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舌苔
望诊
图谱
图1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舌通过经络、气血同脏腑相联系。据《内经》记载,舌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意义。
图2 正常舌
本图为正常舌,舌色淡红鲜明,舌体柔软,大小适中,舌苔薄白滋润。多见于健康人或病情较轻者。舌色红活,舌体灵动,是舌有神气的表现。
图3 正常舌下络脉
正常舌下络脉仅隐隐可见,呈紫红色线状,绝不粗胀。大多为单枝干,络脉直径最粗不超过2.7mm,长度大多不超过舌尖与舌下肉阜连线的3/5。
(一)舌色
图4 淡白舌
淡白舌多见于阳虚寒盛、气虚血少之证。本图舌色淡白,舌苔薄白而润,提示气血两虚。
图5 枯白舌
舌色及龈、唇皆无血色,称为“枯白”。本图舌色枯白,舌干皱缩,无力伸出,是舌无神气的表现。提示精气衰败,病情危重。
图6 红舌
红舌见于外感热盛或阴虚火旺之证。本图舌色较红,舌苔薄黄,舌质纹理粗糙,提示气分热盛。
图7 舌尖红
舌尖红多见于心火上炎,上焦有热之证。本图舌尖红赤起刺,其余部位淡红而润。提示上焦热盛。
图8 红绛舌
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为热盛之象。在外感病为邪热入营的标志;在内伤杂病阴虚火旺重症亦较多见。本图舌色深红偏暗,舌面有叶脉状浅裂纹,苔少。提示热盛、气血壅滞,正气已伤。
图9 红绛舌
本图摄自慢性胃火患者,舌色红绛,舌干无苔,舌面上有浅裂纹。提示内热炽盛,胃阴枯涸,胃气大伤。
图10 红绛舌
舌色红绛,舌面苔少,舌前部有较多红点(即菌状乳状充血),提示邪热炽盛,气阴两伤。
图11 青紫舌
舌色青紫,由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气肿、心力衰竭,舌色紫暗,苔白腻。提示痰饮内停、肺肾气虚,血行瘀滞。
图12 淡紫舌
淡紫舌多见于阳虚阴盛之证。本图患者为肺原性心脏病,舌淡紫,苔薄白而湿润。提示阳气不足,血行不畅。
图13 淡紫瘀点舌
本图患者月经不调(痛经),舌色淡紫,舌上有较多紫色瘀点,舌苔薄白而润。提示阳气不足,寒凝血瘀。
图14 紫红舌
本图患素体阴虚,舌红少苔,因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舌色紫而偏红,伴有发热、喘咳。提示邪热内盛,气血壅滞不畅。
图15 绛紫舌
舌色红绛而紫,舌尖起刺,提示痰热壅滞。
图16 瘀斑舌
舌有瘀斑或瘀点,均为血瘀之征。二图(17)均见舌边和舌旁有形态不规则瘀斑,是肝经血瘀的征象。
图17 瘀斑舌
(二)舌 形
舌形是指舌体的外形。异常舌形包括老嫩、胖瘦、齿痕、舌表面粘膜的各种病理改变等,这些变化在临床辨证中有较大的意义。还有一部分舌形的变化,如舌菌、舌疮、重舌等,一般归属于舌体的局部病变,请见(六)舌部其它病变。
图18 老舌
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称为“老舌”,多见于邪盛之实证。
图19 嫩舌
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称为“嫩舌”。多为虚证,尤多见于阳虚水湿内停之证。本图患者气血两虚,舌色淡白,舌质胖嫩湿润。
图20 胖大舌
胖大舌多见于气虚、阳虚、水湿内停之证。本图患者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微黄湿润,舌边红,伴有黄疸。提示湿热蕴结于中焦。
图21 淡胖齿痕舌
舌色淡白,舌胖嫩,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湿润,多见于阳虚水湿内停之证。
图22 红绛瘦薄舌
舌体瘦薄,是因气血不足或阴虚精少,舌失濡养所致。本图舌红绛少苔,舌中、舌前苔剥落,舌面裂纹,舌体干瘪皱缩。提示阴虚、津亏、火旺。
图23 淡白瘦薄舌
本图患者为慢性肝炎,舌淡白,舌体薄瘦,舌苔白腻,提示气血不足,寒湿积滞。
图24 红点舌
菌状乳头明显增大、充血肿胀,则形成红点舌、红星舌。多因脏腑血分热盛所致。本图患者为鼻咽癌,舌质较红,舌前部有较多红点,舌苔薄黄腻。提示体内热盛、火旺,兼有湿浊。
