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民主主义
教育方针
新中国
奠基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奠基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经济、教育事业都在有步骤地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带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方法为新中国早期教育方针的制定奠定了根底。提升国民整体受教育的水平、培养社会各方面建设急需的人才、形成为人民效劳的思想意识,成为新中国初期教育方针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虽然教育方针发挥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效劳的功能,但缺乏之处在于对教育本身开展的客观规律考虑较少,只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提出了较为宏观的教育方针,并没有过多深入地探讨国家开展总的指导方针。
关键词:教育方针;新民主主义;奠基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2)21-0067-03
教育方针是针对某一历史阶段提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表达了教育事业的总体方向,是教育事业改革、开展的根本方针。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带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方法为新中国早期教育方针的制定奠定了根底。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既继承建国前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的局部内容,性质上又与旧文化区别开来,带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制定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经济、教育事业都在有步骤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建国初期,教育状况极其不乐观,旧教育中渗透着封建思想,教育受众面小,识字等根底教育落后,高等教育又为帝国主义所掌控,教育开展脱离社会实际需要。为此,需要研究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而这一方针又是产生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根底之上。
(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制定的根底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任务,这种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的性质以及任务决定了建国初期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教育方针的制定必须表达为革命战争效劳,教育方针的内容必须与革命实际紧密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完成政治变革成为我国的教育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教育的地位得以稳固。
为了稳固和开展人民民主专政,肃清剩余反动思想,国家对教育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提出“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第二,强调政治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方向和内容发挥决定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要为经济、政治效劳,具体表达在国家重视教育在生产与国防方面发挥作用。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全国的环境和条件,密切配合整个国家的建设来部署我们的工作〞[1]7-8。建国初期,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影响,它成为教育方针制定的根底。
(二)生产力开展水平为教育普及提供物质保障
1940年毛泽东提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根底,政治那么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663-664。同样,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文化、教育推动或阻碍政治、经济的开展。
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了对生产关系的改造,不仅彻底摧毁了“三座大山〞压迫人民的根底,而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教育事业政策、方针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决定了教育方针的性质。
建国初期,国家遭到长期的战争破坏,不仅煤炭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棉仿品也减少了25%的产量。经过三年的恢复与开展,煤炭钢铁、棉纺品的产值和主要产量到达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最高产量,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开展,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底,也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各种途径来推动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各地开办了政治理论等课程的学习班,当即有100万人报名参加学习,人们普遍接受了一次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按照共同纲领的要求,对青年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各类高校普遍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根底〞课程。
人民政府在接管、整顿原有公立学校时,添设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程,并在学校中建立青年团的工作制度,高校开设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相关的政治类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屡次召开全国教育会议,提出要贯彻教育为工农效劳的办学方针,大力开展根底教育,扫除文盲,提升工农的文化素养和受教育程度。大规模的学习活动使劳动创造社会财富,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等马列主义根本观点得以普及,同时,教育为工农翻开大门的办学思想也得以落实,这些都表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中。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研究的兴起,促进了对教育任务等重点内容的研究。提升国民整体受教育的水平、培养社会各方面建设急需的人才、形成为人民效劳的思想意识,是新中国初期教育方针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
(一)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作了充分的论述:“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开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3]可见,民族的教育就是革命的民族教育。这种民族的教育,对于外国的教育不是一概排斥,而是吸收先进的教育方法、内容,去除腐朽的局部,从而到达为我所用的目的。
毛泽东还提到:“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2]707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建国早期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既背负着完成民族革命的历史任务,又担负着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文化水平的艰巨任务。因此,必须以实践中得以检验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有步骤、有方案地改革旧中国的教育工作。
当时,中国一度流传着“全盘西化〞的观点,实质上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否认,是缺乏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而宣传“全盘西化〞观点的真实意图那么是阻止马列主义理论广泛传播背景下迅速开展的中国革命。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意识到,形式地吸收外国的教育理念、方式、内容在中国直接施行都是行不通的。外国好的先进的文化要与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马列主义在国内的运用应结合革命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提出扫除所有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残留的教育内容及思想,贯彻落实这一号召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迅速开展扫清障碍。
