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在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上的致辞.docx
下载文档

ID:1075523

大小:22.16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委 六届十次 全会 致辞
在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 市长朱民阳 (2023年12月27日) 一、传达贯彻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略) 二、我市今年和"十二五"工作简要回忆以及"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是扬州开展历程中不平凡、不简单的五年,也是扬州各项工作取得新业绩、迈上新台阶的五年。2023年,预计全市gdp突破4000亿元、达420230亿元,增长202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5亿元,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2840亿元,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亿元,增长20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0元,分别增长9%、9.5%. "十三五"时期,对扬州而言,既是开展的积累期,也是开展的跃升期;既是开展的转型期,也是开展的突破期。扬州的开展必须要放在实现"中国梦"第一个百年的高境界,"强富美高""五个迈上新台阶"的高目标,跨江融合、接轨世界的高层次中去定位;必须要在经济下行短期与中长期压力并存的大挑战,转型升级、动力切换的大考验,市场竞争、区域竞争的大比拼中去应对;必须要在中高速增长、中高端开展的新常态,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开展的新路径,开拓创新、务实扎实的新作为中去发力。 按照市委部署,今后五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创新开展。加大科技引领、改革推动、机制支撑,加快产业、技术、模式、金融资本等创新,以重大工程突破推动结构转型、质态提升,以"三园两创"载体建设推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实施"人才兴城、人口优化、人力支撑"专项规划,加快建设"大学生城",吸引20万大学生留扬、来扬就业创业,全市各类人才总量到达20230万人。 二是坚持协调开展。推进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深入建设文明城市,全面实施30项文化重点工程,不断扩大扬州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坚持"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开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64%.推进区域协调,突出"一纵一横"高铁路网、"一环七射"高速路网建设,实现沿江沿河、主城县域联动开展,古城XX县区交相辉映。 三是坚持绿色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转型开展,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实施工业绿色开展"十百千"方案,到2023年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创成国家或省级生态工业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板块式推进生态走廊、生态中心、生态绿地建设,着力构建城市公园体系。林木覆盖率达24%.推动扬州生态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市。 四是坚持开放开展。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大力推进跨江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和宁镇扬同城化,推动城市、企业、人才三个国际化。进一步扩大扬州口岸开放,打造国内一流的空港及产业园。围绕"城市即旅游",彰显城市特质,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积极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加快园区共建和国际合作,外经营业额年均增长2023%以上。 五是坚持共享开展。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更"要求,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动人民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大力推进"健康扬州"建设,加快医养融合,打造颐养、优生之城。优化全市域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布局,承办好19届省运会。全面推进书香城市建设。所有县(市、区)创成教育现代化县(市、区)。 三、关于明年工作 1、紧扣工程和人才两大支撑,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有新作为。 创新是引领开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目标是围绕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构建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等为一体的创新体系。路径是突出工程和人才两大核心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政产学研金结合为抓手、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主要举措是: 工程方面,突出"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那么,进一步增加工程的社会资本占比。明年,按照市委"重大产业工程建设优化年"的部署,要继续做到一手抓做大增量,一手抓优化存量。 人才方面,围绕"十三五"末我市人才总量到达20230万人的目标,多层次、多方式加大人才培养集聚力度。一是通过完善人才"6+1"鼓励与工程引进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双招双引"机制,继续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20230名、专业技术人才202300名。二是通过加快扬子津科教园区建设等举措,强化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在扬大学生、外校大学生留扬开展、来扬开展。三是实施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实现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的融合互动。四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五是继续支持文化、教育、卫生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全面提升各个领域的开展水平。 2、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两大重点,在产业转型提升上有新突破。 更大力度转方式、调结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路径是推动支柱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特色化,同时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具体举措上: 新光源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继续大力推进。汽车产业当前的突破口是新能源汽车,利润点是售后效劳,突出抓好上海群众30万台发动机等一批零部件重大工程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产销到达3万辆。机械产业关键是要抢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在成套系统和后续效劳增值、"数字车间"以及机器人上形成新优势。造船产业重点是在模式创新和细分市场上寻找新定位、新路径,培育高技术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开展船舶经济配套产业。化工产业重点是走绿色、精细、集聚开展之路。工艺、轻工、服装、玩具等传统特色产业关键是围绕"中低端提升质量、中高端提升价值",以新技术改造"老"产业,以新模式推进新开展。 现代效劳业,关键是要提高与城市特色的契合度。