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混凝土
外观
质量
通病
原因
分析
整改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
现工程已进入大面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项目安质部对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控制,从而加强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常见缺陷有:胀模、麻面、露筋、蜂窝、孔洞、夹层、裂缝、缺棱掉角(损伤)、错台、烂根、砂线等。本方案针对济青高铁项目一分部混凝土质量的通病。
1. 错台
1.1. 现象
混凝土表面明显看出突起,不平整。
1.2. 原因分析
模板加工搭接不严密,有错缝。
1.3. 治理方法
1、将钢模板调整、修复,试拼后进行检查验收,待满足要求方可使用。
2、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接缝处用磨光机进行打磨。
1.4. 保障措施
每次模板拼装完后仔细检查,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平整。
2. 裂纹、裂缝
2.1. 原因分析
1、由于捣固人员的水平有高低,出现捣固不均匀,存在过捣和欠捣,此时混凝土会产生泌水、失水现象,表面会形成一层硬壳,和以后灌筑的混凝土之间会形成一个分界面,由于捣固人员的过捣,分界面处的混凝土表面水泥净浆和粉煤灰增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将会降低。
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大。
3、拆摸时间太长,钢模板散热快,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养护工作难于开展,因此混凝土表层和环境气温差也大。
2.2. 预防措施
1、对混凝土捣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采用理论讲课和现场实际辅导相结合,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混凝土的捣固质量。特别是不能出现混凝土的过捣现象,捣固棒的插入位置不能靠近摸板太近。
2、在实体段埋设测温管,记录混凝土变化曲线,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峰,改变外部温度,对墩身按规范要求进行喷淋养护,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
3、严格控制结构尺寸、标高,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2.3. 处理方法
经过后期的观测,采用107胶混合水泥浆灌缝,灌缝前用清水清洗干净,采用多次灌缝渗透的方法处理裂纹。
3. 麻面
3.1. 现象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3.2.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4、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3.3. 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3.4. 保证措施
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模板缝隙拼接严密。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4. 蜂窝
4.1. 现象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4.2. 原因分析
1、未按操作规程灌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2、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3、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4.3. 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4.4. 保证措施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灌注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灌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5. 孔洞
5.1. 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扶壁式挡墙扶壁与基础连接处容易出现此质量问题)
5.2. 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
3、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5、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5.3. 治理方法
1、对混凝土大的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2、一般孔洞可以将空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细石混凝土仔细分层浇筑,强力捣实,并养护。突出结构面的混凝土,须待达到50%强度后再凿去,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平。
5.4. 保证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混凝土灌注,使混凝土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 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b. 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
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基础承台等采用土模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混凝土中;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6. 露筋
6.1. 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露在混凝土表面。
6.2. 原因分析
1、混凝土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
6.3. 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 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6.4. 保证措施
1、灌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灌注。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5、混凝土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6、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7、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7. 缺棱掉角(损伤)
7.1. 现象
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7.2. 原因分析
1、灌注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7.3. 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认真养护。
7.4. 保证措施
混凝土灌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