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
五十
味药证
张仲景五十味药证
张仲景五十味药证 纲要版
桂枝:气上冲而脉浮缓虚。
芍药:急痛,尤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为多。
甘草:1.单味主治咽痛 2.复方主治气液不足诸证 3.杂病的躁,急,痛,逆等4.配伍麻黄.石膏,龙骨有增强药效作用?
大枣:配甘草主治动悸,脏躁;配生姜主治呕吐,咳逆;配泻下药保护胃气。
麻黄:主治无汗而肿,兼治喘、身痛、身黄。
附子:主治脉沉微与痛症。
乌头:与附子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故主治与附子相似,不同者,乌头多用于痛证,主治腹中剧痛,或关节疼痛而手足逆冷,脉沉紧者。
干姜: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配半夏治呕吐,配附子治下利厥冷脉微,配细辛、五味治咳,配白术、茯苓治要冷痛,配蜀椒治腹满腹痛、配赤石脂止下利脓血,配人参、半夏治呕吐不止。
生姜:主治恶心呕吐。
细辛:主治恶寒不渴而或咳,或厥冷,或痛者。
吴茱萸:主治腹痛、头痛而干呕胸满、手足厥冷、脉细者。
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者。
半夏:呕而不渴,兼治咽痛、咳喘、声哑、心下悸。
黄芪:汗出而肿者
白术:口渴而小便不利,兼治眩晕、四肢沉重疼痛、心下逆满、浮肿、下利或便秘。
茯苓: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者。
猪苓:小便不利。
泽泻:眩冒而小便不利者。
滑石:小便不利而赤者。
防己:下肢浮肿。
葛根:项背强痛而下利
瓜蒌根:渴而不呕
黄连:心中烦而心下痞者,兼治腹痛、呕吐、下利、脉促,血证。
黄芩:烦热而出血者,兼治心下痞、下利、干呕、胸胁苦满。
黄柏:身黄,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热利。
栀子:烦热而胸中窒者,兼治身黄、心中结痛、不得眠、小便短赤。
大黄:痛而闭、烦而热、滑而实。
芒硝:便秘、舌面干燥而谵语者。
厚朴:腹满、胸满,兼治咳喘、便秘。
枳实:胸腹痞满而痛且大便不通者。
栝楼实:胸中至心下闷痛而大便不通者。
薤白:胸腹痛,兼治咳唾喘息、里急后重。
石膏:身热汗出而烦渴、脉滑数或浮大、洪大者。
知母:汗出而烦。身热口燥渴,脉浮大者
龙骨:惊悸而脉芤动者
牡蛎:烦惊、口渴而胸胁痞硬者。
人参:气液不足
麦门冬:羸瘦而气逆、咽喉不利者。
阿胶:血证,又以便血、子宫出血、尿血为主。
地黄:血证,尤以妇人的子宫出血为多。
当归:主治腹痛,兼治崩漏、疮毒脓血。
川芎:腹痛
牡丹皮:少腹痛而出血者。
杏仁:胸满而喘,兼治腹胀便秘
五味子:咳逆上气而时冒者。
桔梗:咽痛、咽干或咳。
葶苈子:咳喘而胸腹胀满、鼻塞清涕出、一身面目浮肿者。
桃仁:主治肌肤甲错、小便自利者
水蛭:少腹硬满、发狂善忘、小便自利者。
张仲景81味药
伤寒杂病论》虽然记载了数百个经方,但用到的药物却不超过一百种。
中药分类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按功效分类,本文收录仲景常用的八十一味药,主要依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性味,按照酸、苦、甘、辛、咸五味的排序进行分类,从而从每一类的性味中推导出共同的功效,希望这样的分类方式能从另外一个方面促进中药学研究方式的改革。
(个别药物仅有一见者,难以推导出具体的功效,故只写其大致功效,如椒目等。)
凡药则酸敛,苦泄,甘缓,辛散,咸软。要之,药多禁忌,贵在配伍。
酸:14sJ
五味子:敛肺止咳
酸枣仁:敛心安神
山茱萸:敛精止遗
乌梅:安蛔
苦:
1.苦寒泄热:
柴胡:泄胆热
黄芩:清心火,泄脾热
黄连:清心火,泄胃热
黄柏:清心火,退黄
栀子:泄心火
茵陈:退黄
芍药:泄热养营
竹叶:清心除烦
牡丹:清虚热
白头翁:除下重
2.破结除满
大黄:泻下通便,活血化瘀
枳实:破气散结
厚朴:降逆除满
杏仁:降逆平喘
桃仁:活血化瘀
射干:除上气
葶苈子:泄肺热,除肺痈
皂荚:化痰
芫花:逐水(《本经》作辛,为是)
大戟:逐水
甘遂:逐水
3.苦以燥湿
白术:燥湿健脾
苦参:燥湿杀虫
4.苦能排脓
赤小豆芽:破血化脓
败酱草:排脓
5.苦极反升
瓜蒂:催吐'
甘:
1.甘以补虚:
人参:补元气
饴糖:建中
甘草:补宗气,解毒,调和诸药
小麦:补心气
黄芪:补气行气
大枣:补脾
粳米:补胃
地黄:补心阴
麦冬:补肺阴
阿胶:补血益阴
当归:补血
麻子仁:养血润肠.
