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植物
细胞
质膜
测定
原理
以及
步骤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
一、原理
植物细胞质膜:是指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外方与细胞壁紧密相接的一层薄膜。这层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着透过性。但是,在各种不良的外环境下,比如极端温度、干旱、重金属离子、大气污染物质等都会作用于这层膜,使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一般表现在膜的透性变大,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引起外液的电导率增大。所以可以通过测定电导率的大小,推断外条件作用下膜透性变化的大小,间接反映植物细胞膜的受伤程度。如果植物的抗性强,那么其在外条件作用下细胞膜的受伤害程度就小,膜的透性变化就越小,泡内电介质外渗就越少,外液的电导率就越小,反之越大。
生物膜:除了细胞质膜,还包括核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等细胞器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细胞质膜的作用:细胞质膜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界线,还起着屏障作用,维持稳定的内环境,有选着地使物质进入或排除细胞质。胞饮作用,即通过质膜向细胞内凹陷,而吞噬液体的过程。吞噬作用,即通过质膜向细胞内凹陷,而吞噬固体小颗粒的过程。
扩散作用: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自发移动的现象。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通过选择透过性膜的扩散作用。
菲克第一定律
扩散速度与距离为∆x的两点之间不同物质的浓度差∆cs成正比。公式如下:
Js=-Ds∆cs∆x
Js:扩散速度,也叫转运速度、流量密度。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的量。
单位为mol/m2∙s
Ds:扩散系数,用来衡量物质通过某种特定介质的难易程度。跟扩散物本身的大小、扩散介质和扩散体系的温度有关。
注意:负号表示运动方向顺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
电导
指电阻的倒数,可以用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公式如下:
G=1R=1UI=IU
单位为Ω-1
电阻率
是指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米(m2)的导线在常温下(20℃时)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公式为:
R=ρls
其中,R:电阻;ρ:电阻率;l:导线的长度;s:导线的横截面积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s)。
电导率
指电阻率的倒数。即当导线的面积为1m2、长度为1m时具有的电导。公式为:
κ=1ρ=1Rsl=lRs=Gls
κ:电导率;G:电导
摩尔电导率
在相距为1 m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 mol电解质的溶液,这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摩尔电导率。公式为:
Λ=κn=vκc
Λ:摩尔电导率;κ:电导率;n:电解质的物质的量;c: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mol∙m3)
V:电解质溶液的体积(m3)
影响电阻率的因素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1、 离子的多少(mol)
2、 离子的运动速度(V)
注:温度:通过影响离子的运动速率V来影响电导率:温度越大,离子速度V越大,电导率越大。
溶液的粘性:粘性大,速度V越小,电导率越小。
水化离子半径:半径越大,运动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小,电导率越小。
离子价数:离子价数越大,运动速度V越大,电导率越大。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1、 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加,首先是增加,达到一极大值,然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反而下降。这是因为开始浓度增加时电解质的离子数数目增多引起电导率增加,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离子运动的速度降低,其电导率反而下降。
2、 弱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浓度变化不明显,因为浓度增加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减少,溶液中起导电作用的粒子数目变化不大。
3、 中性盐
中性盐由于受饱和溶解度的限制,浓度不能太高。
二、仪器
电导仪、电子电平、真空泵、干燥器、恒温培养箱、电子炉、剪刀、烧杯、小镊子等
三、步骤
1、清洗所有要用到的玻璃用具,先用洗衣液或是洗衣粉清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干燥后再用。
2、如果做的是对比实验,则采样时,应该采叶龄一样的、大小一样的、颜色一样的、健康不感虫的叶片。
3、采集的样本叶片要及时清除掉表面的脏污物,具体操作是: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清洗时要小心,最好不要刮烂叶片;接着用蒸馏水冲洗3次;最后常温晾干。
4、去除叶片的大叶脉,这是因为叶脉是死细胞,细胞中已经没有电解质;假如用含有叶脉的叶片来做试验,如果做实验用的处理间的叶片含有的叶脉量一样,那么试验的结果还是可靠的、也可比的,但万一处理间的叶片含有的叶脉量不一样,那么试验的结果就是不可靠的、不可比的;所以为了可靠性和可比性,最好是不用带有叶脉的叶片做实验。
5、把叶片剪碎成1m2的碎片,混匀碎片。
6、每种处理称取1-4g放入烧杯中,烧杯要大于50ml但也不要太大,不然不易电导率的测定,烧杯标签要和处理对应上,不要弄混。
7、向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
8、把烧杯放入真空泵中抽气15-30 min,然后缓慢放入空气。
9、取出烧杯,直接测定电导率。
注意:
1、 空白对照必须做,具体操作:在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但不加入样品,接着进行第8、9步操作。
2、如果要计算相对于植物细胞全部电解质外渗时的电导率的相对值,则要对相应的处理做煮沸处理,具体操作是:称取同样重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称量此时的烧杯重量,然后把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沸腾10-15min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后,称量烧杯的重量并用蒸馏水补加到原来的重量,接着进行第8、9步的操作。
3、处理对照,即如果要计算样品的不同处理(比如感病植株叶片、转基因植株叶片)相对于样品的正常处理(比如健康植株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则这里的处理对照就是正常植株叶片,具体操作:按照上面的1至9步骤进行。
四、数据处理
这里包括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一些简单计算处理。
数据记录表
处理
观测电导率
实际电导率
相对外渗率(%)
空白对照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
……
……
……
……
煮沸对照
处理对照(健康、正常植株)
计算公式
实际电导率
实际电导率=处理的观测电导率-空白对照的观测电导率
相对于植物细胞全部电解质外渗时的电导率的相对外渗率
相对外渗率=处理电导率-空白对照电导率煮沸电导率-空白对照电导率
样品的不同处理(比如感病植株叶片、转基因植株叶片)相对于样品的正常处理(比如健康植株叶片)的相对外渗率
相对外渗率=处理电导率-空白对照电导率处理对照电导率-空白对照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