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王肯老师的1956外3篇.docx
下载文档

ID:1084086

大小:21.29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王肯 老师 1956
王肯老师的1956(外三篇) 艾平 呼伦贝尔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呼伦贝尔市文联主席。曾就读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和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发表五十余万字的艺术散文,著有个人作品集长调在五星级饭店流浪,曾获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 1947年23岁的王肯老师和一群刚刚投奔了解放区的大学生在中共东北局的安排下,坐着胶轮大马车前往哈尔滨,在这次旅途中一个叫昭马兵站的地方,他听到了一支好听的民歌,由此鄂伦春民族成了王肯老师一生一世的惦念。 天上高照的秋阳明亮温暖,那一天在王肯老师的记忆里永不褪色。再也不用在国民党统治的北陵东北大学里一边吞咽着不能果腹的高粱米饭,一边遭受吃着大米饭的国民党退伍军人和富豪子弟的侧视了;再也不用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跟踪监视和国民党军队的坦克围攻了,解放区的天是晴朗朗的天,自己多像是出了笼子的小鸟啊,想飞翔,想歌唱。 窗外有一个高高的草垛,高高的草垛上也有一个兴高采烈的人,他的歌声立刻吸引了王肯老师。那是一种好不新鲜的欢快旋律,与其说这是一首歌,不如说是一段小曲儿,因为这是一首没有歌词的歌,或者说全部歌词就是反反复复的一句没有内容的“那呀那呀那依耶〞。作为一个喜爱东北民间艺术的青年知识分子,王肯老师说不清这首歌的出处,但发现了其中的非凡魅力。 高高的草垛上伸出了一双有力的手,把王肯老师拉上了草垛。 唱歌的是年轻的鄂伦春族解放军战士小莫。1997年时,王肯老师这样描述着记忆中的小莫——“他壮如树墩,团脸高颧骨,两眼明亮〞。小莫说:“我的家乡兴安岭高啊,落叶松白桦林密呢!〞随后他又为王肯老师“那呀那呀〞地唱起那首来自家乡鄂伦春的小曲儿。 王肯老师带着这支小曲儿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洪流之中,不久成为东北师大音乐系的教师。在为庆祝“十一〞编演少数民族大联唱的时候,他想起了小莫的小曲儿很像当时流行的鄂伦春舞曲,就把小莫的曲调填上了词——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烈马,一人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呀打不尽……鄂伦春本是受苦的人,鄂伦春今天翻呀翻了身,一杆红旗空中飘,民主平等自由幸福做呀做主人…… 这首歌一经传唱,历时六十年,成为经典。千千万万的人们,通过鄂伦春小唱这首歌,知道了遥远的兴安岭,知道了兴安岭上那个勇敢智慧的民族鄂伦春。 作为这首歌的作者,走访鄂伦春也成为王肯老师梦寐以求的事情。到了我出生的1956年,王肯老师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他参加东北师范大学鄂伦春调查组,赴大兴安岭呼玛县白银纳、十八站等鄂伦春族定居地调查。 这是一次相当扎实的调查。7月4日,调查组一行乘火车赴哈尔滨,然后经齐齐哈尔、嫩江,乘汽车抵达黑河,接着在黑河登上“北安号〞江轮抵达呼玛县白银纳和十八站瑷珲古城。年轻的王肯老师,先读万卷书,后行万里路,他事先熟悉了东北地区的人文地理,研究了国外学者关于鄂伦春的调查报告,研究了东北历史开展中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他们这个由教授和青年讲师组成的调查组,行程约6000公里,重点调查对象约80人,接触群众200人,一个崭新又古老的鄂伦春民族,就这样留在了他们的田野报告中。王肯老师分工负责收集整理鄂伦春民歌、故事和文化活动的资料,这个有备而来之人,像婴儿吸吮母乳那样带着渴望和热情投入自己的工作。