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病人
家属
沟通
技巧
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一般沟通的原因 [Wiles etal 1998]
1) 病情 2) 疗程 3) 复康进程 4) 护理模式 6) 情绪
人际沟通的概念与要素 : 信息背景、发出信息者、接收信息者、途径、环境
a). 信息背景
引发沟通的理由,发出信息者的
• 过去经验
• 目前环境
• 预期未来
b). 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
发出信息者、接收信息者 :收、发角色不断互换
发出信息者及接收信息者都是编码者、译码者。他们利用语言、图形、动作、文字、声音、表情转化成思想或感情,解释其含义。
c). 信息目的是传递: 思想 、感情、意见、观点
表达模式:语言 、非语言(行为、表情 )
d). 信息传递途径
感官渠道: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
美国的护理专家 Rogers于1986年病人记忆内容科研结果:
• 听过的 – 5%
• 读过的 – 10%
• 见过的 – 30%
• 讨论过的 – 50%
• 亲自做过的 – 75%
• 教过别人的 – 90%
较佳信息传递:讲解 + 演示 + 实习
e). 反馈
理解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
• 听到了什么?
• 听懂了多少?
• 感受如何?
• 有什么问题?
反馈有助:
• 达至信息被正确理解,进一步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澄清浯意。
• 对制定护理计划、评伦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均是非常重要。
• 所以应鼓励病人进行反馈
f). 环境
外在环境 – 场合、时间、地点、习俗文化
内在环境 – 心理状况
护士在发出信息前要:-
• 细心观察患者及其家人的非语言行为及情绪。
• 适当保持沉默,及以同情的眼神交流。
g). 提问题的技巧
• 考虑对方的兴趣、爱好及对方交流的目的
• 适当地提出问题
• 两种问题模式 :
1)开放式 – 自由发挥
2)闭合式 – 只有一个简单明确答案
2. 护士在治疗性沟通的角色
护士的角色[Wiles etal 1998]
• 专业
• 容易接近
a). 治疗性沟通的概念与特点
i) 以患者为中心
- 为了促进患者健康
- 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为目的
ii) 以目标为导向
- 准备期 → 与患者之间建立互信
- 工作期 → 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所制订的护理计划
iii) 沟通不以主观的挑选性 : 不要怕发生冲突而回避 、身体语言同样在向患者传递信息
b). 治疗性沟通的目的 : 准确评估患者的需要、为提供有效的护理奠定基础、以促进及稳定患者身心状态
c). 准确评估患者的需要 : 收集可靠资料
• 临床检查身体状况资料
• 社会背景
• 心理状况
• 特别需求
• 对医疗及医护工作意见
d). 为提供有效的护理奠定基础 :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有赖于护患有效沟通文流
• 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体贴及工作素质
• 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e). 促进及稳定患者身心状态
• 向患者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健康知识
• 使能了解和掌握促进自身疾病恢复和维护健康的方法
• 给予适当心理支持,以稳定患者身、心状态,促进复康效果
3. 治疗性沟通常用技巧 - 会谈
会谈的四个阶段:
a) 准备与计划阶段
b) 交谈开始阶段
c) 交谈进行阶段
d) 交谈结束阶段
a). 准备与计划阶段
– 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 (现在和过去病史)
– 明解交谈的目的及会谈提纲 (引导方向)
– 选择合适的会谈时间及地点 (最好有家人在场)
– 做好环境的配合 (安静,私隐)
b). 交谈开始阶段
– 有礼貌地称对方
– 主动介绍自已
– 说明交谈目的和所需时间
– 协助提供舒适交谈体位
c). 交谈进行阶段
– 应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 倾听、核实和提问
– 鼓励患者交谈
– 指导性之交谈
– 非指导性之交谈
– 注意身体语言的反馈
d). 交谈结束阶段
– 控制在计划时间内 (也要考虑现场情况作出调整)
– 简明总结交谈内容扼要,核实泛录的准确性
– 约定下次交谈时间和内容
– 感谢对方的合作
4. 阻碍治疗性沟通的不当沟通方式
• 突然改变话题
• 虚假的或不适当的保证
• 主观说教
• 急于陈述自己的观点或迅速结论或解答
5. 沟通技巧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
a). 与患者日常沟通的技巧
b).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a). 与患者日常沟通的技巧
• 倾听患者所谈
• 为患者的谈话内容保密
• 理解患者感受
• 对患者的需要作出反应
• 向患者提供信息
b).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1) 愤怒的患者 2) 不断抱怨的患者 3) 悲哀的患者 4) 抑郁的患者 5) 病情严重的患者 6) 感知觉有障碍的患者 7) 告知患者不好的消息
1. 愤怒的患者
• 镇静
• 忍耐
• 倾听
• 必要时暂换他人代替
2. 不断抱怨的患者
• 礼貌
• 不骄不躁
• 耐心聆听
• 以诚相待
• 妥善解决
• 不敷衍了事
3. 悲哀的患者
• 让其发泄
• 轻轻安抚
• 给毛巾或温饮
• 鼓励倾诉
• 介绍治愈/复康过案,提升战胜疾病的勇气