在苏联影响下取得革命胜利的中国,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着帝国主义的种种封锁、包围。在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向苏联学习〞“以俄为师〞的方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苏联教育运动。1952年人民教育杂志的社论指出:新中国成立三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离不开不断汲取苏联的先进经验。“我国社会不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苏联的先进经验,足以供我们借鉴〞[3]52。所以新中国新兴的教育事业要学习苏联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二)科学的摒弃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新中国一建立,人们期盼已久的新社会终于到来,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教育开展的总体方向必须与社会开展方向步调一致。教育方针必须符合社会的开展规律及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新社会的文化教育是科学的,这是指科学技术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知识的普及将推开工业、农业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进步。新民主主义教育在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积累的丰富经验的根底上,辩证地汲取苏联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的教育经验,使教育事业更有效地为新中国建设效劳。
除此之外,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主张用实践检验真知,遵循客观规律。针对经济、政治、国防各方面具体的社会事务,要求遵循客观规律解决问题。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产生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中,曾经在解放区中实行,并为新中国所继承。它提倡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个时期的教育方针不但表达了新民主主义的时代特征,而且还展现出延续了阶段性的历史任务的特征。这一历史时期的革命教育既包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又有不可剔除的新民主主义特性。
(三)群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群众的文化,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效劳,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708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工农劳苦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没有教育的普及,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开展。革命的教育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有重要意义,而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所以一切文化教育应当接近群众,与人民群众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文化更贴近群众。
工农群众是最深入社会实践的群体,由于长期坚守在生产第一线,只有将教育活动开展到基层,才能使教育贴近基层劳动者,考虑到普遍人民群众的工作特点,国家采取了兴办业余教育、创办速成文化补习学校、开展扫盲工作等方式。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特点
新中国教育事业在摸索中前进,教育方针的制定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教育方针的性质。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发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效劳的功能。虽然教育方针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大方向,但缺乏之处在于并没有过多深入地探讨国家开展总的指导方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后,“三大改造〞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主要任务,教育方针的性质向社会主义性质逐步转变。
(一)关注人的全面素质提升,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从1953年起教育界围绕是否实行“全面开展、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开展讨论。这次讨论对于克服纯教条的照搬套用的学習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进而为人的全面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的培养。教育为社会效劳的功能归根到底是由教育培养的人来实现的。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提供大量的各级各类人才,为急需享受教育权利的人民群众提供学习新知识、提高素质的时机,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确保国家建设需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又一特点。
所谓“全面开展〞就是使人的生理水平和心理素质都得到极大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各个局部都逐渐开展为成熟的学科,在教育理论和教育效果中发挥综合性的作用,使个体身心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开展。新中国首个教育方针就以往而言,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开展。
建国初期第一次国家教育会议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的自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成员。1953年6月,毛泽东号召青年做到“三好〞,即身体、学习、工作三方面都提高、都出色。这表达了对全面开展的本质要求。1954年12月,国家教育部在中学教育工作汇报会上提出要以全面开展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但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新中国,尚无法为人的全面开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立足国情,探索教育的效劳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在教育理论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结合起来,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1949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彻底完成,教育由主要为革命斗争效劳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效劳转变。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旧的文化教育不能满足新中国经济、政治开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新中国教育事业按照共同纲领的要求,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效劳作为教育方针的制定根底。随着“三大改造〞的逐步展开、深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基于此种情形,原有的教育方针也向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转变,为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效劳。
教育为什么样的社会效劳?教育为社会哪个方面提供支持?教育的效劳方向是教育方针制定的决定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而且同样注意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
从完整的结构角度出发,审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共同纲领中的教育政策,可以发现此时教育政策的内容比较简单,将教育和文化交叉来谈,较为无视对教育的培养方向问题的强调,也并没有明确提出“教育方针〞四个字,因而只是被当作特定时期教育文化事业的指导说明。直到1957年后将人的全面开展的思想贯穿在教育方针中,结构才更加完善。
(三)效劳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