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
下载文档

ID:110758

大小:50.65KB

页数:1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常见 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1 - 二、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5 -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裂缝防治措施 - 7 - 四、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12 - 五、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15 - 一、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1.现 象: 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出现瞎缝。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2.原因分析 (1)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如使用水泥砂浆,因水泥砂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干砖表面的粉屑又起了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3.预防措施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用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3)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当施工气温超过30℃时,不得超过500㎜。 (4)煤矸石砌块严禁浇水,砌块含水率应控制在15%以内,并进行干砌。 (二)墙体留槎形式不符合规定,接槎不严 1.现 象: 砌筑时不按规定规范执行,随意留直槎,且多留阴槎,槎口部位用砖渣填砌,留槎部位接槎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使墙体拉结性能严重削弱。 2.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对留槎形式与抗震性能的关系缺乏认识,习惯于留直槎,认为留斜槎费事,技术要求高,不如留直槎方便,而且多数留阴槎。 (2)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槎过多。由于重视不够,留直槎时,漏放拉结筋。 (3)后砌120mm墙留置的阳槎不正不直,接槎时由于咬槎深度较大,使接槎砖上部灰缝不易塞严。 3.预防措施 (1)在安排施工组织计划时,对施工留槎应作统一考虑。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以增强墙体的整体性。纵横墙交接处,有条件时尽量安排同步砌筑。 (2)当留斜槎确有困难时,应留引出墙面120mm的直槎,并按规定设拉结筋,使咬槎砖缝便于接砌,以保证接槎质量,增强墙体的整体性。 (三)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1.现象与原因: 由于填充墙体不均匀下沉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常使填充墙表面、墙体与框架梁交接处产生一些不同性质的裂缝。对于墙体因墙体下沉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必须高度重视,一旦裂缝出现,有可能导致墙体的倒塌破坏,后果相当严重。 2.预控措施 (1)底层窗台在窗台标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厚度不小于80mm,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Ø8mm,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500mm的配筋砌体,或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2Omm与墙体同宽的钢筋砼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3)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4)钢筋砼阳台栏板、扶手钢筋必须与结构墙体有可靠拉结措施,拉结筋必须予埋;金属栏杆、扶手,必须与结构墙体有可靠的锚固措施。 (5)门垛或窗间墙小于360mm时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6)内外墙体与砼柱、梁交接处,用1mm厚钢板网搭接宽度≥200mm(网眼尺寸不小于10mm×10mm);抹灰或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7)采用专用砂浆。 (8)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和混合粉。 (9)砌体应灰缝饱满密实、组砌方法正确、接槎规范、拉接筋敷设符合要求(砌体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10)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严禁在砌筑现场加水二次拌制。 (11)填充墙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待前次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一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8 m。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30~80mm的空隙,至少间隔10天后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塞实。 (12)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3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20d。 (13)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14)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20mm×20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取出木条浇水湿润,干燥后再用1:3膨胀水泥砂浆嵌实。 (15)当门窗洞口上至梁底距离小于200mm时,门窗过梁应与结构梁整浇。 (16)上料口、过人洞封堵时,顶端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填实。 (17)严禁在承重砌体上开凿横槽;严禁在已砌筑完成的门垛、窗间墙上开凿线管槽和接线盒孔洞;如设计上有布置的,必须在砌筑时预埋或留置孔槽。在砌体上开槽时应采用机械切割;管道埋设完毕后,回填应采用适当材料,填封密实牢固,抹灰层应设置金属网。 (18)配电箱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打凿。消防箱、配电箱、开关箱等背面的抹灰层应采用防止开裂的措施。 (19)冬期施工的外墙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且宜将砂浆强度等级按常温施工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围护外墙不宜冬期施工,如因特殊情况,应有相应保温措施。 b.拌合砂浆应采用两步投料法,水温不得超过80℃(一般40℃为宜),砂浆出罐温度不得超过40℃,使用温度不应低于5℃。 ○3.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砌筑时不准随意往砂浆内加热水,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应积存,以免冻结降低砌体强度。 ○4.砖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遇水浸泡后受冻的砖不能使用;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制砂浆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 c.