瓜蒌根:生津止渴
升麻:解毒
2.淡以渗利
泽泻:清热利水
滑石:清热利湿
茯苓:通调水道
猪苓:利水
薏苡仁:渗湿
椒目:利水
3.涩以固之:
赤石脂:固小肠
禹余粮:固大肠
灶中黄土:固胃
4.重以镇之:
代赭石:降胃气
龙骨:镇肝魂
辛:
1.辛以散邪:
麻黄:宣肺气,平喘咳,温表散寒
桂枝:温心阳,抑水气,解肌发汗
艾叶:行气散寒
防己:散水气,消身肿
乌头:散寒
蜀椒:散寒
2.辛以行气:
川芎:行血
香豆豉:宣气
半夏:宣肺气
生姜:宣胃气
桔梗:利咽
瓜蒌实:宽胸散结
薤白:通阳散结
葱白:通阳止泻
葛根:升津液,升清止泻
旋复花:行气消痞
3.辛以温阳:
附子:温肾阳
干姜:温脾阳
细辛:温肺阳
吴茱萸:温肝阳
咸:
1.咸以软之:
芒硝:软坚通便)
牡蛎:软坚消痞(胆)
鳖甲:软坚消癥(肝)
2.咸以走血:
水蛭:活血化瘀
蛰虫:活血化瘀
虻虫:活血化瘀
王晓军先生《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
一:桂枝类方
(1)桂枝体质: 形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舌体柔,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各种汗证接踵来。敏感寒冷及疼痛,易感伤风心悸动,易肌挛,易便秘,睡眠浅,或多梦,桂枝类方投多中。
(2)桂枝证: 发热感,身热感,甚或自汗易出汗,恶风关节痛,敏感冷和寒,腹部上冲搏动悸,易惊烘热失眠。
(3)桂枝汤方证: 发热自汗恶风,肌挛拘急悸上冲,脉浮虚缓大无力,苔薄白,舌质暗淡红。
(4)桂枝加附子汤方证:皮肤湿冷汗,脉弱浮大见,关节疼痛四肢挛。体痛手足冷,寒疝腹中痛,脉象沉迟舌质淡。
(5)小建中汤方证:虚弱型,慢腹痛,烦热起,心悸动,腹肌紧张腹扁平,苔少,舌质嫩。
(6)桂枝加大黄汤方证:桂枝证,兼便秘,持续腹痛拒按,看其舌苔厚干。
(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胸腹动悸易惊,自汗盗汗失眠梦,脉浮大而无力,苔少舌质嫩红。
(8)当归四逆汤方证:手足厥寒麻木冷,青紫疼痛脉细形,头腹腰腿脚痛,舌淡苔白可用。
(9)温经汤方证:月经不调血暗块,手足心热又恶风,自汗午后发热感,或有恶心头痛,腹壁无力急胀痛,唇燥舌质暗淡型。
(10)炙甘草汤方证:三五不调脉无力,倦怠消瘦面憔悴,舌苔薄,或无苔,头昏失眠多梦随,虚烦便秘动悸。
(11)苓桂术甘汤方证:心下动悸或眩晕,气上冲胸振水音,腹部软弱胸胁满,小便不利或浮肿。
(12)内有瘀血特征:痛处固定不移,出血易凝紫黑,舌紫面晦暗属瘀。
(13)桂枝茯苓丸方证:下腹包块按压痛,头痛昏晕烦悸痛,舌暗或有紫点,面红或紫红。
(14)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胸背闷痛心下痞,便秘便干燥难解,舌面干腻舌苔厚,舌质暗而有瘀点。
(15)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剧烈关节肿痛,有汗发热恶风,面色暗黄或浮肿,脚浮肿。
二、麻黄类方
(1)麻黄证: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塞,浮肿,溲约。
(2)麻黄体质: 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肌肉酸重身无力,不可一味认作虚,心下重压感腹胀,或有浮肿之倾向.