4. 抑郁的患者
• 关怀体贴
• 亲切和蔼
• 开导
• 取得每点进步时,都给予肯定与表扬
5. 病情严重的患者
• 交谈时间10~10分钟内
• 内容以询问性、安慰鼓励性或指导性
• 对无意识者,可反复持续用同一句话
• 触摸
6. 感知觉有障碍的患者
• 轻轻触摸
• 面对面
• 不要喊叫
• 俯在耳边讲话
• 采用笔谈、图片、图形
• 视力障碍者,进入和离开病房时都要扬声
7. 告知患者不好的消息 (揭示坏消息)
• 逐步渗透病况具体阶段的消息
• 适当地暗示疾病的严重性
• 先向家人如实交待,共同商量治疗问题
主动聆听技巧
• 聆听内容包括事件,感情和动机。
• 坐姿轻松,时间不赶逼。
• 态度亲切,要把当事人是唯一关心的对象。
• 环境适合,不会受打扰。
• 坐位安排,当事人与辅导者位置,仿似时钟四时正的安排,彼此间无物阻隔。
• 有眼神接触,面部表情显示你的投入。
• 开放式问题
帮助当时人自然地流露个人想法。
• 例如 — 「今曰怎么样?」
• 早期避免问为甚么,以免当时人找原因响应及引出一些不必要的解决方法。
封闭式问题
• 避免使用
• 当事人只会答是或否
• 不能帮助对方深入了解自己的问题
• 可能引致静默
• 甚至要不停想其它话题发问
• 例如 — 「你现在有没有痛?」
静默
• 当事人静默的原因可能是十分痛苦,以至停止响应,甚致思想也暂停不能响应,亦可能是思想太多,需要时间整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再作响应。
• 辅导者,与当事人保持眼神接触,让对方感受到你正在聆听。
• 辅导者尝试分辨静默的类别,在适当时打开话题。
• 例如当事人静默其间流泪,可作以下响应:「我知道你不开心,你为什么哭?」
一般导引式
• 交谈时一般性的提示。
• 例如 — 「是」、「啊」、「唔」或者只是点头,透过一些表情去表达。
澄清
• 帮助对方把不明朗的问题弄得更清晰,找出事情和感受的核心。
• 例如 —
「你说你很担心,担心什么呢?」
「你说自己没有用,你怎么样没有用?」
反映
• 综合当时人全部谈话,反映谈话的内容或反映当时人的感受,以鼓励对方继续谈下去及接纳自己的感觉。
• 重复时不妨稍作修改,以减少厌烦。
• 例如 —
当时人:「唉!都几十岁,没有怎么样啦!」
辅导者:「你觉得几十岁没有怎么样。」
选择性反映
可在当事人的说话中,选出重要的部份用来反问,以鼓励他继续解释。例如 —
• 当事人:「做人都没有用啰!还累人累己,不如早点死掉,不用在这半死!」
• 当事人感到很无奈,说做人没有用和半死,同时又内疚、难过,怕负累家人,以致想早点死掉,表示有死的念头,感到绝望。
• 辅导者:「听你这样说,你觉得没有用,怎样没有用呀?」
• 或「你好难过和内疚,怕负累家人。」
• 或「你好绝望,什么时候这样想呀?」
重叙
• 辅导者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当事人谈话的含意,一则让对方感受到你细心聆听,二则可澄清有否误解。
• 例如 —
当事人:「我有病不能替儿子做饭,也不能照顾孙儿,我真是很没用。儿子,请不要怪我!」
辅导者:「你感到很无奈和内疚,不能帮你的儿子,你是不是担心你的儿子会遗弃你?」
分享观感
• 向当事人说出自己对他的行为的观感,包括身体或情绪上的问题,直接从当事人身上找出行为的意义,而非假定自己已经知道,也表示关怀对方,使对方有兴趣继续谈。
• 例如 —
「我一直很关心你,观察到你很勤力做运动,好积极接受治疗,但整天苦着脸,你担心什么?可以说说吧。」
同感心
• 代入当事人的处境去了解对方的感受,让当事人知道他的感受。
• 被了解和接纳,并鼓励他继续把它说出来。
• 对当事人的想法或感受,不作任何判断。
• 例如 — 当事人:「医生说我有癌症,我真是很难接受。」
对质
• 用支持的态度挑战当事人曾说出的想法。
• 帮助当事人认识及扩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动。
• 但太多对质,易产生不安情绪,适宜在建立良好关系后才使用。
• 例如 —
「你说你的儿子没有来看你,没什么的。但是你说起来,就眼红,声都变啦。]
撮要
• 帮助当事人归纳谈话内容以集中谈话的中心,以了解对方的需要。
• 例如 — 「我知道你很担心自己的病,会影响工作,又担心儿子,你现在想说那一样?」
References
n Wiles etal 1998, Providing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to patients and carers following strok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8, 28 (4), 794-801.
n Gerrish 2001, The nature and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arising from interactions between district nurses and south Asian patients and their carers, 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3(5),566-574.
n Procter etal 2001, Going home form hospital: the carer/patient dyad, 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5(2),206-217.
n K. Sundin et al 2000, Communication with people with stroke and aphasia: understanding through sensation without words, 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00; 9:481-488.
n Nilsson et al 2001, Well-being sense of coherence, and burnout in stroke victims and spouses during the first few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