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血液
组成
血浆
第二节 血液组成及血浆
一、血液的组成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液体,其比重在1.050~1.060之间。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溶解有多种化学物质。按容积计算,血浆占55%,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5%。
从正常人体内抽出血液,放入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后,经离心沉降,管内血液分为两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血细胞层中最上面一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下呈红色为红细胞。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积(或压积)(图5-2)。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比积约为40%~50%。如果把从血管内抽出的血液放入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就会凝固成血凝块。血凝块收缩,析出淡黄色澄明液体,称为血清。
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血浆含有大量水分和一定量溶质,这些成分乃是血浆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测定血浆的化学成分,可反映体内物质代谢状况。
(一)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3.8g%~4.8g%)、球蛋白(2.0g%~3.5g%)、和纤维蛋白原(0.2g%~0.4g%)等几种成分。现将其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1.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这几种蛋白质中,白蛋白分子量最小,含量最多,对于维持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起主要作用。当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或它经由尿中大量排出体外,使血浆白蛋白含量下降,胶体渗透压也下降,导致全身水肿。
2. 免疫作用球蛋白包括α1、α2、β和γ等几种成分,其中γ(丙种)球蛋白含有多种抗体,能与抗原(如细菌、病毒或异种蛋白)相结合,从而杀灭致病因素。如果这种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足时,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补体也是一种血浆中的蛋白质,它可与免疫球蛋白结合,共同作用于病原体或异物,破坏其细胞膜的结构,从而具有溶菌或溶细胞的作用。
3. 运输作用血浆蛋白可与多种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如一些激素,维生素、Ca2+和Fe2+可与球蛋白结合,许多药物和脂肪酸则和白蛋白结合而在血液中运输。
此外,血液中还有许多酶类,如蛋白酶、脂肪酶和转氨酶等,都可通过血浆运输而送到各种组织细胞。
4. 凝血作用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等因子是引起血液凝固的成分。
(二)非蛋白氮
血中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总称非蛋白氮。主要是尿素,此外还有尿酸、肌酐、氨基酸、多肽、氨和胆红素等。其中氨基酸和多肽是营养物质,可参加各种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其余的物质多为机体代谢的产物(废物),大部分经血液带到肾脏排出体外。
(三)不含氮有机物
血浆中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简称血糖。其含量与糖代谢密切有关。正常人血糖含量比较稳定,约在80mg%~120mg%。血糖过高称高血糖,或过低称低血糖,都导致机体功能障碍。
血浆中所含脂肪类物质,统称血脂。包括磷脂、三酸甘油酯和胆固醇等。这些物质是构成细胞成分和合成激素等物质的原料。血脂含量与脂肪代谢有关,也受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血脂过高对机体有害。
(四)无机盐
血浆中的无机物,绝大部分以离子状态存在。阳离子中以Na+浓度最高,还有K+、Ca2+和Mg2+等,阴离子中以Cl-最多,HCO3-次之,还有HPO42-和SO42-等。各种离子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如NaCl对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和保持机体血量起着重要作用。血浆Ca2+参与很多重要生理功能如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在肌肉兴奋收缩耦联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浆中还有微量的铜、铁、锰、锌、钴和碘等元素,是构成某些酶类、维生素或激素的必要原料,或与某些生理功能有关。
三、血浆的理化特性
血浆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它的理化特性。如血浆的颜色由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胆红素的含量所决定。随着胆红素含量的增多,血浆由正常的淡黄色变为澄黄色。血浆的比重主要由血浆蛋白质的浓度所决定。以下讨论几项有重要生理意义的理化特性。
(一)渗透压
渗透压是一切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数目多少。血浆中含有多种晶体和胶体物质,故具有相当大的渗透压。正常人的血浆在标准状态下渗透压约为313mOsm/L,相当于7个大气压或708.9kPa(5330mmHg)。
血浆中小分子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其次为NaHCO3和葡萄糖等)形成的渗透压称晶体渗透压,约为705.6kPa。晶体物质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和组织液两者之间的晶体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但由于血细胞内外所含离子浓度,而细胞膜对离子通透又具有选择性,因此血浆渗透压的稳定对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十分重要。
血浆中大分子物资(主要是白蛋白,其次是球蛋白)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其数值较小,约为3.3kPa。但是胶体物质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直接影响血液与组织液间的水分交换。对保持血浆和组织液间的液体量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时,进入毛细血管的液体量减少,而留在组织液中的量增多,就导至组织液量增加,称为水肿。
以人体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此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l或5%葡萄糖溶液等为人体或哺乳动物的等渗溶液。故通常将0.9%NaCl称为生理盐水。生理学中所指的低渗或高渗溶液,都是与血浆渗透压或0.9%NaCl溶液对比而言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液;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液。
(二)酸碱度(pH)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虽然经常有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但是血液的pH值却波动很小,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机体多方面调节的结果。血浆中有很多对缓冲体系,它们起着重要的缓冲pH的作用。其中有NaHCO3/H2CO3(两者正常比值保持在20/1),Na2HPO4/NaH2PO4和蛋白质钠盐/蛋白质等缓冲对。如肌肉剧烈活动时产生大量乳酸,入血后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不稳定进一步分解为H2O和CO2,后者可经呼吸器官排出。血液中的碱性物质主要来自食物,这些物质入血浆后,与弱酸(H2CO3)起作用生成弱酸盐,使pH降低。经过这两方面的调节,可使pH保持相对稳定。
血液pH的相对稳定,对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血浆pH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引起组织细胞代谢紊乱,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兴奋性都会异常。
(三)粘滞性
液体在流动时,由于其内部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表现出粘滞性。通常以血浆或血液与纯水比较的相对粘滞性作为他们的粘滞性。正常人血浆的相对粘滞性在1.6~2.4之间,这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和脂类的浓度,这些物质浓度越高粘滞性越大。全血的相对粘滞性在4~5之间,这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很多,摩擦力增强所致。全血粘滞性的高低与红细胞比积有密切关系。血液粘滞性过高可使外周循环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还可影响血液流动的速度,从而影响器官的血液供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