(3)麻黄汤方证: 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宜选用,皮肤燥,不出汗,脉浮紧,舌暗淡.
(4)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无汗恶寒较明显,神萎倦怠感,热不热,不一定,面晦乏泽手足冷,脉沉迟细弱,舌淡苔白润.
(5)小青龙汤方证: 咳喘鼻塞打喷嚏,痰涕量多如水稀,背部冷感身恶寒,平素无汗咳喘汗,.热或不热苔白滑,呕渴利噎少腹满.
(6)麻杏石甘汤方证: 发热汗出时多少,口渴体温降或高,,咳喘气急而胸闷,苔薄腻干脉数滑.
(7)越婢加术汤方证: 发热恶风汗出渴,肌肉酸重浮肿多,关节肿痛溲不利,越婢加术方证合.
(8)阳和汤方证: 局部无热色苍紫,漫肿无头如絮石,麻木酸楚不觉痛,畏寒喜暖神萎靡.小便清长口不渴,皮肤苍白枯憔悴,腰脊空痛气短喘,阳痿贫血冷枯瘦,舌淡嫩,脉沉迟细.
三、柴胡类方
(1)柴胡证: 柴胡证,是关健,胸胁苦满往热寒.
(2)柴胡体质: 体形偏瘦面暗黄,青黄青白乏泽光,皮肤干燥肉坚紧,舌老暗紫苔正常,舌不淡胖脉弦细,情绪好时饮食香.胸胁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颈肩酸,:月经不调少腹痛,经前乳胀痛经联,经血有块经色暗,四肢常冷烦拘挛.
(3)小柴胡汤方证::上腹痞痛胸胁满,发热持续往热寒,纳差口苦心烦呕,苔黄白腻脉多弦.
(4)柴胡桂枝汤方证: 柴胡体质见自汗,鼻塞腹痛关节酸,肌肉挛.桂枝体质胸胁满,纳差喜呕伴心烦,苔薄白或薄黄腻,舌质暗红或暗淡.
(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往寒热,胸胁满,或恶风,自盗汗,食欲差,口渴现,溲不利,便溏软,心烦胸腹动悸,多梦耳鸣失眠,苔白厚,舌面干,或见咳嗽胸骨痛,柴胡桂姜服之安.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精神症状明显,幻觉易惊失眠,舌红苔黄厚腻,脐腹动悸感,能够治谵语,亦可愈癫痫..
(7)四逆散方证:柴胡证,敏感疼,易紧张,手常冷,腹胀腹疼痛,胸胁征阳性,舌质坚老暗,舌有紫点而脉弦.
(8)血府逐瘀汤方证: 痛位多固定,出血紫黑易凝,烦躁发狂神不安,舌质紫暗面晦暗.柴胡体质伴瘀血,此方投之诸疴痊.
(9)逍遥散方证: 逍遥散,胸胁满,胸胁痛,腹胀兼,经前乳房胀,痛经头痛连,经期不调往热寒,舌淡红,苔薄白,食欲差,浮肿见.此方投之有奇验。
(10)大柴胡汤方证: 大柴胡汤有四看,颈短体壮肩膀宽,上腹胀痛按尤甚,一般多见中老年,轻则不适有抵抗,重则压痛肌紧张,心下痞痛急硬满,呕吐恶心嗳气伴,舌质坚老苔黄厚,抑郁紧张不得眠,便秘尿黄或下利,舌燥脉滑黄疸现。
四、大黄类方
(1)大黄证: 腹满腹痛拒按,便秘腹胀抵抗感,身热有汗易兴奋,烦躁精神不安。舌质红而坚老,舌苔焦黄干燥。
(2)大黄体质: 肌肉坚紧体壮实,脸红油光面腻滞,唇厚暗红苔厚干,血脂痰唾液粘稠.血压偏高头昏晕,喜凉畏热胸中闷,食欲旺盛口苦干,腹有压痛抵抗感.
(3)大承气方证: 坚满拒按腹胀疼,烦躁谵语神失清,便秘粘液脓血便,潮热汗出舌焦干,(唇舌焦干潮热汗)脉实有力君须记.
(4)桃核承气汤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