图25 红点芒刺舌
“芒刺”是形容菌状乳头高突,顶端形成尖峰,摸之有棘手感而言。多由邪热炽盛或火旺所致。本图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舌面菌状乳头增多、增大、延及舌中,舌尖部菌状乳头明显高突,苔薄黄。提示脏腑热盛。
图26 芒刺舌
本图患者为外感病高热后舌质绛、舌面菌状乳头突起、增多,是由于疫毒燔灼营血所致。
图27 芒刺舌
舌质红绛少苔,舌前部起刺,提示邪热伤阴,热入营血。芒刺舌还多见于失眠、过食辛辣或夜间工作紧张者。
图28 裂纹舌
舌上出现裂纹,多由阴血不足、邪热伤津、气虚等原因所致。本图是一倍肿瘤患者的舌象,舌上裂纹满布,舌质较干,舌色暗红,提示久病阴液已伤。
图29 红绛裂纹舌
本图舌前干燥而有多条纵形裂纹,舌色红绛,舌面少苔。是由于热盛伤津、燔灼营血所致。亦可见于阴虚火旺。
图30 裂纹花剥舌
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舌面有多条较深的裂纹,舌苔薄白腻而湿润,舌中苔剥。提示气虚、痰湿内停。
(三)舌 态
望舌态,是观察舌体动作姿态。正常舌态是:舌体柔软灵活,运动自如。异常舌态包括痿软、强硬、震颤、歪斜、短缩、吐弄等。一部分异常舌态的动态特征较难通过图谱表达,故从略。
图31 舌体缩短,不能伸出口外,甚则舌不抵齿,多为正气大伤,病情危重的征象。二图(32)均为危重患者,舌质干红,舌体短缩,无力伸长,提示津液、元气极度耗损。
图32
图33 绊舌
绊舌,是先天性舌系带过短,导致舌不能伸长,应与病理性舌短作鉴别。
图34 舌歪斜
伸舌时,舌体歪向一侧,常见于中风及其后遗症,是因肝风挟痰瘀阻于舌络所致。
(四)舌下络脉
图35 舌下络脉怒张
本图为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青紫怒张、延长。提示体内有瘀血阻滞、络脉不畅。
图36 舌下瘀点
舌下络脉屈曲成团,形成珠状瘀点,亦是血瘀之征。本图患者为肺原性心脏病,舌下络脉色紫黑,呈弥漫性扩张,并可见许多珠状瘀点,提示肺气壅滞、血行瘀阻。
(五)舌 苔
正常舌苔是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病理性舌苔则是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图谱》以苔色为纲,结合苔质变化,介绍各类常见的舌苔变化。
图37 薄白润苔
本图为正常舌苔。苔质滋润,干湿舌中,透过舌苔能见到淡红舌质,称为“薄白润苔”。提示胃气旺盛,津液充盈。
图38 薄白滑苔
舌苔上水湿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则伸舌涎液欲滴,称为“滑苔”,多为水湿、痰饮内停。本图舌面过于湿润,舌苔薄白,根略厚,舌体胖嫩,舌边齿痕。提示阳虚不运,水湿内停。
图39 白滑腻苔
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舌苔白腻,舌上水湿过多,舌色淡紫,舌尖部有瘀点。提示阳气不足,痰饮停积。
图40 白腻苔
腻苔的特征是:苔质颗粒细腻致密,紧贴于舌面,刮之不脱,多因湿浊、痰饮、食滞所致。
图41 白粘腻苔
腻苔上复盖一层垢浊滑腻的粘涎,称为“粘腻苔”。提示湿浊之邪较盛,脾胃阳气被遏。
图42 白厚腻苔
本图患者为肝硬化腹水,舌色淡紫,舌苔白腻,中部较厚,提示体内阳虚阴盛,水湿停聚,血行凝滞不畅。
图43 白厚松苔
舌苔由腻逐渐变松,颗粒变粗,浮堆于舌面,刮之能去,提示阳气来复,渐化寒湿阴邪。
图44 白腻苔化燥
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原为白厚腻苔,现舌上大部分白腻苔化燥,苔质干裂,舌中有一块苔剥落,边缘白苔尚未化燥。提示痰饮郁而化热,胃气、津液渐伤。
图45 黄腻苔化燥
本图为黄腻苔满布舌面,舌苔的中前部腻苔正逐渐化燥,提示内热炽盛,湿邪化燥。
图46 薄黄苔
本图患者为呼吸道感染发热。舌质稍红,舌苔薄黄,提示表邪入里,气分热盛。
图47 黄腻苔
黄腻苔多见于湿热、痰热、食滞化热、暑温、湿温、腑气不利等。本图患者为流行性感冒后,舌苔淡黄厚腻,胸闷纳呆,提示湿热中阻,脾失健运。
图48 黄腻苔
本图患者胆道感染,舌苔黄腻,提示肝胆有湿热蕴结。