砌体工程施工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加大,一般可控制在约10—12mm;视气温和日照情况,砌体用砖块可少量浇水湿润,浇水不宜过多,且随浇随用,砖表面不得有游离水。在气温低于、等于0℃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砌筑时应注意砌体与砂浆的挤揉。 d.冬期施工中,应调整作息时间,砌筑在日出后两小时进行,日落前两小时休工,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做好覆盖保温工作。 e.冬期施工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加不少于1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测试检验砂浆强度。 f.外墙面施工操作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C。 二、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箍筋间距不一致 1.现 象 按图纸上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最后发现末一个间距与其他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上的数量不符。 2.原因分析 图纸上所注间距为近似值,按近似值绑扎,则间距或根数有出入。 3.预防措施 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供绑扎钢筋骨架时作为依据。有时也可以按图纸要求的间距,从梁的中心线向两端画线。 (二)绑扎搭接接头松脱 1.现 象: 在钢筋骨架搬运过程中或振捣混凝土时,发现绑扎搭接接头松脱。 2.原因分析 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 3.预防措施 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扎接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 (三)绑扎接点松扣 1.现 象 浇筑混凝土时发现绑扣松脱。 2.原因分析 用于绑扎的铁丝太硬或粗细不适当;绑扣形式不正确。 3.预防措施 一般采用20~22号铁丝作为绑线。绑扎直径12mm以下钢筋宜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16mm钢筋宜用20号铁丝;绑扎梁、柱直径较大的钢筋可用双根22号铁丝。 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扣形式,例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钢筋转角处要采用兜扣并加缠;对竖立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外,也要适当加缠。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裂缝防治措施 1.现象与原因: 裂缝是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常遇的一种质量通病。裂缝的类型甚多,按产生原因有:外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湿度变化、不均匀沉降、冻胀等)引起的裂缝;化学因素(包括钢筋锈蚀、化学反应膨胀等)引起的裂缝;施工操作(如脱模撞击、养护等)引起的裂缝。按裂缝的方向、形状有:水平裂缝、垂直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向裂缝等;按裂缝深浅有表面裂缝、深进裂缝和贯穿性裂缝。 2.预控措施 (1)预埋管线不应集中通过楼板,应分散布置。结构设计中对予埋管线较集中的板应采取板中、板上错开布置,不应重叠布置,且预埋管线在同一位置重叠不得超过两层。 (2)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泥的质量控制 a水泥进场时,必须附有水泥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对进场的水泥应检查核对其生产厂名、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重量(对袋装水泥应随机抽取20袋,水泥总重量不得少于1000kg)、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及是否受潮等,做好记录并按规定采取试样,进行有关项目的检验。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水泥。 b水泥的检验结果如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应及时向水泥供应单位查明情况,确定处理方案:如该批水泥已经使用,应查清该批水泥的使用情况(使用日期、应用该批水泥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浇筑的结构部位和所生产的制品等),并根据水泥质量情况确定处理方案。 c进场水泥的贮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袋装水泥应在库房内贮放,库房地面应有防潮措施;库内应保持干燥,防止雨露侵入;堆放时,应按品种、标号、出厂编号、到货先后或使用顺序排列成垛,堆垛高度不超过12袋为宜;堆垛应至少离开四周墙壁200mm,各垛之间应留置宽度不小于700mm的通道;当限于条件,露天堆放时,应在距地面不少于300mm的垫板上堆放,垫板下不得积水,水泥堆垛必须用苫布覆盖严密,防止雨露侵入。 ○2、砂、石的质量控制 a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当采用I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当砂颗粒级配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方允许使用。 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应选用中砂。 b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砂,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宜降低砂率。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含泥量不大于3%。 c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时碎石或卵石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0时,碎石或卵石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25%。 d粗骨料(石子),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距的3/4;对于实心板,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最小尺寸的1/3且不得超过40㎜。 e砂、石在运输与贮存时不得混入能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并应防止将水泥及掺合料等混入;当运输工具交替装运其它物质(如锻烧白云石、石灰、煤炭、化工原材料等)时,应注意清扫运输工具,勿使混入有害杂物;堆放的场地应平整、排水通畅,宜铺筑混凝土地面。 (4)预拌混凝土必须做好试配,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水泥用量应控制在270~45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应大于15%; 水灰比应控制在0.4~0.5; C30及以下混凝土石子用量不得少于1350kg/m3(现浇板控制用水量不大于180 kg/m3)。 (5)检测机构、混凝土供应商提出的混凝土性能指标和相关生产技术资料应当齐全。 (6)混凝土进入浇筑现场时应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不宜大于180mm。 (7)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