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科学
发展观
生活方式
研究
论文范文
科学开展观生活方式研究论文
一、为什么要再提生活方式研究
我国的生活方式研究发端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此之前的很长时期中生活方式研究并没有进入学术视野,就是在日常话语中使用频率也不高,甚至被意识形态贬义化。改革开放路线确定后生活方式问题立刻被提出来。当时的生活方式研究提出者赋予这一概念以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如提出生活方式概念“能较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强调生活方式问题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些问题〞,等等。生活方式研究的提出曾引起强烈反响,以至在上个世纪差不多整个80年代生活方式都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站在今天回首20多年前,我们确实感到生活方式问题的提出反映了那时人们在经受十年动乱之后强烈渴望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在焕发人们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情和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文化启蒙方面,生活方式研究的提出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启始阶段更加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翻番〞,生活方式的问题除了仍然被赋予某种意识形态功能外,主要被纳入了实现经济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范围。90年代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还没能相应配套地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在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发挥着支配性的影响,表现在生活方式领域那么出现了同生活方式研究提出时期不一样的新问题和走势。如今改革开放走过了25个年头,这期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活发生了趋势复杂的巨大变化。只有在今天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之后,我们才能更深切感受到研究生活方式的重大价值和解决好生活方式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
首先,我国的现代化实践表现出明显的跨越性质。在经济上我国既要实现工业化又要推进信息化,在社会领域我们遇到的问题比传统工业化要复杂得多。我国目前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虽然仍较低,但在短短20多年中却以浓缩、强化、变异的形式再现了兴旺国家在200多年从现代化的启动、成长直至“后现代〞开展大周期所经历的许多社会问题、社会断裂、社会困惑,其中包括生活方式问题。在我国(特别是在城市),人们在分享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进步红利的同时,也开始有了“富裕不等于幸福〞的体验,出现了类似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失衡〞社会问题,这就同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在同物质生活水平相关层面上谈论生活方式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生活方式失衡、追寻幸福的问题提到了日程。
其次,202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千美元,到达120230美元,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进入了注重质量、追求全面开展和进步的阶段。我国提出的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目标就体现了这一点。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适时重大调整。我们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实现新的开展目标、开展任务,还是贯彻新开展观,生活方式都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提出来并发挥不可替代的理论功能。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全球化及全球社会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变革的大趋势。一些学者指出,在当今时代首先在兴旺国家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变化是重视生活质量和幸福最大化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并且把解决个人和集体“如何生活〞的问题提升为主要的政治问题,即“生活政治〞的高度,而全球化的实质那么被表述为“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论述说明,在兴旺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变革中生活方式的地位在提升,生活方式概念的涵义在扩展。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全球化的建构方向,这就为我们揭示生活方式的内涵和当代意义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根据。
如果说无论从中国或全球的视角看生活方式问题都将在现实和未来的开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话,那么目前的生活方式研究和理论地位却不能适应这种开展要求。在西方经典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中,生活方式大体上是作为社会分层、亚文化构成和民族性等等的描述性概念而出现的,“是用于解释别的概念的,而不是一个被解释的概念〞,因而处于边缘地位;而在我国长期居支配地位的“马克思学〞(指后人对马克思的研究)中,生活方式理论不是被误读就是被遗忘。在学术领域,生活方式大体上是作为一个层次较低,主要限定在衣、食、住、行、乐等日常生活狭小领域的概念加以使用的,没有获得应有的理论地位。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生活方式研究课题时不具备今天这样实践对生活方式研究迫切需要及需要重新审视生活方式理论定位的条件,因此有再提生活方式研究的必要。
本文着眼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需要,在开掘马克思关于生活方式理论资源的根底上,重新诠释生活方式的涵义及理论定位,揭示生活方式研究的当代意义,并对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提出看法。
二、“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原点
从现时代开展的理论需要出发,在所有的近现代学术资源中,对构建生活方式理论体系最有价值的仍然是马克思关于生活方式的一些理论思想。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却为在阐释马克思社会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时所忽略,今天我们需要为挖掘这些理论资源,并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以答复当今时代的问题。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着不少关于生活方式的理论思想。比方,把生活方式作为分析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描述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特征,以及揭示阶级阶层、城乡差异和个人生活特点的概念工具等等,对于这些我们在此不做讨论。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马克思是如何在社会结构形态层面阐释生活方式的地位及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的。
