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武士道
精神
代表人物
日本人物論
武士道精神代表人物(一)
—山鹿素行與赤穗四十七義士
一、前言
1.武士道的起源:從相對(戰國以前)→絕對(德川社會)
2.武士刀的故事:兩個刀匠(是重要階級)
正宗:所製之刀,豎立於水中,漂葉避開,從其左右流走,謂刀有一股精神靈氣。
「名刀正宗」、「正之劍」
村正:所製之刀,豎立於水中,漂葉分為兩半,殺氣騰騰。Þ「妖刀村正」、「負之劍」
3.封建體制下的「忠」之思维:層層疊疊的「忠」→金字塔型的「忠」
4. 《葉隱》名句:「武士道即為知死之道」。
5.太宰春台曰:「赤穗士不知義,其殺吉良子,乃山鹿之兵法也已」
二、山鹿兵學與徂徠學概述
2.1山鹿素行(1622-1685)的兵學思想(強調武士道學者)
(1)山鹿素行思想之概略
a.30歲以前,兼學儒、釋、神、兵、老莊等五種學問。
b.41歲正式疑宋學而倡復古學,刊《聖教要錄》疑朱子學的思想,遭流放赤穗近十年。
c.晚年神道尊皇思想以及強烈的日本主義精神(《中朝事實》,稱日本為「中華」,稱中國為「外朝」)
蓋居我土而忘我土,食其國而忘其邦,生其天下而忘其天下者,猶生於父母,而忘父母,豈是人之道乎。唯非未知之而已,附會牽合,以我國為他國者,亂臣也賊子也。《中朝事實》
(2)山鹿素行學說之影響:赤穗義士、吉田松陰、近代乃木希典大將
1.赤穗事件:素行流放赤穗十年:赤穗武士從之學兵學,大石良雄之父即從其學,素行去世後,不到20年便發生震撼日本史上有名的「赤穗義士事件」﹙1703年﹚
2.吉田松陰:為山鹿兵學繼承人,在幕末提倡尊王攘夷思想,30歳為幕府斬首。
3.乃木希典:明治天皇去世,殉死。
2.2荻生徂徠(1666-1728)學思想概述(反對武士道學者)
主要思想:先王之道的禮樂刑政思想
1. 學,學先王之道,先王之道,堯舜至文武,歷數千載,眾聖所積知巧為之。
2. 蓋先王之道,敬天為本,禮樂刑政,皆奉天命以行之,故知命安分,為君子之事矣。
3. 道者,統名也。舉禮樂刑政,凡先王所建者,合而命之也,非離禮樂刑政別
有所謂道者也。
因此,著眼於對國家意識的制度規範,遵守國家的制度規範,即是符合先王之道。
三、赤穗事件(1703)的來龍去脈及其影響
3.1事件發生原因:「白書院血污事件」(1701/3/13)
幕府為迎接天皇使者,赤穗侯淺野長矩與上野介吉良義英奉將軍命為分館領事(接待天皇使者),但淺野不知迎接之禮節,問吉良而遭其所辱,致發生「白書院血污事件」
(1)(講義)赤穗侯淺野長矩vs. 上野介侯吉良義英
(以刀擊冠,中頭血流;再擊之中脊)
(2)事件後幕府命令:
a.對赤穗侯之處置:
命以今日禮接天使,在人臣,最當惕厲戒懼,以禁紛爭。而長矩率意鬥狠,喋血台墀,以私怨滅公法,其賜死。室鳩巢《赤穗義人錄》
幕府令淺野切腹(3/14):切腹者與相者、介錯(相者從後刎之,以頸示監者,謂之介錯)
→收赤穗侯在全國之官邸,驅逐將卒200多人→弟坐罪幽囚→國除派兩諸侯收赤穗城
b.對吉良侯之處置:無罪、令治傷,俟痊癒,復視事如故。
(3)赤穗邸國老大石良雄及眾武士之反應:
良雄召武士(計308人)會議曰:「主辱臣死,此誠吾輩死節之秋也。然處死實難,諸君欲以何死哉?」
反應方案:
a.守城以死