图49 黄腻苔
本图患者为肝癌,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舌尖红点,提示湿邪与郁热交阻。
图50 黄粘腻苔
本图患者为肠梗阻,舌苔黄腻,舌面上还罩着一层黄色粘涎。是因腑气不通,湿浊之邪上泛于舌所致。
图51 黄滑苔
黄苔亦可见于寒湿证,其特征是苔黄而湿润多津,舌质胖嫩,舌色多淡白,或兼见舌边齿痕。提示阳虚,痰饮或寒湿内停。
图52 黄燥苔
本图患者为肺部感染,舌苔由白转黄(舌边尚有白腻苔残余),苔质干裂,舌红不鲜。提示疾病由寒湿化热、化燥,津液已伤。
图53 黄瓣苔
舌苔燥裂成瓣,色焦黄,舌质红,有浅裂纹,是热盛伤津之征。本图舌上尚有白腻苔,表明原来的病邪为痰饮、湿浊等阴邪。
图54 黄燥苔
舌面十分干燥,舌苔黄厚干裂,颗粒粗糙,舌前部有裂纹。提示邪热炽盛,津液耗伤。
图55 灰白腻苔
舌苔由白腻转为灰苔,多见于阳虚寒湿、痰饮等阴邪蕴结中焦,日久不化的病证。
图56 灰黄腻苔
本图患者为肺心病,舌苔灰黄腻,舌色紫暗。提示湿浊痰饮化热,气血运行不畅。
图57 垢腻灰苔
舌苔腻而胶结垢浊,苔色灰黄,舌面上似有一层骯脏物质,称为“垢腻苔”。提示湿浊之邪较盛。
图58 黑腻苔
本图患者为大叶肺炎,舌苔由白腻转为黑腻,苔质不干,舌质红绛,舌尖有点刺。提示湿浊之邪入里化火,内热炽盛,呈寒包火之势。
图59 焦黑苔
本图患者为胆道感染,舌红而干,舌中根部苔黑而燥裂,舌两边尚有少许白腻苔。提示邪热亢盛,湿浊化燥伤津。
图60 黑燥苔
本图摄于一胃癌患者临终前二天,舌苔黑而燥裂,根部黑苔长如黑毛,舌体卷缩,舌质枯白无华。提示阴液耗竭,内热极盛。
图61 剥苔
舌苔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称为“剥苔”。提示胃阴、胃气已虚,或气血不足,不通续生新苔。
图62 腻苔中剥
本图患者为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原为白腻苔,现舌中与舌前已部分剥落,舌两旁仍有黄白腻苔,舌色青紫,提示痰热交阻,气血不畅,胃气已虚。
图63 腻苔中剥
舌苔白厚腻,又见剥苔,提示痰湿未化,胃气已伤,病属虚实夹杂。(参见图64同)
图64 腻苔中剥
图65 类剥苔
本图患者为胃溃疡,舌苔多处剥落,剥落处舌面仍有新生乳头,称为“类剥苔”。提示气阴不足,舌苔复生较慢。
图66 地图舌
地图舌是剥苔的一种,因剥落呈地图样,形态不规则,边缘稍凸起,部位时时转移而得名,亦是胃气、胃阴不足所致。多见于体质过敏者。本图是经过治疗后,剥苔处又长出新苔。
图67 镜面苔
舌粘腻乳头萎缩,舌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气、胃阴枯涸。多见于热病伤阴后期,内伤阴虚、气血两虚等证。两图(68)为红绛镜面舌,由热盛阴液枯涸所致。
图68 镜面苔
图69 无根苔
舌苔浮于舌面,刮之即去,其下不能续生新苔,是由胃气、胃阴大伤,舌苔失养所致。本图患者为肝癌晚期,舌质红绛,舌面起刺,舌苔黄浊,不刮自脱。提示内热炽盛,胃阴大伤。
图70 无根苔
本图是经揩舌后的舌象。舌中已有大部分颗粒状黄苔被揩去,舌面上无新苔复生,提示胃气、胃阴已伤,病情较重。
图71 薄白苔
舌象的动态变化,对于判断疾病的进退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两图(72)是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舌象。疾病初起时舌苔薄白,数日后,邪渐入里化热,舌苔亦变为黄厚腻。
图72 黄厚腻苔
图73 黄厚粘腻苔
本图患者为药物过敏,初起舌苔黄厚粘腻(本图),经化湿治疗后黄腻苔已大部分退去(74),提示湿浊已化。
图74 薄白苔
(六)舌部其它病变
图75 舌糜(舌面)
图76 舌糜(舌下)
本图患者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舌光红偏紫,继则舌面和舌下出现白色糜点,有的融合成片,並蔓延到口腔其它部位,揩之即去,旋即复生。亦有称“糜苔”、“霉腐苔”,提示气阴两伤,秽浊之邪泛滥。多见于久病正虚、胃气衰败的重病患者。长期使用抗菌素、激素等药物,亦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