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企业
安全管理
概述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概述
浅谈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二章 安全管理体系1
2.1企业安全管理概述1
2.2对安全管理认知过程的诠释1
2.3关于安全管理的理论体系的构建2
2.4对安全管理创新导向的讨论3
第三章 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5
3.1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开展5
3.2 国内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7
第四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企业综合管理体系7
4.1企业全面综合管理体系7
4.2安全管理体系与企业综合管理体系整合8
第五章 总结10
参考文献11
第一章 引言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营不可或缺的局部,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开展而产生、开展。随着时代的开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第二章 安全管理体系
2.1企业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以安全为目的,其根本任务是:发现、分析、评估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和危害,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防止不必要的损失,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推动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为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效劳,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它是企业为实现安全目标和承诺进行方案、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2.2对安全管理认知过程的诠释
2.2.1 现代安全管理的根本理念
现代安全管理的核心理念可以表述为:以预防事故为核心,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预先进行安全分析和安全评价;以提高设备、系统的可靠性为切入点,把安全、生产以及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以适应现代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企业安全生产实施科学的管理,运用安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安全问题。
2.2.2现代安全管理理念的开展
安全生产问题是伴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开展而开展的,因此安全管理的理念也伴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的理解的不同而逐渐变化。企业管理理论的开展使得学术界开始从企业管理的视角研究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局部,利用企业管理的最新理论对安全管理进行研究,这是对传统事故视角安全管理,即海因里希所提出的安全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开展。
但是这仍然属于传统视角的安全管理,如N.Mitchison等认为安全管理是决定和实施安全政策的全部管理功能,包括活动、主观行为、方案等的整个过程,它关注于技术、人和组织方面,包括组织内的所有个人的活动,这些安全管理因素往往形成了安全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生产中蕴涵的风险越来越大。传统视角下的安全管理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对安全过程实施系统监控的要求日益强烈。系统安全管理的理念开始成为这些企业安全管理的主流。如 LisaA.Ronald提出了现代安全管理程序应包括的几方面:以人为本的文化、积极的安全领导/管理部门、工作设计和人机设计、安全培训和鼓励、有力的管理和健康促进程序,认为在现代安全管理中管理和监督部门应积极持续的支持健康安全方案,鼓励员工参与实施降低伤害率的行为。这种安全管理理论提出的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安全管理新思路,体现了系统安全管理的思想。
2.3关于安全管理的理论体系的构建
2.3.1安全管理理论的层次结构
根据国外安全管理研究的开展过程,我们可以认为安全管理理论的开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到20世纪50年代主要开展了事故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开展了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开展了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
(l)事故学理论。以事故为研究对象和认识目标,在认识论上主要是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是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安全,是一种逆式思路(从事故后果到原因事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在于被动与滞后,是“亡羊补牢〞的模式,突出表现为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对策方式。事故学理论是安全管理研究开展的第一个阶段在长期的事故预防与保障人类安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安全活动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2)风险控制理论。从危险分析与隐患控制理论从事故的因果性出发,着眼于对事故前期事件的控制,对实现超前和预期型的安全对策,提高事故预防的效果有着显著的意义和作用。事故发生、开展过程模型化对伤亡事故致因的研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这一层次的理论在安全科学理论体系上,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综合性。停留在过程化、外表化根底上的理论体系已不能适应安全科学技术开展的要求。
(3)安全科学原理。从系统的本质入手,要求具有主动、协调、综合的方法论。安全科学原理主要涵括了安全科学中的哲学原理、安全系统科学原理、安全管理科学原理三个局部的内容。其中安全管理科学原理包括安全经济学原理和安全管理工程原理。目前,安全科学的理论仍在不断的开展,也是学术界探索的焦点。
2.3.2安全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安全管理理论研究对象
理论系统方法与特征事故学理论
事故
1事故分类学
2事故模型论
3事故致因理论
4事故预测理论
5事故预防理论事故分析(调查、处理、报告等)、事故规律的研究、事后型管理模式,三不放过原那么;建立在事故统计学上致因理论的研究;事后整改对策;事故赔偿机制与事故保险制度等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危险和隐患
1系统分析理论
2安全评价理论
3风险分析理论
4系统可靠性理论
5隐患控制理论预期型管理模式;危险分析、危险评价、危险控制的根本方法过程;推行安全预评价的系统安全工程;“四负责〞的综合责任体制;管理中的“五同时〞原那么;企业安全生产的动态“四查工程〞等科学检查制度。现代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系统
1安全的哲学原理
2安全系统论原理
3安全控制论原理
4安全信息论原理
5安全法学原理
6安全经济学原理
7安全组织学原理
...........技术项目和经济开展时要遵循“三同时〞和“三同步,,原那么;开展“三点控制工程〞“定置管理〞“四全管理〞“三治工程〞等超前预防型安全活动;推行安全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可行性理论、故障分析、危害辨识、安全评价、风险管理、危险预知活动、事故判定技术等安全系统科学方法。2.4对安全管理创新导向的讨论
