持久、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和筹集是帮扶工作的根本保障。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市政府投入年30万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工会帮扶救助工作。一方面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帮扶:借助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力量,联合在市人民广场举办‘第八届育才关心行动暨‘爱的 7奉献’文艺晚会',由XX市国润开展捐出20万元资助70名生活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大学,缓解困难家庭学习费用压力;借助商业协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资源,联合举办效劳行业技能培训450人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提高技能;借助群众传媒载体,联合新闻媒体免费为捐赠企业做公益形象广告和宣传他们的善举和爱心,免费制作再就业、创业典型事迹专题片,鼓励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等。另一方面,我们发挥工会自身培育的30个‘再就业示范基地'和48名再就业带头人力量,培训、安臵下岗失业人员5780人次;发挥帮扶中心的职介窗口作用,推介下岗失业人员就业948人次;联办培训班培训258人次,间接创造了近1688个就业岗位,为就业困难的人员提供效劳。市总工会还定额补助帮扶中心工作经费,保障帮扶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我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我们工会组织在社会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变化形势下建立的一个新的维护困难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实施送温暖和推进再就业的平台,是我们工会协助政 8府有效解决困难职工生产生活问题,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和构建和谐滁州的载体,我市已经形成了党委直接领导、政府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工会有效运作的帮扶工作机制,但其建设过程中,往往因帮扶资金短缺达不到应有帮扶效果,如对困难职工子女上学的救助、对患大重病职工的救助,只是给予一次性的救助;帮扶中心工作人员的工资、场地费、水电费和工作经费年约2023万元左右,仅靠工会行政费用支持,工会负担过重难以长期支撑;往往因工会的工作力量有限,实际困难面大,帮扶资金来源窄,救助能力跟不上,帮扶工作的宣传不敢大张旗鼓,造成知道帮扶中心和到帮扶中心寻求帮助的困难职工不多,困难职工期待解决的问题难以及时得到帮助,影响了救急济难、拾遗补缺、方便快捷的工作效果;往往因帮扶中心是工会主办的,相关部门参与和支持、配合是靠面子、关系,使得帮扶工作缺乏主动性、社会性、可开展性,达不到帮扶工作社会化的实际效果;往往因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缓慢,工会的帮扶工作陷入要为困难职工解决问题先得找到途径、要为困难职工维权先得求助别人的两难境地,在形成帮扶合力上花费的精力较高,很难到达工会重维权、强效劳、办好事的预期效果。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