人类的生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作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大类划分。马克思十分强调生产力、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变革的革命性作用。针对一项具体的技术创造,他曾写道:“近年来,任何一种机械创造都不象‘珍妮’纺纱机和精梳纺纱机的创造,在生产方式上,并且归根到底,在工人的生活方式上,引起那样大的改变〞,“‘机械创造’。它引起‘生产方式上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而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起‘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在具体分析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作用时他指出:“当18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引到大工业中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他还指出,正是资本的力量,在“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在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中起到了“伟大的文明作用〞。强调物质生产对生活方式变革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思想。
但是,当人们在引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论论点时,常常忽略了马克思理论观点的另一重要方面,即马克思在强调社会生产和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时所讲的是,生产方式是“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是“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是“生活的生产〞。这就是说,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很重要,但它又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组成局部,生产活动是为“生活〞而存在的,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而同生活活动相比又具有“工具〞、“手段〞的性质。
其实,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论时,是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概念同时提出来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了这样的表述:“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马克思的这段话实际上表述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生产方式是生产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具有手段的性质,而生活那么体现社会生产的目的;二是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定的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组成局部。以往人们对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不好理解:生产方式历来被视为龙头老大,怎么也能归结为生活方式的组成局部呢但只要回忆一下人类的形成与开展史就不难理解了。
人是自然的一局部。人和其他高级动物有共同的生物学根底,这就是都有遗传记忆编码系统,靠遗传记忆编码系统,动物世界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的存在离不开这种生物性。人类形成伊始同动物并没有更大区别,但人类在自然演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比自然遗传编码系统更为复杂的生命再生系统,这就是文化系统,建立起了“有文化〞的社会生存方式即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为了生活首先要劳动和从事生产活动,并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传授、积累和开展知识与技能,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活动得以运行,就要建立组织,形成标准,并要从事精神生活活动等等,从而使人类自身和生活逐渐具有了高度的复杂性和生成性。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一部人类的开展史和社会史就是一部体现人的生成的生活史、生活方式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生活方式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和把握社会的根本方式,“生活世界〞是更为本原的东西。因此,只要回忆人类的形成和开展史,我们对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定的生活方式〞的论断也就可以理解了。
马克思上面的论述从人类社会开展的广阔背景上给以生活方式以很高的理论定位,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人的生成方式和人自身的需要满足与实现方式,因而我们才说生活方式是把握社会和人自身的根本方式。当然,在不同的历史开展阶段其实现程度是不同的。
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在阐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社会理论时,在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恰恰丢掉了“生活的生产〞、“为了生活的生产〞、“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这样一些根本命题,其结果是历史唯物主义成了“见物不见人〞、“遗忘生活〞的开展观,并在实践上造成了一系列偏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要“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原点。我们还认为,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不但要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这样的重要范畴,还要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重要范畴,即把生活方式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也需指出的是,马克思自己对所提出的关于生活方式的理论思想阐述得也不够,对此恩格斯在晚年曾提到这一点,认为马克思和他自己的著作“都有同样的过错〞,即最初他们的理论工作“是把重点放在从作为根底的经济事实〞方面,而无视了和没有来得及对其他方面加以论述,但马克思从来没有像“后来者〞那样把经济的作用强调到“唯一〞的不适当地步。
同生活方式理论思想相关的,还有一个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三阶段说〞值得我们研究。马克思从人的生存状态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相继演进的“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根底的人的独立性〞和未来以“个人全面开展〞和“自由个性〞为根底的三大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变迁的理论是以人的主体生存状态及自由度作为划分标准的。但是人的主体生存状态同人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因为生活方式就是人自身的实现形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
我在1988年曾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关系的视角概括了人类社会形态三阶段的宏观变迁的脉络。即:自然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不兴旺,生产和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区分开来,并以生产方式“吞没〞生活方式体现出来;在工业时代,生产和生活别离,生活方式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这是人类在资本主义工业时代取得的巨大进步;而在以知识为根底的开展和未来的共产主义时代,生产和生活将在否认之否认的根底归于一体化,即如果说第一阶段体现的是生产吞没生活、生产就是生活的话,那么到了新的第三个阶段将体现为生活方式涵盖生产方式,生活就是生产,生产也成生活的内容。这种情况即使在今天也不完全是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已遥见曙光。在兴旺国家,人们的休闲时间正在超过工作时间,工作和休闲的界线正在模糊化,生活时间通过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生产而成为“生产〞时间,重视生活质量、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导社会价值观。面向未来全球的开展,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人们“一定的生活方式〞的论断,将日益放射出真理的光茫。
三、现代化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功能
从以上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