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谈和县民歌的现状与发展.docx
下载文档

ID:1095183

大小:19.91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和县 民歌 现状 发展
浅谈和县民歌的现状与开展 仝音 安徽马鞍山市和县文化馆 :和县民歌是音乐文化的一座宝藏。民间的音乐,有很大一局部是老百姓劳作时的歌唱。这种音乐情调,比之于文人化的箫鼓琴瑟,更具一份天籁之美,自古传唱至今的和县民歌,早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了解和县民歌的传承与开展,揭示了和县民歌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进一步熏陶。笔者从和县民歌的历史开展出发,浅谈了和县民歌的传承与开展。 关键词:和县民歌; 传承; 开展 一、和县民歌现状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一直以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开展"的方针。探讨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途径及产业化开展,旨在使之成为开展和县经济的现实的生产力。 和县民歌,当追溯至三四十万年前的和县猿人。先祖们围歼野兽的吆喝,搬运猎物的号子,就是最初民歌的乐律。 我国是个地域广裹的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歌。民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局部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作为“和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和县民歌早已名声在外。近几年,和县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打造这张靓丽的“文化名片〞,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挖掘、搜集和整理具有和县地域特征的民歌,对局部民歌进行改编和加工,配以群众所熟悉的曲调,深受群众喜爱,廣为传唱。 和县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长期在民间流传,出现不少为群众喜爱的优秀曲调和民歌手。抗日战争时期,和县流行一些自编自唱的民歌、小调如:日本鬼子大炮、军民合作、河里水黄又黄、对口唱、抗日救亡歌等。1957年,濮集乡的民歌被选拔参加全国业余文艺汇演,女民歌手李本兰赴北京演唱受到好评。70年代,县文化馆组织专业干部下乡,搜集、整理和县民歌,主要有划龙船、打茼蒿、跳下田里把稻薅、叫我唱歌我不难、太阳下山落了坡、车水歌、挑担号子、舂米号子、土改锣鼓等,其中土改锣鼓刊登在江淮文艺刊物上,打茼蒿由歌唱家朱逢博演唱,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录制成唱片发行。车水歌获安徽省整理演出奖。 和县民间流行吹打乐和打击乐。乐器有唢呐、竹笛、箫、锣、铙钹、木鱼等。曲调有“圣调〞、“一枝梅〞、“大开门〞、“小开门〞等。或单独演奏,或民间歌舞伴奏、或用于婚丧嫁娶。 二、和县民歌的传承与开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开展,和县音乐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我县各镇都有多支农民业余演出队伍,他们利用农闲时间、节庆活动、婚丧嫁娶开展活动。 自1957年起,和县文化馆屡次组织人员下乡收集,整理民歌。和县历阳镇文化站站长仝茂亚,主动深入民间听唱、整理民歌,为全县搜集整理民歌带了个好头。和县民歌传唱者如仝道和等人,多为年过花甲的老人,新一代的传承人较缺乏。和县文化馆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的民歌进行搜集整理,挖掘出一批原始的和县民歌。同时涌现出一批以高光仁为代表的民歌创编队伍。改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具有浓郁外乡特色的民歌作品。如春华秋实、乡下忙、劳动的光芒等。编篡出版了和县民歌专辑,成立了文化馆声乐队,专门从事和县民歌的创作、表演和传唱活动。 三、和县民歌的创作开展 近年来,安徽在重视经济开展的同时,也大力推进文化艺术的开展,重视和开发各地民歌,给原始的民歌注入新的时代元素。许多音乐家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探索,使悠久的安徽民歌焕发了新的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可持续开展。仝茂亚、高光仁、秦贤铸等人编创的民歌曾经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和在省、地文艺汇演中获奖。1977年8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和县民歌选--满田红旗满田歌,该书除收入满田红旗满田歌外,还有幸福大道毛主席开,朱德的扁担传英明,公社新歌千万箩等歌曲,使和县民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开展。 我县各镇都有一到多支农民业余演出队伍,他们利用农闲时间、节庆活动、婚丧嫁娶开展活动。特别是乌江、香泉、石杨、善厚一带的农民用和县民歌的曲调填上新词,现编现唱,为和县民歌的传承做出了奉献。 近年来和县文化馆对局部和县民歌进行改编、整理和加工,其中红火日子开了头参加了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获得二等奖,巢湖水喝了一口心儿醉、幸福的生活万年长获华东六省一市新民歌大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四双红绣鞋获08年花鼓灯艺术节二等奖。创作、改编的民歌的哎哟我的小情歌、车水上歌、长在画里的农家、姑嫂对花等节目还分别参加了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安徽省首届农民歌会、江南民歌会、巢湖歌会等大型文艺活动的演出。 据了解,和县各镇都有农民演出队伍,他们利用农闲时间、节庆活动、婚丧嫁娶开展活动,很多农民朋友根据和县民歌曲调现场填词,现编现唱,让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记录和传承。和县也积极创造条件让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举办青年歌手大赛、民歌歌会、广场文艺等演出,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和县民歌越唱越远,经久不衰。 和县文化音乐界的工作者们,应积极呼吁,参与到安徽民歌的抢救工作中,深入乡村,走访群众,更好地挖掘、收集、整理安徽民歌遗产,结合新时代特征,运用新的创作手法、新的传播媒介,改编、开展、创作出新题材新民歌,让和县民歌在传播中传承,在传承中传播。 总之,和县民歌是我们极为珍贵的民间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局部。我们坚信,创造性地继承和开展包括民歌在内的一切民间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将是我们迈入文化强县的重要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