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山东国企改革方案已征求意见涉逾2万亿国资
2023
山东
国企改革
方案
征求意见
万亿
山东国企改革方案已征求意见涉逾2万亿国资
XX市“十二五〞国资国企改革与开展规划
当前,我市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已完成98.3%,根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绝大局部长期亏损、停产半停产的劣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以后,国资国企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到以深化改革、科学开展为目标,重组整合产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开展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运营效益上来。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持开展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和谐开展,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环境友好、绿色增长,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原那么,立足区域实情,求真务实,高瞻远瞩,创新开展理念,树立世界眼光,统筹国际国内、市内市外两个大局,加强战略思维,把握开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下功夫培育一批优质大公司大集团,发挥地方国有资本的引导、放大效应,带动和吸引市内外多元经济成分资本的投入,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
改革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开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着力点就是: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转变开展方式,推进国有经济的开展,根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省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十一五〞成就及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取得新成绩的5年。5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效劳全市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一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一手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
2023年1月XX市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从摸家底、抓根底做起,历经起步和探索、开创和奠基、深化和开展、规划和创新四个阶段,在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资产流动与重组,效劳与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西安地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协调健康开展方面作出了重要奉献。
(一)、国资监管政策法规制度根本建立。
政策法规工作作为国资监管一项根底性、全局性的工作,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能力、推进企业改革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资监管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制定标准性文件52份,积极参与地方法律法规起草;贯彻“十一五〞普法安排,聘请国家机关领导、大专
院校专家学者举办多期系统讲座,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加快推进企业法制、知识产权和法律宣传等工作。各项工作“立规矩、上轨道〞,政策法规工作为标准国资监管提供了标准性制度保障。
(二)、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截止2023年底,全市通过股份制、政策性破产、依法破产、收购兼并、人资别离、资产整合等多种形式完成了265户国企改革改制,共安置职工17.9万人,处置金融债务65.3亿元,全市国企改革面累计到达98.5%,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根本完成全市国企改革的工作目标。特别是以唐华集团等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为重点的国企改革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受到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全市国资监管体系建设、监事会试点、经营业绩考核等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开展和壮大。2023年底,全市国有资产总额2312.8亿元,到达国资委成立时的4.5倍,年均增长35.03%;所有者权益合计426.9亿元,到达国资委成立时的3.6倍,年均增长29%;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由2023年的95.85%上升到2023年的99.78%;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0.06亿元,年均增长12.98%;实现利润总额17.61亿元,到达国资委成立时的35.6倍,年均增长104.34%。我市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开展的做法先后被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屡次在全国和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
1、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1)、全市国企改制工作目标全面完成。2023年以来,全市共完成265户国企改制。其中,股份制96户,政策性破产17户,破产关闭54户,兼并收购33户,人资别离32户,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33户。通过改革改制,安置职工17.9万人,处置金融债务65.3亿元。到2023年底,全市国企改革完成面累计已到达98.5%,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国企改革工作目标。
(2)、政策性破产工作圆满完成。政策性破产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23年实施的14个政策性破产工程,其数量相当于国家实施政策性破产10年间我市工程之和的两倍。14个工程17户企业涉及的34个案件,全部在年内实现了破产终结,安置职工7万多人,处置金融债务46亿元。2023年7月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工程下划我市实施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孙清云书记和陈宝根市长任组长的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工作领导小组,并选调10多名局级领导和50多名得力人员驻厂开展工作。市政府领导和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局等部门领导亲自坐阵,现场研究解决问题,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了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工作。其效率之高、难度之大、安置职工人数之多、处理上访问题之妥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