软件和信息效劳业要以"一基地三板块"为重点,业务收入继续保持40%以上的增长。科技效劳业要围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重点领域,明年科技效劳业总收入增长不低于12%.商贸效劳业重点是围绕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创新开展和转型升级,明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以上。建筑业重点是推进绿色建造、建筑产业化、系统集成以及促进"建筑集团"向"建设集团"转变,明年建筑业产值增幅不低于8%.房地产业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3、聚焦企业和资本两大关键,在融合开展上有新进展。 企业是经济的筋骨,金融是经济的血脉。"稳增长"关键在企业,"经济强"关键靠企业,"促创新"仍然要看企业。聚焦企业与资本的融合,目标是提升企业的质态和效益,同时倒逼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升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路径是坚决不移走"企业+科技+资本"的融合开展之路,推动企业裂变开展。具体举措上: 围绕企业稳增长、促转型,一是以推动涉企惠企政策的落地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重点,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效劳中小微企业系列活动。二是继续大力推进企业实施"上市、专利、标准、品牌"开展战略,走"专精特新"开展道路。三是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四是进一步加强系统性、客观性研判,找准问题,精准发力。 围绕金融资本更大力度助推实体经济,一是推进信贷投放倍增工程。明年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达50%,科技贷款余额增长12%.二是推进对接资本跨越工程。三是推进直接融资提升工程。四是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工程。五是民间资本激活工程。六是优化金融生态工程。 4、放大生态与文化两大特色,在培育城市竞争力上有新跃升。 生态和文化是扬州最鲜明的标识,也最能激发扬州人的自豪感和向心力。在生态保护和文化开展上,我们必须要有更高定位和更高站位。目标上,增强在全省甚至全国"率先领先、创造经验"的自信,加快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路径上,通过推进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同步积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进一步把生态人文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开展优势,把环境吸引力转变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具体举措上: 生态建设,明年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扩容".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板块式、集群化推进绿化和生态工程,重点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暨南水北调东线生态带、沿江生态带、30平方公里蜀冈—瘦西湖景区、2023个生态中心以及城市公园体系建设。二是"双控".按照省定要求,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同时,大力推广循环经济、低碳消费和绿色生活,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打好"治水、控霾、净土"重点战役。三是"提标".进一步提高生态园区占比,扩大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消费范围。同时,按照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定位,落实空间用途管制,调整优化全市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四是"利用".大力开展生态循环经济、绿色低碳产业,尤其要在县(市)生态旅游方面加快突破。此外,进一步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交易、区域环境资源补偿等各项机制,并启动相关试点工作。 文化产业,明年,一是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做大工艺美术产业。二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三是推动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大力开展文创、设计、动漫、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引进文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把文化产业真正打造成扬州的支柱产业。 明年抓生态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就是推进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以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按照"生态宜居、文化独特、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思路,择优培育一批特色镇和特色村,努力打造集产业、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样本。 5、统筹主城与县域两大板块,在区域协调开展上有新增强。 目标是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要求,根据市委确定的"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年"部署,进一步转变城市开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一核多组团"现代化城市大格局。路径是进一步统筹全市域的功能布局、重大根底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沿江沿河联动,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具体举措是: 关于主城建设。一是要在人的宜居度和舒适度上下更大功夫。二是要在优化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上下更大功夫。三是要在地面与地下同步完善上下更大功夫。四是要在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上下更大功夫。五是要在做精品、做作品上下更大功夫。 关于县域开展。一是强化交通引领。二是加大产业支撑。三是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四是进一步整合放大资源。 6、突出居民增收和健康颐养两大焦点,在民生改善上有新提升。 明年民生工作的目标,就是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完成民生"1号文件"各项任务,突出做好居民增收、健康养老、 社会保障、急难救助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路径是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扩大有效供给,强化共建共享。主要举措是: 把居民增收作为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全民创业工程。一是围绕稳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抓好在职职工、企业用工和转移劳动力等不同层次的培训,坚持走以提高全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效益,最终提高职工收入的路径。二是协同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保体系、改善营商环境等重点增收措施,建立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保障性等收入的长效机制。三是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等群体,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健康养老既是事业也是产业,明年要围绕建设"健康扬州""颐养之城",进一步推动健康与体育、医疗的结合。从产业来讲,一是让社会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