b.向幕府陳情,先爲先君立後,不成再守城以死
c.反對徒死,雖死無益
遂決定第二方案:爲試探武士之忠誠,二日後復會城上,復會者55人,其餘不至。於是再變更議案:
d.向幕府陳情立後承嗣,再自殺於城上。當日眾武士歃血為盟,盟後良雄與眾武士曰:「先君怒義英無禮,戮之於鈞庭不克,而獨罹於禍,是義英吾君之仇也。今義英在矣,吾與諸君義不與共戴天。竊為諸君計,莫若相與戮力共謀,以討義英而殺之。均之死也,徒死於此,孰與報仇以死。不幸事不就,猶足以伸大義於天下。」遂決議:
e.報先君之仇後再死
但已有赴先君之難死節者共41人。亦多有叛離者,而從江戶各地的赤穗武士回鄉赴難加入盟約者亦多。
f.朝廷態度:4/18收城
回應善意,願考量之。
(4)義士忍辱偷生,蟄伏蒐集情報(經過一年九個月)
良雄居京都佯狂昏亂,令吉田兼亮、前原宗房、神崎則休等詐為商在江戶,期間亦有叛離武士。同仇武士皆變姓名,混跡市井間。
(5)攻吉良宅,行動爆發(1702/12/14):
與事者計47人, 得吉良首,義士無一人陣亡,傷者數人,吉良家與義士格鬥者被殺者16人,傷者21人。
(6)事後赴泉岳寺先君墓所,以吉良首慰先君之靈:
洗吉良首,置先君墓前祭,得首者(間光興)先拜,以先君所賜匕首撃盤上首
並往當地官府自首,告願在先君之墓,候官裁歸死。
(7)朝廷處置:令分四侯邸,以義士幽之,不鎖、乘輿
翌年2月4日,令46人切腹,待以殺士之禮,其中一人寺坂信行,因奉良雄命,出使往告先君之弟,歸後義士已服刑,幕府不咎。
「故內匠頭長矩,當錫宴天使日,刃吉良義英於朝,其罪在法不赦。義英以無罪,奉職如故,生殺皆出上旨,而長矩家臣號稱主仇,聚徒結黨,擅殺朝臣,大逆無道,賜自盡。」(儒臣荻生徂徠意見)
義士遺言:死後皆葬泉岳寺主君墓側。
評論:幕府的裁決違反當時武士「喧嘩兩成敗」之條文
(8)義士參加成員與年齡一覽
a.父子黨:
1.大石良雄(45)、大石良金(主稅,年15)
2.岡野包秀(24):父與盟,但舉事前去世。
3.奧田重盛(57)、奧田行高(26)
4.矢頭教兼(18):「引刀自殺加盟」軼事,父舉事前病死。
5.村松秀直(62)、村松高直(27)
6.間瀨正明(63)、間瀨正辰(23)
7.父子三人黨:間光延(69)、間光興(26)、間光風(24)
8.養父子黨:堀部金丸(76)、堀部武庸(34)
9.養父子黨:小野寺秀和(63)、小野寺秀富(28)
b.兄弟黨:
1.兄弟父子黨:吉田兼亮(63)貝賀友信(54,為人養子,兼亮弟)吉田兼貞(29)
2.兄弟黨:原元辰(56)、岡島常樹(38,為人養子)
*先人為韓國裔者:武林隆重(32)死時相者一擊不殊,復隆重僵前,顏色自若。乃起坐,故相者曰:「君徐之」
(9)赤穗事件節母義僕軼事
a.近松行重(24)之母自刃以全子義行vs.西漢王陵
b.義僕元助忠誠感義士
c. 不破正種(34):得罪先君,伺機為主君復仇,忠誠感人
d.義士中最年輕武士:大石主稅(15)
父勸從義死,不願則從母歸,主稅曰:「願與大人共死,使天下後世,有以稱父子殉國之義。」良雄聞其言,哀其幼而志壯。泣下曰:「汝能如此,誠吾子。」
3.2事件影響:武士道精神的典範者
1.戲劇的渲染效果:日本歌舞伎、狂言、木偶劇(名稱為「淨琉璃」,用三弦伴奏)以此事件為主題,名為「忠臣藏」,成為德川時代迄今家喻戶曉的忠臣典範。
2.是「義士」?或是「浪士」?