(3)、依法破产和人资别离工作成效显著。为探索困难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途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特困企业职工安置暨依法破产〞试点,加大对“三无企业〞改制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市先后使用2.17亿元财政资金,使54户国有困难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完成改制,6300多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特别是2023年我市实施了局级公司西安国际经贸公司的依法破产,化解处置了长期积淀的1.84亿元金融债务。与此同时,我市依托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对西安淀粉厂、高陵氮肥厂等30多户企业实施了“人资别离〞,探索出一条先安置职工、再盘活资产和处置债务的改革路径,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4)、培育资本市场和上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市在推进民生股份、开元股份两个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出让并促进企业快速开展的根底上,2023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市精心筹划,标准运作,圆满完成了西安旅游、西安饮食、标准股份、天地源股份、交大博通等5户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当年国家股权益由股权分置改革前的18.7亿元提高到30亿元,增幅达60.4%,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随后,我市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监管,积极推进上市公司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我们全力推进陕煽动力重组上市工作,经过3年多坚持不懈的精心运作,完成了上市前期各项工作,陕煽动力股票于2023年4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我市还通过将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的方法使经发地产、紫薇地产、曲江文化投资集团等企业实现“借壳上市〞。同时,我们积极培育秦华天然气、五环股份、高科建材、自来水等国有优势企业加快重组上市步伐。
(5)、别离企办中小学移交工作全面完成。别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国企改革中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的一项工作。2023年以来,我市先后完成了央属企业、铁路系统及省、市属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移交接收工作,共接收中小学114所、幼儿园8所、医院3家、中等专业学校2所,接收人员1.9万人,为企业实现主辅别离、做精做强主业提供了可靠保障。我市企办中小学移交接收工作受到省上表彰。针对移交工作中存在的人员、资产和费用等问题,我们屡次深入企业调研,组织召开现场会或专题会协调解决问题,使移交接收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对全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了调查摸底,拟定了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暂行方法,并选择西码电机、泵阀总厂等企业开展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的试点工作。2023年,我们制定了中央政策性破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意见,对企业移交工作进行了标准,并按照“成熟一户,移交一户〞的原那么,完成了3538厂、3507厂、794矿等3户中央政策性破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接收工作。
2、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工作。
(1)、积极构筑资本运营平台。我市率先组建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工业国有资本的运营平台。为了加大资产整合和工业再造力度,发挥“聚集效应〞,先后将63户工业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划转到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划入企业总资产90亿元,职工近10万人。5年多来,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经过多方努力,根本完成了划入企业的改制重组,并整合出4000多亩土地。该公司还发挥融资功能,贷款7亿元,取得20亿元授信额度,折扣处置金融不良债务2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理顺西安城市根底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营运体制,促使其成为我市根底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的资产运营和融资机构。近几年来,城投集团系统先后成功推进了公共交通、天然气、污水处理等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提升了市政公用企业的运营效益和管理水平。2023年,我市整合组建了建工集团和水务集团,还将财政投资的金融类国有资产归并组建了市投资控股集团,这3户企业将成为本行业国有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的有效平台,对我市推动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市政公用行业资产重组取得突破。我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行业的国企改革,把引进资金同转换经营机制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3年,我市引入深圳、香港等地资本6500万元,组建了西安公交巴士股份;2023年,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圆满完成市天然气总公司的资产重组,引进资金7.4亿元。作为西北地区公用行业最大的国企改制工程,市天然气总公司与香港中华煤气合资组建的西安秦华燃气,运营几年来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2223年,我市整合市政一公司、市政二公司并吸纳社会资本,成立了市政建设集团公司,不仅实现了企业机制与体制的创新,而且提升了我市市政施工企业的资质和核心竞争力;202223年,我市在污水处理的“事转企〞根底上,整合组建污水处理。同时,实施了污水处理企业tot改制,通过招标方式收回资金6.4亿元并引入天津环保股份公司,经营效果良好;2023年,我市以自来水总公司改制为根底,整合城市供水与污水处理企业资产和资源,实施了“西安水业资产重组〞并取得实质性进展;2023年,市政设计研究院完成“事转企〞之后,积极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将企业改制为职工出资的,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转换,迈出了研究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坚实步伐。
(3)、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工作成效显著。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开展工作,我市在2022年将市机电局、化工局、轻工局、建材总公司、纺织总公司、冶金公司等6个工业企业主管部门整合为轻纺建材和机电化工两个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根底上,2023年又将这两个资产管理公司合并为市机电化工(轻纺建4
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其管理的集体企业划归市工业联社管理;我市还将唐华宾馆、城墙景区以及“事转企〞后的文化艺术团体等国有企业划归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将西安饮食国有股权划归西旅集团持有,将唐城集团、光华酒店、光华宾馆等企业划归西旅集团管理,使西旅集团成为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的西部最大旅游效劳企业;将公交总公司、天然气总公司、热力公司等9户企业划入市根底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总公司;将西安现代农业总公司划归经发开区暨经发集团实施管理和运营。这些企业和资产整合举措为在全市范围内整合国有资产和经营工程奠定了根底。
根据市委、市政府“形成大产业,建设大市场〞战略要求,我市以优化经济布局结构为主线,以提升产业开展水平为目标,先后组织实施了30多个重大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工程,引进各类投资200多亿元。其中,陕鼓集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