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延安
文化
旅游
视像
地图
艺术设计
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的艺术设计
摘 要: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是一种融图像、文字、数字、声音、动画和虚拟现实为一体的新型主题性地图。设计内容再现红色圣地、黄帝渊源、黄河地域、黄土风情的文化原本,艺术表现图像、色彩、文字、声像等符号元素的模拟功能。此类地图的设计推广对延安,乃至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开展导向。
关键词:延安 视像地图 文化旅游 艺术设计
[基金工程:延安市科技方案工程延安红色旅游视像地图设计研究 2023ks—02]
[基金工程: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方案工程延安旅游视像地图设计研究11JK0363]
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是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一种延伸形式,是适应不同层次旅游者需要的崭新的延安文化旅游指南。地图具备当前新版Google Maps所具有的根本功能,同时包含与延安文化有关的图像、文字、声音、三维虚拟等资料依据信息适合所处的地理位置载入地图,使游客或读者通过网络链接或二维码扫描等现代技术实现对旅游地图的人机交互、主动查询、自主阅读。游客们可以利用网络通过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对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信息的快速查询,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对受众的视听和思维的形象、全面、有序的调动。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将会对延安地域文化的传播、地方经济的开展、文化产业的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延安文化旅游和延安文化旅游地图的现状
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是历史文化名城、革命圣地。延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历史遗迹9200多处,革命纪念地440多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景区35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23年,全市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19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18亿元人民币;2023年,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70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44.3亿元。2023年全国60个样本城市2023年旅游满意度指数,延安满意度排第38位。延安的文化旅游正处于上升趋势。
旅游地图是效劳于旅游行业的媒介,是供旅游者和旅游管理部门使用的工具地图。旅游业的开展促进了旅游地图内容的选择和形式的多样化。在文化旅游蓬勃开展的今天,普通的纸质旅游地图已远远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要。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已经有了多媒体电子地图,而延安的旅游地图到目前为止还仅仅停留在普通纸质地图这一形式上。关于地域文化信息在地图中的表达更是无从谈起。
二、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的主要内容
文化旅游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其“核心内涵是向社会(即旅游者)提供旅游资源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与人文精神〞 [1]。为了有效地发挥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的文化信息传递作用。需要在地图中依据地理位置加载能够反映延安地域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史料图像、声音等元素,全面展示延安地域文化,实现延安旅游文化的原本的真实性再现。其中展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红色圣地文化。延安的红色圣地文化特指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内的创造的与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遗迹、遗物等相关的可以全面反映当时人们革命生活状态的文化遗存局部。在文化旅游视像地图的设计中,通过图像、声音和三维虚拟场景等各种形式全面展示延安时期的文化,使读者通过阅读地图,深切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延安精神。
第二,黄帝文化。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他开创了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系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黄帝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祖根文化、文化祖根和龙文化等几个方面。延安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
第三,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她孕育了华夏文明,哺育了中华民族,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黄河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与象征。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以及黄河流域广阔劳动人民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五千年来黄河流域所出现的全部文明成果均为黄河文化的要素,其中包括了宗教、民食、艺术、服饰、住行、民俗、黄河史、黄河人等全面反响黄河文化的载体形式。
第四,黄土风情文化。延安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的新亮点。有号称延安的“五鼓〞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剪纸、农民画、布堆画、毛麻绣和刺绣等绚丽多彩的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中外艺术大师的高度评价,许多作品被法、美等国的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在国内民间艺术评选中屡获大奖,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陕北民歌、信天游等民间文艺以其高亢激情的风韵深深地感染了各地民众,在全国卷起了一股“西北风〞热潮,并长久不息。
三、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的艺术设计
文化旅游视像地图是现代旅游地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传输旅游地域文化信息的媒介和工具。设计者需要在通过对旅游地域的文化资料收集整理、深入调查、研究及分析之后,设计出具有较强模拟功能的形象、直观、视听相结合的符号语言。在符号的选用和设计上应更多地表达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艺术性的设计效果将有助于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在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中符号选择和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图像符号
图像是一种视觉符号,分为静态图像(包括图片、照片等)和动态图像(即影片)两种。图像符号在文化旅游地图中应用,具有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它可以超越国家、地域、语言的界限,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有着无与伦比的传播成效。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的图像符号可选择能使读者产生共鸣的五角星、窑洞造型、黄土高原山峁造型、民间美术造型、现实和历史影片等有助于凸显地域特色的抽象或是具象图像,而后将其进行美的构成设计,可对图像符号的形态、形状、大小、方向、亮度、结构、色彩、速度等量变进行设计,不同的图像符号将会因它的一个量变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色彩符号
马克思曾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群众化的形式〞[2] ,与图形和文字比拟起来,色彩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力。色彩的选用应注意主色与辅色的选择,并通过对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进行不同的变化与组合,结合人们对色彩感受的物理心理特征,建立起色彩与制图对象之间的一定联系。在延安红色旅游视像地图设计中,可选用象征延安地域特色的红色为主色、辅之以金黄色。其中红色是延安民间艺术中的常用色彩,也可代表党在延安13年间留下的珍贵的红色旅游文化。金黄色是延安地处黄土高原的象征,也可代表延安的黄河文化、黄土风情文化。同时,要考虑到视觉页面内的色彩的比照与调和,以及人机互动而引发的动态变化之后各个视觉页面之间色彩的连续比照与调和关系。
(三)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在文化旅游视像地图中具有空间定位、解释说明作用。地图上的文字包括数字、字母与文字。旅游视像地图中,使用最多的是按钮、字幕、名称及各种常用数字标注等。文字符号在地图中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地图反响的主题内容对字体、字号、字符的进行排列与组合。文字符号的设计需要依据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进行。在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设计中,在字体上可采用老宋体,以表达历史感。而对于标题的设计应尽可能地运用具有较强震撼力的字体(如微软繁标宋、繁黑体),以表达延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是供人们放松心情的地图,因此,其中对文字符号的排版应尽可能地打破既定的规矩排列方式,采用比拟自由式排版方式。
(四)声音符号
在人的生活空间中,声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信息的传达方式,不同的声音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它可以调动读者阅读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信息的传输量得到扩大;它也可以提炼升华主题,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增强信息传输现场感的作用;同时其中的声音还具有结构功能,能顺畅地联接转换画面,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3]声音符号在文化旅游视像地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贝拉?巴拉兹曾经说过:“我们对视觉空间的真正感觉,是与我们对声音的体验紧密相连的,一个完全无声的空间在我们的感觉上永远不会是很具体的、很真实的;……只有当声音存在时,我们才能把这种看得见的空间作为一个真实的空间。〞[4]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中声音的恰当应用可以使读者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好地实现在旅游视像地图上的延安文化旅游。其中声音应该包括人物语言、音乐、音响三种类型。其中,人物语言多以旁白的形式加以使用,主要用于延安的文化介绍;音乐可选用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音响多用于按钮或其它热点目标。
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设计中,对图像符号、色彩符号、文字符号、声音符号应用时应该相互关联、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增强旅游地域文化信息描述的准确性和细微感。
延安文化旅游视像地图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主题性旅游地图,是推动旅游业开展的媒介和重要软件建设工程,它的设计制作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图内容上的文化原本真实性再现与形式上的艺术性表现将对延安的文化旅游宣传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河南日报.文化旅游产业:走好文化创意之路[EB/OL]. :// /html/report_news/20229123986620_1.html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顾肖联.电视音响创作技巧[M].北京:中国播送电视出版社,2004
[4] 张岳.浅谈动画片的声音元素及创作手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02)
作者简介:马建华,硕士,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