2.4.1关于人本安全管理创新的问题
由于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正处于开展的阶段,不同学者结合不同学科领域探寻安全管理的开展方向。众所周知,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安全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安全管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企业安全系统内各部门、各流程单元、部门与流程单元相互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反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响关系将导致系统变得更为复杂。对于这些复杂的反响关系,人脑很难做出及时的反响和全面的认识,难以对问题进行全局的、动态的思考,这本身也是系统安全问题。
实质上,人类的安全系统是由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所以,人类的安全生产与生存都需要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需要系统的思考。系统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的一个分支,是应用系统科学和工程原理、标准及技术知识,去辨识、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性,运用工程设计、安全原理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去解决安全问题,通过分析、评价并控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可见,安全系统是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它将安全所涉及的复杂因素有机的联系起来。而安全系统的出发点与系统动力学的观点紧密相联。因为,系统思考的产生、学习型组织是以系统动力学为核心的。通常一个企业的系统分析,包含着研究结构和政策对行为产生的影响。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的安全系统分析,也包含着研究安全模式与安全管理策略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虽然,安全学科领域所关注的“人本安全观〞仍然存在争论。这些论争包含着人们对“人本安全的理念价值〞及“UNDP的人本安全界定与阐释〞两个方面的分歧,它反映了国际社会不同主体在安全内涵的主观感知和价值判断上存在的差异。但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而言,人性必然存在和作用于管理之中。
2.4.2关于学习型组织安全管理创新问题
目前,在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研究内容就是组织学习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这是本文进行创新研究的要旨。安全科学研究注重从事故分析中获得经验,以此改变不安全行为。这种理念与组织学习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具有相似性,而且安全科学研究领域很早就注意到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组织学习理论,其二者的结合已经成为安全管理研究方向之一。
“组织学习〞是近年来伴随学习型组织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目前提到学习型组织,国内很多企业或者实践者总是有一种海市唇楼的感觉,虽然远观很美好,但似乎却始终无法接近。从本质上而言,“学习型组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构模式和运作流程。彼得·圣吉曾经指出,“学习型组织〞不是一样东西,它只是提供了一种管理思想,通过强化组织学习动力来营造整体的创造气氛,形成良险的组织心态。“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间的关系,形象一点,可以把“学习型组织〞看成是一种美好的景象,而组织学习那么是使这个景象得以实现的桥梁。
因此,本文研究基于学习型组织之系统思考,以构建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安全管理为导向,融合人本安全理念,将安全管理与组织学习联系起来,探索和创新企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3.1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开展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不断引进西方兴旺国家的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与经验,而西方安全价值取向也纷纷涌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在新旧安全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摩擦、矛盾与冲突中,安全管理模式也在悄然发生以下变化。
3.1.1管理手段的变化
企业由政府机构的附属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决策。国家由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指令性方案直接管理企业转为主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对企业实行间接管理,通过政策信息等诱导企业行为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开展目标。在安全生产中企业一改正去事后型处理为事前性预防,在认真吸取已发事故教训的同时,主要考虑从根本上消灭事故的问题。如从装备上千方百计设置本质安全型设施,在安全检查中,实行拉网式检查,力图不放过任何死角。在安全教育中,不仅是一般的安全应知应会的技能教育,而且是从思想意识上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职工做到“安全自觉〞等。这些都是安全管理手段的变化。
3.1.2安全管理目的的变化
过去的企业作为主管部门的下级,追求的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方案指标,这是考核企业领导者政绩,决定其能否升迁的重要因素,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要那么无人过问,因为方案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产品实行“统购经销〞。现在,由于企业与政府机构脱钩而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经营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开展,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于是,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是控制工商事故的发生,而且和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目标融为一体,主要是在控制工伤事故的根底上,努力控制设备事故、操作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产品质量事故和职业病等,因为这些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职工的收入,基于这样的认识,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变的更为切合实际,目标值更能为广阔职工所接受,因而也为广阔职工实现安全管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舞台。
3.1.3安全管理鼓励机制的变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由过去的无视物质利益变为非常重视物质利益,走到“唯物利益至上〞的极端,一些企业领导者错误的认为,只要多发工资、奖金,就能激发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一时间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