四、對赤穗事件評價的兩派對立
4.1反對者:徂徠學者
(1)荻生徂徠:只能算是「田橫五百人之倫」
「長矩欲殺義英,非義英之殺長矩,不可謂君仇也。赤穗因欲殺義英而國亡,非義英之滅赤穗,可謂君仇乎?長矩一朝之忿,忘其祖先,而從事匹夫之勇,欲殺義英而不能,可謂不義也。」
「士也生不能救其君於不義,寧死以成其君不義之志」
(2)太宰春台反對理由:
a.君死唯有以死為義,為何等待明年才復仇:
「我東方之士,自有一道,見其君長之死,立即心亂發狂,不旋踵赴其難,但以死為義,不復問其當否」
b.赤穗侯之死非吉良義英殺之
「不怨其所怨,而怨吉良子,進退以畏縣官為辭,不啻不知人臣之義,亦失此方之士所以為道。」
c.批評大石良雄之失策:
其一:志在濟事成功以要名利
其二:事成又未及時自殺
d.主張解決辦法:
不如死赤穗城,背城與使者戰,而登城縱火,人各自殺。
(3)伊奈忠賢:
a.既知其主之非義,豈可以吉良氏為讎
b.雖其忠不失我東方之士風,唯過於忠者也。
(不贊同太宰春台以良雄為干祿者)
(4)佐藤直方(朱子學者)
a.為己而非為君之仇:上野助拔短刀,駭倒,顏色變,天下之士笑之。
b.背上之命,帶兵具復仇,違國法
c.以權謀復仇而得忠義之,非義士。
d.宜嚴誅之,梟首于市,與眾棄之。
4.2贊成者
(1)林鳳岡(朱子學者)
「繼亡君之志」(忠)和「仇天下之法」(法)在赤穗義士中得到最佳解決
進而使民奮發興起(參原文)
(2)松宮觀山(兵學者):駁太宰春台
a.疏漏:「事件之本在於吉良,而朝議不論其罪」、「之所以不急發作,乃期使庶弟承繼赤穗存家奉祀」
b.刻薄:事畢不自裁,而委諸官裁,蓋明出乎義之不可已,而非恣為暴逆之心也歟。
(3)五井蘭州:駁太宰春台
a.駁卒然輕舉說:只是小丈夫齷齪者之為也。
b.駁不幸吉良若先死說:則唯有慟哭自殺以自明
c.駁應嚴懲說(針對佐藤直方之說):以幕府從寬處理駁之。
d.駁拒官命殺使者:是悖亂之極,更為不義。
e.駁良雄為名利說:義士皆有必死之心,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小人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
(4)與中國管仲相較
《論語》: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至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佐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知也。」
五、結論
1. 日本武士死亡哲學(「死」與「忠」的思想相關)
vs.
中國之生死論(殺身成仁,「死」與「仁」的思想相關)
植木正久﹙1858-1925﹚說:「我國武士常注意死之問題而藉以鍊魂」又曰:「武士道的終極意義,即是常不忘死之事。」
鈴木大拙﹙1870-1966﹚論及禪與武士道的關係時也說:「日本人沒有什麼特別的生命哲學,但卻有死亡哲學。」
2.中國自孔子以降「不知生,焉知死」的思維
曾子就說:「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孔子也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取義者也。」﹙〈告子.上〉﹚
3. 道德德目的「仁」與「忠」之不同哲學思考
◇本講參考書目(以下均收入:《近世武家思想》,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4刷)
1.太宰春台,〈太宰春台四十六士論〉
2.荻生徂徠,〈論四十七士事〉
3.松宮觀山,〈讀四十六士論〉
4.伊奈忠賢,〈四十六士論〉
5.五井純禎(蘭州),〈駁太宰純赤穗四十六士論〉
6.平山兵原,〈赤穗義士報讎論〉
7.林鳳岡,〈復讎論〉
8.伊勢貞丈,〈淺野家忠臣〉
9.室鳩巢,〈赤穗義人錄〉
10佐藤直方,〈四十六士非義士論〉(日文)
11.三宅正彥,〈近世武家道德における公私の問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