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广电
大学
建立
学习
组织
研究
广电大学建立学习型组织研究
彼得X8226;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一书的开篇中指出:“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能力也更要增强,才能适应变局。企业不能再只靠像福特、斯隆或华生那样伟大的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和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1]由此,学界和企业界开始了对学习型组织研究的热潮。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的新形势下,播送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同样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电大创立学习型组织,既是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学校核心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更是电大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重要推动力量的必然要求。
一、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特征
(一)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组织问题研究的三个重要概念。
对于学习型组织的内涵,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彼得X8226;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这样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与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t】许庆瑞将学习型组织定义为“就是组织中存在这种组织学习,并为企业立身的一个根本原那么的组织形式,它能够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进而能动地作用于环境〞。圜学习型组织着眼于组织学习而不是个人学习,认为学习是组织的核心,强调通过学习来实现组织的创新和开展。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三个概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个体学习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根底,组织学习是以组织的目标为核心的个体学习的系统性整合,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学习的学习指导理念与奋斗目标。
(二)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罗宾斯概括了学习型组织的五个主要特征。(1)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共同设想。(2)在解决问题和从事工作时,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3)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局部,成员们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4)人们之间坦率地相互沟通(跨越纵向和水平界限,不必担忧受到批评或惩罚)。(5)人们摒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组织的共同设想一起工作。问沃特金斯和马席克认为,学习型组织区别与其他组织之处在于四个层次的不同,一是在个人层次上学习是持续性的,学习被战略性地结合到未来的组织需求上,可以阶段性地培养学习,自我超越,对条件挑战、探索地学习;二是在团队层次上,学习的焦点放在集团的开展和共同性的技能上,报酬是对整个团队和整个部门,具有功能横断性和自我管理性;三是在组织层次上创造促进大家学习的灵活结构;四是在社会层次上能够有相互依存性的认识和.对整个社会的奉献,为建立理想的未来,持续地调查、预测未来的趋势。嘲二、电大创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一)电大创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1.创立学习型组织是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在要求
一般认为,高校具有三大主要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效劳社会。这三大职能归根到底,是对知识的学习、创造、传播和应用。因此,不断学习是高校所赋予的社会职能的内在要求。在高校中创立的学习型组织,是将教职工的个人学习整合为组织学习,实现个人愿景、团队愿景和组织愿景的统一,从而促进知识的交融和创新,提升高校履行其社会职能的能力。
2.创立学习型组织是电大提升核心能力、应对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
随着社会开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高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电大而言,近年来社会对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成人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现代远程教育要求有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术,这些都需要学习和创新。因此,电大有必要通过创立学习型组织、加强组织学习来推动组织核心能力的提升,以创新办学模式,提高办学水平,适应社会对终身学习的要求。
3.创立学习型组织是电大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开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电大依托系统办学网络和资源优势,将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构建终生学习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大有必要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更好地为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效劳。
(二)电大创立学习型组织的有利条件
1.电大的组织特点和学习型组织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表达在电大作为高校,本身就是一个进行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组织,而学习型组织那么是一个通过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来不断自我修正的组织,从这一层面来说,电大成为学习型组织是有根底的。
2.近年来,电大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持续提升,高职称、高学历的知识型员工成为电大队伍的主体。知识型员工本身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个体学习的根底,能够较容易地通过系统的整合成为组织学习中的个体。
3.电大具有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技术支撑。现代的学习需要大量借助信息技术,电大在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搭建了相领先进的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具备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知识获取、整合、分享的能力。
三、电大创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路和措施
(一)电大创立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思路
彼得X8226;圣吉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个关键,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这成为创立学习型组织实践的一个根本原那么。电大创立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思路同样也建立在这五个关键的根底上。一是创造有利环境,激发教职工自我超越的愿望。电大教职工中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职业倦怠、工作平庸化的现象。创立学习型组织,首先应当通过思想境界教育和鼓励机制设计来激发教职工自我超越的愿望,使组织成员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二是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是一个消除学习障碍的过程,通过鼓励教职工虚心学习、积极阅读、时时反省、勇于实践、主动观察,使教职工能够抛弃旧有的心智模式,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智模式;网三是建立共同愿景,使全体教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将实现电大事业开展与实现教职工个人的全面开展结合起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四是在个人学习的根底上,鼓励分享学习成果,创造良好的团队学习环境;五是强调全局系统思考的模式,反对只站在个人或是小团队的角度看待问题,鼓励每个教职工都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从组织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分享和利用学习成果。
(二)电大创立学习型组织的途径和措施
1.推动电大组织机构改革,建立学习型组织架构
学习型组织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四个形态特征,即团队化(网络化)、扁平化、市场(客户导向)和弹性(重构性)。电大要创立学习型组织,应当进一步推动机构改革。一是减少学校内部的层级,使学校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知识和经验可以快速流动,一些决策权可以适当下放;二是使部门按照团队方式运作,鼓励各部门内部的信息交流,每个人都可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共享知识,共同参与决策。同时减少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跨部门团队等跨部门的联系网络,促进信息、知识、经验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和分享;三是以直接面向学生的部门,如教学、教务、招生等部门作为学习的先导力量,这些部门直接与学生打交道,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促进学校通过学习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2.培育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电大文化
高校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集中表达学校历史积淀的精神特质。在电大创立学习型组织,首先要培育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应用的学习型文化。电大所要培育的学习型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文化,应当具有学习、包容、合作和民主的特征。学习,即全体教职员工都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包容,即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各种有益的知识,容忍错误和失败;合作,即实现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的有机结合,在教职员工中分享知识,合作互助;民主,即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观点,学校开展的决策能够吸收采纳全体教职员工的有益意见。电大学习型文化的培育,可以由四个方面着手。一是领导积极推动,校领导率先参加学习,做出表率;二是精心导入理念,通过一系列仪式和活动向全体教职工宣扬学习型文化,帮助教职工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学习对个人和组织的重要性;三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职工享有充分学习的时机,能从学习中获得益处,并通过学习推动学校事业开展,从而加强教职工对学习型文化的认同。四是循序渐进,由创立学习型团队、学习型部门到创立学习型组织,使学习型文化渗透到电大的各个层级。
3.加强机制建设为学习型组织提供保障
(1)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的学习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学习制度化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在学习制度建设上,一方面要有健全的学习领导责任制度,各部门负责人作为本部门学习工作的责任人,组织本部门员工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有完善的学习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学习考核评价体系,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催促教职工开展学习。其次是充分利用电大自身优势,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例如,既依托电大成熟的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学习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也可以依托电大系统办学的优势以及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合作关系,开展经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建立学习成果的分享、传递和应用机制。个人学习获取的知识只有通过分享和传递,才能实现知识整合。例如,在团队或部门的层面上,定期开展集体学习和学习成果交流活动;在学校层面上,将论坛等交流活动常态化,由团队和部门的代表向全校报告学习成果;在电大系统层面上,广泛开展校际交流。在分享和传递的根底上,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学校的开展和创新中去。学校的重大决策要充分吸收有益学习成果。
(3)建立健全的学习鼓励机制,鼓励教职工参与学习,分享成果,投身实践。在收入分配上,对积极学习、应用实践并创造出切实绩效的教职工,要予以一定的奖励;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上,要将学习活动表现作为硬性指标,在原有规定完成一定继续教育学时数的根底上,更加突出对学习成果应用的实效的考核,改变以往继续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的状况;在职务晋升、考核评优等方面,也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