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数学
课题
阶段
总结
数学课题阶段总结
香坊区教育学会“2022—2022学年度〞小课题
由问题设置促进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课例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2022年8月,我校数学组承担了香坊区教育学会“2022—2022学年度〞小课题由问题设置促进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课例研究的任务,预计结题时间为2022年7月。课题从提出到操作眨眼间一个学期了,在这个学期,我们认真召开了课题报告会、重新审定了实验方案、查找了更多的相关资料、确定了试验方法、各课题组成员都能积极地将这一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并和大家一起探讨发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交流心得与收获。现在,我对课题组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也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一些想法和困惑,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一、理论研究过程:
1.教学交流,确定课题。
去年八月初,我校数学组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学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方面的问题。经组内成员的屡次讨论,设置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在有宽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小组合作交流中探索,是针对当下初中学情的必要研究课题。最后确定课题名称为“由问题设置促进小组合作的研究〞。
课堂反思,提出问题.
问题过小、细、浅,重复昨天的旧知;
问题流于形式,感觉是师生的课堂迎合,虽然教室里出现一片热闹的场面,但只是一种外表上的“假热闹〞,无多大数学价值,浪费时间;
问题偏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能力难以着手研究的问题,出现是毫无结果的“装形式〞,不能将课本静态的生活情境转化为动态的生活情境进行有效教学;
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单一、枯燥,缺乏知识运用的灵活性、综合性、创新性;问题不能有效促进学生课堂教学和学生数学开展水平的提升,似乎答非所问;
问题的质疑不能恰到好处地揭示探讨问题的核心价值;
问题内容模糊,不能通俗易懂,学生模不着头脑等。
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能让学生在已有认知上可探究,并且有探究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能实现组内质疑,组间争论的“真学习〞的场面,是此次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
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研究组成员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通过网络搜集、书藉整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认识到数学学科素养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这与传统的教学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确保从根本上认识“问题设置〞是小组高效合作的前提。
课例实践过程
以研究组成员段老师的课题课多边形的内角和中两个活动为例:
活动一:
前后四人一组利用学具,合作交流,并运用不同的方法交流四边形的内角和.
活动要求:
各小组汇报时说出你们的做法及得出相应结论的依据,并且写出算式。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升交流意识,总结研究问题的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分类、优化,选择出最正确方案,为活动二做准备。
活动二:
各小组在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中任意选择一个图形,前后四人一组利用学具合作交流,研究此图形的内角和.
要求:汇报时说出你的做法及得出相应结论的依据.
设计意图:
仿照活动一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式。
阶段反思过程
1.从学者的“学〞的角度来反思
“有效问题〞必须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究性。可接受性是指问题要复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容易为学生所理解,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意义容易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障碍性那么是要求问题要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开展区原理,也就是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供使用的但又可以由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可以得到的问题;探究性是指学生能进行探究,或在小组合作的组内交流的过程中又有明确的探究取向,如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思维的价值或是人文的价值等。
2.从教者的“教〞的角度来反思
“有效问题〞应当有可控性。可控性是指教师对所选问题在尝试引导环节中要能对学生的活动围绕着教学中心加以适当的控制与诱导。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任务繁重,如果要将问题解决教学应用于日常教学,那么大纲、教材的教学任务根本完不成,因此很多教师对“问题解决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有效的问题的可控要为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效劳。
3.从数学的“学科性〞来反思,问题要具有可生性、开放性。可生性是指所选取的问题要有新问题或新知识的生长点,能够在部份更改条件下能产生新的问题,或是问题能够迁移、变形,或变换思维角度有不同的解法。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理论功底还不够扎实,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与交流
课堂教学时还不能每个“问题设置〞都精
改进措施
个人多学习,组内多交流
课堂多实践,课后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