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笔记.doc
下载文档

ID:112371

大小:50.50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妇科 笔记
绪论 中医妇科学的特点:1理论具有特色; 2、病种妇女特有。 3、内治突出调字。 4、外治重视局部。 5、强调节欲以防病、 妇科发展史 1、 夏商周时期:《列女传》记载最早的胎教 2、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记载妇科第一个方剂:四乌鲗骨一藘芦茹丸。 3、 秦汉时代:《胎产书》是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淳于意首创《诊集》 4、 魏晋南北朝时器:脉经第一个提出妊娠脉和产时离经脉。 《诸病源候论》妇科病8卷,《逐月养胎法》 5、 宋朝:宋代太医数,分为九科,是最早的妇产科专科。《产宝》是现存第一部产科专著。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是宋代最完备的妇产科专著。首先提出妇人以血为基础的学术观点。 6、 金元时期: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提出了少女重肾,中年妇女重肝,老年妇女重脾。 7、 明期:万全《广嗣纪要》提出了优生优育的观点,种子者男则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则平心定气以养其血,同时也提出了五不女,螺纹鼓角脉,《达生篇》提出临产六字真言,睡忍痛,慢临盆。 成长分期 新生儿期:婴儿出生的四周内,这个时期生病为新生儿病。 儿童期:新生儿期(满月)后,到十二岁左右。 青春期:10-19岁。 性成熟期:21-49岁。适合生产 围绝经期(更年期):49-60岁。 老年期:60岁以后。 女性生理特点 月经的初潮年龄一般在13-15岁。 月经周期一般在28-35天。 经期一般在3-7天。 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月来潮一次, 居经(季经):身体无病儿月经三个月来一次。 一年一行者成为避年,终身不行径而能正常怀孕者成为暗经。 激经/盛胎: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 月经的产生:主要与脏腑功能有关,气血充盛,肾气盛,天癸至,冲任二脉通胜,血益胞宫,月经来潮。 带下:肾气旺盛的前提下,五脏六腑之精,在天癸的作用下,通过任脉到达胞宫,起到滋润濡养的作用, 妇科疾病的病因: 1、 六淫:妇科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寒热湿邪,带下病与湿有关。 2、 七情:妇科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怒思恐。 3、 生活失度 4、 体质因素 妇科病的病机 1、 脏腑功能失调:脾肾肝有关 2、 气血失调: 3、 直接损伤冲任督带 4、 胞宫、胞脉、包络损伤。 5、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损伤。 月经病: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变化情况结合全身的症状,结合舌脉作为辩证的依据。 带下病:量、色、质、气味的变化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脉作为辩证依据 6、 产后病:多虚多於 7、 补肾, 补益肾气常用方:寿胎丸、肾气丸、归肾丸、加减苁蓉菟丝子玩。补肾固冲丸、 8、 温补肾阳常用方: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金贵肾气、 9、 滋肾益阴:左归丸。六味地黄丸。补肾地黄丸。 舒肝养肝。 10、 舒肝解语: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乌药汤、缩泉丸、 11、 疏肝清热:丹栀逍遥散、宣郁通经汤、 12、 养血柔肝:一贯煎、杞菊地黄丸、 13、 疏肝清热历史:龙胆泻肝汤。清肝止淋汤、四逆四妙散、 健脾和胃 14、 健脾养血:归脾丸、八珍汤、人参养营丸、圣愈汤、 15、 健脾除湿:白术散、完带汤、参苓白术散、 16、 补气摄血法:固本止崩汤、安冲汤 17、 健脾升阳:补中益气汤、举元煎 月经病:凡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常或伴月经周期、经断前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成为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1、重在治本调经、2、分清先病和后病的论治原则。3、要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月经病的治疗规律:1、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2、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的规律,不同年龄的妇女有不同的规律3、要掌握虚实补泻的规律。 月经先期:是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治疗原则:补虚清热 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气虚血热(气虚是脾气虚和肾气虚,血热分为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 气虚证 脾气虚: 1、补中益气汤、麻人赶猪,虎皮当旗。(麻=升麻、人=人参、赶=甘草、猪=白术,虎=柴胡、皮=陈皮、当=当归、旗=黄芪) 2、归脾汤: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四君归芪枣,远志龙眼香。 肾气虚 1、 固阴煎 血热证 阴虚血热证 1、 两地汤 阳盛血热证 1、 清经散 肝郁化热证 1、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竹草加姜薄,牡丹皮、栀子。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甚至三五个月一行者,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 导致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肾虚、血虚、血寒、气滞 肾虚证:当归地黄饮 血虚证:大补元煎。 血寒证 1、 虚寒证: 温经汤(金贵要略)或艾附暖宫丸 2、 实寒证: 妇人大全良方中的温经汤, 气滞证:乌药汤。 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七天以上,连续三个周期以上者成为月经先后无定期。 病因病机:1、肝郁 2、肾虚 证型 1、 肝郁型 逍遥散(组成) 2、 肾虚型 固阴煎 月经过多 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 病因:淤血,气虚、血热 1、 气虚证: 方剂:举元煎 安冲汤 2、 血热证 方剂:保阴煎加地榆茜草 3、 血虚证 方剂:失笑散,益母草、三七、茜草 月经过少 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径时间不足两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 病因:肾虚、血虚、血瘀、痰湿 1、 肾虚 方药:归肾丸 2、 血虚证 方剂:滋血汤, 3、 血瘀证 方药:桃红四物汤 4、 痰湿证、 方药:苍附导痰汤 崩漏 崩漏是指妇女在非行经期,引导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 崩漏急症的处理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治泵的三法:塞流、澄源、复旧 痛经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 病因: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寒凝血瘀, 辩证:1、问疼痛的时间,经前经期疼痛属实或虚中夹实,经后痛者虚症 2、疼痛的部位:痛在小腹正中者多位血虚血瘀,痛在小腹两侧者多位气滞,痛在腰骶部者多属肾虚。 证型: 1、 气滞血郁证: 方剂:1、膈下逐淤汤,伴恶心呕吐,吴茱萸、半夏、陈皮,二阴下坠:升麻、柴胡,清热:栀子,黄柏,夏枯草。 2、痛经方。 2、 寒凝血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 温经散寒汤 3、 湿热瘀阻证: 方药:清热调血汤加银甲丸加车前子、败酱草、薏苡仁。 4、 气血虚弱 方药:圣愈汤 黄芪建中汤 养血和血汤 5、 肾气亏损型 方药:益肾调经汤,调肝汤。 绝经前后诸证 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者绝经出现明显不适症候,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有蚁行样感觉,情志不宁称为绝经前后诸证。 病因: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 1、 肾阴虚 方药:左归丸和二至丸加首乌龟甲。 2、 肾阳虚 方药:右归丸加减 3、 肾阴阳两虚 方药:二仙汤:黄柏母归巴二仙汤。 带下病 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和局部症状者 带下过多 病因:脾虚、肾阳虚、阴虚夹湿、湿热下注、湿热蕴结。 脾虚证 方药:完带汤 肾阳虚 方药:内补丸 阴虚夹湿 方药:知柏地黄汤 湿热下注 方药:龙胆泻肝汤 热毒蕴结 方药:五味消毒饮 产后缺乳 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 病因:气血虚弱、肝郁气滞、痰浊阻滞 气血虚弱 方药:通乳丹 肝郁气滞 方药:下乳涌泉散 痰浊遇阻 方药:苍附导痰汤加漏芦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