在时隔五十五年以后,当我阅读他的1956鄂伦春手记一书的时候,常常发现这样的细节:“雨不停,只得利用雨天工作,调查组的每一天都是工作日,不能不工作〞“随后老人开始传递酒碗,边喝边唱,转眼间歌声四起,我记曲谱记不了唱词,记了唱词又来不及记曲谱,多亏了……〞“8月17日听说船快来了,我们把行囊都搬到江边沙滩上,有收集的文物,还有桦皮船,等了一白天,不见船影儿,晚上到几时还没有准时间,真急死人哪……直等到18日晨,听见江轮汽笛声,‘海兰号’可算来了。上船后,本想把我记录的民歌和故事分开整理。但和来时逆流行驶慢腾腾的江轮不同,船顺流而下,很快。〞以当时的条件,进入呼玛县的白银纳一带,路程的艰难是今天无法想象的,调查组遇到了一个火柴盒只能装一只那么大的牛虻,遇上了险象环生只有鄂伦春不挂掌的小马才能踏过去的大面积湿地塔头,遇见了零上36度的炎热天气。当然,也遇到了初始时鄂伦春人对他们的漠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鄂伦春的19天,王肯老师用自己的心,为一个民族保存了大量渐渐消失的文化,也获得了受用一生的营养。这种营养是他对鄂伦春民族文化资料的拥有,更是他亲历鄂伦春生活获得的创作经验,许多年以后王肯老师反复说:“民间这口‘奶’断不得。〞“1956年我到鄂伦春采访鄂伦春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发现马上民族那种神奇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同田园民族很不同。民间艺术真实自然地反映民族性格和精神。〞 正是意识到民间文化的不可或缺,此后王肯老师致力于东北地域的文化研究,致力于具有东北文化特质的戏剧文学创作。我有幸观看过王肯老师主笔创作的吉剧桃李梅,观看过王肯老师的吉剧小品包公赔情拍成的电影和吉剧小品燕青卖线包公赶驴的文学剧本。良思许久,我使用了“有根之作〞这个词来表达心中的感受。王肯老师的吉剧是东北“二人转〞的升华,他在创作中将二人转“千军万马,全凭咱俩〞的表达方式,化入化出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泼辣生动乱气回肠的语言风格,给予美学的把握和升华,使一个雅俗共赏的新剧种脱颖而出。王肯老师赋予这种简单的民间艺术以宏大的戏剧景观,改变了人物塑造方面的虚拟性,令二人转变得更加贴近观众,也更具时代风采。保持不变的是那浓烈热辣的东北气质,那真善美的永恒主题,变了的是那原本下里巴人的唱词。吉剧真的太美了,可惜现在由于一些文化底蕴缺乏的小品演员对二人转的诠释,加上一些媒体急躁媚俗的操作,把原本生机勃勃的民间艺术二人转,用一种对接娱乐市场的方式置于为难的处境,而王肯老师当年开创的吉剧艺术,终因无奈于金钱的法那么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在我看来,新中国戏曲文学的经典,无外乎吴祖光的红楼梦花为媒,王肯老师的包公赔情桃李梅等。这都是有根之作,有中外文化修养之根,有民间土壤之根。世道沧桑,这是艺术不变的规律。 到了我考入大学学习戏剧文学的时候,王肯老师正值气宇轩昂,艺术上亦是炉火纯青的中年。记得那是一个丁香花酴醾的五月,百余人的课堂,百分之百的全神贯注,我们一改往日的心不在焉,自始至终听得津津有味。王肯老师口才自然是好,但他并不倚仗口才,让我们折服的是他对戏剧洞假设观火一般的理解,他本是戏剧理论修养渊深的大师,但是他深入浅出地把编剧法总结成一个质朴无华的动词——折腾。“折腾来,折腾去,反复折腾就是戏〞,只有王肯老师可以这么讲,因为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好多作品扎扎实实地放在那里呢! “折腾〞就这样地成为我们后来分析任何剧本的口头禅。比方碧玉簪里的三盖衣,比方玩偶之家娜拉走与不走之间的犹豫,比方断桥白娘子救许仙忍受的千辛万苦…… 生动的东西,总是比概念化的东西令人难以忘记。读了好几年戏剧文学,到如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想,什么意志冲突啊性格冲突啊,都不知道是哪个大师的观点了,唯有这个“折腾〞还清晰地记着。 王肯老师讲课的样子,同样清晰地保存在我的记忆里。不高不胖,五官端正,声音圆润,一听就知道有点儿声乐的底子,不像别的东北老师那样口音浓重;慢慢地吸烟,沉着地说话。我就这样记着王肯老师,一晃儿就是三十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