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血液
净化
发展史
血液净化的发展史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在那里四周用大理石铸造,池水沸腾蒸气,那些患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的毒素和水份清除到水池中。在人类寻求有效的透析方法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毒素和水份逐渐堆积,无数的尿毒症病人死亡了,通常他们会静悄悄地死在家里,有人称之为dropsy(浮肿而死)。
从1850年开始,人类寻求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1854年 ,苏格兰的化学家Thomas Graham利用牛的膀胱膜作为过滤分子的膜。在以后近1个世纪里,科学家们遍寻可以作为半透膜使用的,并能够过滤毒素和水分、同时又不容易被破坏、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纤维膜。
1912年,美国Johns Hopkins医院John Abel及其同事第一次对活体动物进行弥散实验,
1913年John展示出他们“火棉胶”之称的管状透析器,并首次命名为“人工肾脏”。-将透析器放在生理盐水中,用水蛭素作为抗凝剂,对兔进行2小时血液透析,取得满意的效果,从此开创血透事业
1920-1925年 Love/Necheles/Haas分别利用腹膜加工制成透析膜,对切除双侧肾脏的狗进行透析,使尿毒症症状。
有了可利用的半透膜后,科学家们开始着手制造透析机。
1926年 第一例轻尿毒症患者做透析治疗,但未取得治疗效果,但是人体的实验为今后的发展。
1927年 Hass又对两例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被公认为现代透析机之父的荷兰Groningen大学的青年医生William Kolff。在1943年,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伪造文书,他制造了第一个现代鼓膜透析机。在其后的10年里,这一技术一直被作为全球的临床标准。Kolff的透析机非常简陋,它应用的是一个巨大的木条制成的旋转的鼓膜,缠绕了30-40米醋酸纤维膜,然后放在一个巨大的透析液缸里,血液在醋酸纤维膜内,从而达到与透析液进行溶质交换的目的。
1943年 第一个现代转鼓式人工肾,并首次治疗血透患者,但患者未存活。
1945年9月 Kolff治疗1例急性胆囊炎伴急性肾衰竭的昏迷患者,经过透析11.5小时后,神志改善,1周后开始利尿,患者康复出院,这是历史上第一例由人工肾成功救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
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的Georgetown大学医院的GeorgeSchreiner医生开始为肾衰竭病人提供的透析治疗。
另一方面,战争也使透析治疗在20世纪5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美国当局参加了朝鲜战争,战士的医疗问题使美国官员大伤脑筋。很多士兵在身体主要器官受伤后常继发肾衰竭,85%的人因此而致死,而战争的总体死亡率只有5%。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局要求在前线使用30分钟的透析治疗。结果证明透析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这进一步证明了新型透析机的效果。这次在朝鲜战场上的成功使透析治疗在和平年代得到了广泛使用。
在20世纪60年代初,George 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为第一个为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透析的地方。他的动静脉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并外循环往复。纤维素膜的产生,更加促进了透析治疗在全球开展。
1960年挪威在三块聚丙稀之间放四层塞璐粉膜,制成平板型透析器,不需要血泵,阻力小,一次性使用。
1960年美国Quinton医生首次研究成功动静脉外瘘,即利用有机材料制成外瘘管,分别在动、静脉中各插入一根,而其体外部分通过连接管彼此连接,透析时则将两者分离,分别与透析器管路的动、静脉端口联接,进行透析。治疗结束后,再将两根体外瘘管对接。由于其可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内外瘘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中。
1966年Cimino和Brescia医生首次将手腕附近彼此相近的桡动脉和头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与外瘘相比,内瘘感染率低、出血风险大大减小、使用寿命长,对日常生活影响小。由于内瘘的优点明显,在其问世后不长时间即取代外瘘成为透析患者主要血管通路,同时外瘘技术逐步被淘汰。随后许多学者创立出很多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方法。
1967年Lipps把醋酸纤维拉成直径200um的空心纤维,把8000-10000根纤维装进一个硬壳里,这就是空心纤维透析器,它的体积小,具有透析效率高、除水能力强的优点。随后又出现了合成纤维素膜的透析器,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透析器。
1964年透析液中醋酸盐代替碳酸氢盐,有效防止了透析液的沉淀。
1967年 血液滤过应用临床。
1968年 研制双涤纶套的腹透管。
1972年 血液灌流抢救肝昏迷患者获得成功。
1978年 膜式血浆分离法问世。
1979年 免疫吸附应用于临床治疗。
1981年 碳酸氢盐开始广泛使用。
1982年 美国医疗仪器促进会公布透析水质标准。
1988年 可调钠,高流量的透析机出现。
1993年 肾脏替代疗法。
2010年 中国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进入21世纪后,科学家们相继提出,便携式透析机、自体细胞培养肾脏、可植入人工肾脏以及3D打印人工肾脏等技术。相信不久将来这些技术必定会得到应用及普及,从而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