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五味子
前后
主要
有效
成分
变化
规律
五味子醋制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
翻开文本图片集
[] 目的: 探讨五味子醋制前后饮片主要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醋制前后饮片中木脂素及有机酸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醋制后五味子饮片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明显降低,有机酸类成清楚显增加,二者比例由1∶16(生品)变为1∶21(醋品)。结论:五味子醋制后主要药理作用的改变不仅与木脂素或有机酸成分含量的增减有关,更重要的是2类成分的量比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揭示五味子醋制原理和物质根底与药理改变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五味子;醋制;有效成分;变化规律
五味子又名乌梅子、山花椒等,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的枯燥成熟果实[1]。目前,临床应用以生品和醋制品为多,生五味子以敛肺止咳止汗为主,用于咳喘、自汗、盗汗等;醋制后酸涩收敛之性增强,长于涩精止泻[2]。五味子炮制前后饮片成效改变的根源在于其内在物质根底——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量比关系的变化,然而目前的研究均以木脂素类成分为指标来进行炮制原理、炮制工艺、饮片质量评价等相关研究,实际上在五味子所含的众多化学成分中,有机酸类成分的含量远远高于木脂素[3],而且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4]、抗氧化[5]等多种药理活性,是五味子收敛止泻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根底[6]。因此,本文对五味子炮制前后饮片中木脂素及有机酸类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揭示五味子饮片醋制原理以及饮片物质根底与其“性味〞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695 pump, Waters2996检测器,Empower 2数据处理软件);超声清洗器KQ-500DB(昆山市超声仪器);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纯洁水,使用前均经0.22 μm滤膜滤过;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对照品五味子醇甲(批号100857-202209)、五味子甲素(批号110764-202209)、五味子乙素(批号110765-202210)、五味子酯甲(批号111529-202203)、柠檬酸(批号111679-200401)、原儿茶酸(批号110809-202204)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五味子醇乙、五味子丙素、奎尼酸为实验室别离纯化,经核磁共振鉴定,纯度到达98%以上,可供含量测定用。
五味子药材购自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新民市大黑沟村和三七家子村,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胡世林教授鉴定为木兰科五味子S. chinensis的枯燥成熟果实。
2 方法与结果
2.1 五味子饮片制备[7]
五味子药材,除去杂质及霉变果实,迅速洗净,枯燥,即为生五味子饮片。
以五味子生片为原料,加米醋拌匀(每100 kg五味子用米醋20 kg),闷3 h,置蒸锅内蒸制18 h,至乌黑有油润光泽时,取出,晾凉,枯燥,即为醋五味子饮片。
2.2 色谱条件
2.2.1 木脂素类成分色谱条件[8] Angilent XDB 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Phenomenex保护柱(柱芯3 mm × 4 mm)。流动相甲醇(A)-0.5%冰醋酸溶液(B),0~25 min,62% A;25~37 min,62%~80% A;37~50 min,80%~90% A。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 ℃。在此条件下五味子饮片中五味子醇甲等6种木脂素类成分与其他组分均能到达基线别离,见图1。
2.2.2 有机酸类成分色谱条件[2] Spu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1:乙腈-15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99);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此条件下样品中奎尼酸和柠檬酸与其他成分可到达基线别离。流动相2:乙腈-5 mmol·L-1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94∶1);检测波长26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 ℃,在此条件下原儿茶酸与其他成分别离良好,见图2。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五味子醇甲、醇乙、酯甲、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对照品各适量,分别加甲醇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122.4,75.2,4.26,3.88,15.84,96.8,3.84 g·L-1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奎尼酸、柠檬酸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定容至5 mL量瓶,分别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509,2.378 g·L-1的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 mL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摇匀,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342 g·L-1的原儿茶酸对照品溶液。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生、醋五味子饮片粉末各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参加甲醇25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提取10 min,放冷,密塞,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以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用于测定6种木脂素类成分。
取生、醋五味子饮片粉末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参加30%甲醇25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提取40 min,放冷,密塞,再称定质量,用3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取10 mL回收溶剂至干,再以10 mL水溶解,以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用于测定奎尼酸和柠檬酸。
取生、醋五味子饮片粉末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参加50%乙醇-冰醋酸(100∶1)25 mL,密塞,称定质量,放置1 h后超声提取20 min,放冷,密塞,再称定质量,用溶剂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用于测定原儿茶酸。
2.5 样品测定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各5 μL,供试品溶液各10 μL,分别进行HPLC测定,结果见图3~6。
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五味子醋制后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总量均有明显降低,与生片相比平均降幅为13%,其中以五味子醇甲的含量降低幅度最大。此外,有机酸类成分含量在醋制前后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而且其变化趋势与木脂素类成分正相反。醋制后有机酸类成分总含量明显增加,与生片相比平均增加了约8%,3种有机酸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增加最为显著,醋制后该成分含量约为生片的4倍。
3 讨论
木脂素和有机酸是五味子饮片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首次对五味子醋制前后饮片中上述2类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整体分析。结果显示,醋制后五味子饮片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明显降低,相反有机酸类成分显著增加,二者总量比例由1∶16(生品)变为1∶21(醋制品),炮制前后2类成分量比关系的改变与所含成分的结构特点及所采用的炮制方法有密切的关系。五味子中所含木脂素类成分主要为联苯环辛烯型,其结构中具有多个手性原子,因而具有光学活性,遇酸易发生异构化[9],醋制过程的高温长时间蒸制以及五味子本身所含的有机酸提供的酸性环境,成为木质素类成分结构发生变化和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此外,醋制后有机酸类成分含量的增加既有可能是来源于炮制所用的辅料——醋[10],也有可能由五味子中其他成分分解转化而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五味子醋制后酸涩收敛之性增强并不单纯与其中木脂素或有机酸成分含量的增减有关,更重要的是2类成分量比关系的改变,这一结果不仅为建立生、醋五味子专属性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了依据,而且对于揭示五味子醋制原理和物质根底与药理作用改变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一部[S]. 2022:61.
[2] 龚千锋. 中药炮制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3] 李丽,肖永庆,于定荣,等. HPLC测定五味子中3种有机酸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22,36(23):3286.
[4] 汤喜兰,刘建勋,李磊.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18(5):243.
[5] Rosaria Varì,Massimo D Archivio,Carmelina Filesi,et al. Protocatechuic acid induces antioxidant/detoxifying enzyme expression through JNK-mediated Nrf2 activation in murine macrophages[J].J Nutr Biochem,2022,22: 409.
[6] 侯家玉. 中药药理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243.
[7]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标准. 上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44.
[8] 黄文倩,李丽,肖永庆,等. HPLC同时测定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17(10):101.
[9] 匡海学. 中药化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121.
[10] 毛淑杰,李先端,马志静,等. 中药炮制辅料的标准化示范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12(8):48.
Regularity of changes in main active components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before and after being processed with vinegar
LI Li, XIAO Yong-qing, YU Ding-rong, MA Yin-lian, ZHU Ming-gui, CHEN Liang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a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rity of changes in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preparations before and after being processed with vinegar. Metho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lignans and organic acids in S. chinensis preparations before and after being processed with vinegar. Result: After being processed with vinegar, the content of lignans in S. chinensis preparation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ile that of organic acid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tio between them reduced from 1∶16 (raw product) to 1∶21 (vinegar products). Conclusion: The changes in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 chinensis are related to not only the changes in the contents of lignan and organic acids, but also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r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