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docx
下载文档

ID:1079843

大小:24.15KB

页数:1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提高 构建 和谐社会 能力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改革、开展、稳定,贯穿经济、政治、文化,贯穿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党的组织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提供组织保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组织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搞好,关键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是关键。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个大局效劳的。组织工作要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力量、提供组织保证,就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组织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所承担的职责。 1、必须把组织工作融入构建和谐社会体系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和创新组织工作。和谐社会能不能建成,取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素质和本领,取决于各级党的组织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承担着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党的组织建设的任务,既要服从效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又要把组织工作融入于构建和谐社会中,作为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形成一个整体,实现良性互动。组织工作的外延和内涵决定了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局部。从外延上看,组织工作既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也是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少了这个环节或者是环节之间不协调,就会影响国家机器的运转,影响到社会公共管理的质量。从内涵上看,胡锦涛同志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既是组织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组织工作的标准。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组织工作和谐协调所必须具有的。组织工作实现民主化、制度化,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干部的鼓励保障中表达公平正义,在干部工作中坚持以程序的公正严密表达诚信,就必须不断地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把改革作为组织工作的生命线,始终保持组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从检验标准来说,就是是否培养选拔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否使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组织设置、人才结构是否与经济社会开展、经济结构相适应;是否使“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落到实处,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和干事创业的舞台。加强和创新组织工作的目的是更好地服从效劳于构建和谐社会,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组织工作领域才能拓展和深化,组织工作才能有所作为。 2、必须把推动领导干部观念更新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新的执政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方法上大胆变革。如果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那么,“和谐社会〞就可能成为一个时髦的用语,写在纸上,喊在嘴上,而不能表达在具体的执政行为上,表达在社会的公共管理事务中。作为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组织部门,应当思考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对领导干部思想观念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并且结合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大规模的干部培训,积极推动领导干部树立先进的执政理念。观念决定行为。构建和谐社会中执政方式、行政方式的变革,都取决于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因此,必须把促进干部队伍观念更新、思想解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3、必须坚持把发挥组织资源、人才资源优势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组织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我们党是执政党,具有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这是党稳固执政和长期执政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推动社会向前开展、调和化解社会各种矛盾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逐步显现的情况下,党的组织是不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党员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于能不能化解和调解各种矛盾至关重要。因此,作为组织部门,重视和抓好党的组织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培育、管理、配置和使用,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然。要根据区域特点、部门特点,研究制定不同的组织管理、党员管理模式,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使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和广阔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 4、必须坚持把择优前提下表达公平公正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组织工作的根本原那么。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特征。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也是做好组织工作的一个根本要求。组织工作择优是目的,公平公正是实现择优的手段和保障。一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法那么应当成为公平公正的重要内涵。事业召唤人才,时势造就人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人人竞相成才、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提供了宽广舞台。离开人人竞相成才、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既失去了公平公正存在的根底,也无法保持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公平公正表达在机制的运行和制度的约束。选人用人是有条件的。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来说,就是干部任用条例所规定的资格与条件。背弃了这个资格与条件,就会导致选人用人的无序性,最终因制度的“虚设〞而失去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必须用科学合理的机制和严密的制度来表达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当然,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机制和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因其不完善而摒弃,而应当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这既是实现公正用人的需要,也是加强干部工作宏观管理的需要。 5、必须坚持把重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的改革取向作为构建和谐、加强和创新组织工作的根本途径。实现社会和谐,首先需要社会协调。在一定时期内,抓住干部人事制度和组织设置当中与开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进行改革,不仅必需,而且有效。不这样做,我们就无法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就无以起到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的作用。但是,当改革进入到一定阶段,也必须重视改革的整体推进和制度配套。纵观近年来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表象上看是选拔任用问题,但深层次分析,可能与鼓励保障制度、工资分配制度有关。在整体推进改革中,一是要兼顾平衡性,即在突破中注意整体,兼顾全面,防止顾及了一局部人的利益,又引发了另一局部人的心理不平衡。二是顾及稳定性,即在创新中兼顾连续性、稳定性。当改革进入到一定时期,更应当重视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保证政策的稳定性。 二、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组织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组织部门既要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组织工作优良传统,又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为此,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拓展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各级党组织建设,切实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着眼于造就坚强的执政骨干,通过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活力来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因此,必须把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来抓。作为组织部门来说,就是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着力提高各级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责任感。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开工作,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解决好改革开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解决好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促进领导班子转变作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各级领导班子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开展观、正确政绩观,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根底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切实加快和改善当地经济社会开展,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民办实事上,放在抓落实、求实效上,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实际行动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二是要以建设和谐领导班子为目标,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要大力培养选拔有科学开展、和谐开展意识的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切实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不断提高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三是要注重贯彻民主集中制原那么,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协调。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那么,完善党委议事决策的规那么和程序,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以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示范、引导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和谐开展。 四是要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各级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和“需什么、补什么〞的原那么,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大经济、法律和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力度,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政策水平。通过下派任职、上挂锻炼、交流轮岗等方式,加强干部的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 五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要按照“公平正义〞的要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那么,进一步改革选人用人机制,使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渠道,真正形成公开、公平、公正,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从而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和谐局面。 2、着眼于夯实牢固的执政根底,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来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底,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执政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组织载体。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接纳群众利益诉求,大量社会管理工作在基层。抓好基层,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组织根底。 第一,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科学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要善于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尤其要注重在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开展和加强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及时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堡垒。当前基层党组织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视提高五种能力,即效劳和协调能力、推进基层民主的能力、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着力构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局部。党建工作必须适应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把农村基层党组织锻造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堡垒。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开展的不同形态来谋划和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开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确保农村稳定上。要灵活设置党组织,健全组织体系。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参照城市社区建设的模式,着重探索实行村居合一的农村社区化党组织架构。在以农为主的地区,按照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开展方向,着重探索把党组织建立在农村经济开展的产业链、行业协会上,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同时,针对农村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的新特点,探索以企带村、以村管企、村企合一等党组织设置新模式,构建融农村党建、企业党建、社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