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墨家
思想
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启示
新编
墨家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卢继英
。墨子对于怎样治理国家,使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开展,提出了“尚贤、尚同、节用、兼爱、非攻〞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墨子的治国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今的社会经济开展和进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社会各种矛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此,应当加强对墨家传统文化的研究,开掘其合理观念和思想,尤其是墨子的和谐思想,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结合,以提高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尚贤尚同节用兼爱非攻和谐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意识形态、国家结构、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的一个巨大变革时期,在这个时代,除了儒家、道家,墨家思想对当时一个新的社会架构的形成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墨子对于怎样治理国家,使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开展,提出了“尚贤、尚同、节用、兼爱、非攻〞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
墨子的治国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今社会经济开展和进步,对当代社会国家内部的治理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协调社会诸多矛盾,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沟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此,应该加强对墨家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刻开掘其合理思想,尤其是墨子的和谐思想,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结合,提高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墨子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一翼,其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逻辑,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主张的百科全书。其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尚贤、尚同、节用、兼爱和非攻。
〔一〕尚贤
所谓“尚贤〞,就是任用贤能,墨子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和
1社会的稳定,墨子在墨子·尚贤中明确地提出了“尚贤为政之本〞的口号,“尚贤使能为政也。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那么不知使能以治也〞,“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胡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尚贤·中〕。
尚贤论是墨子的重要政治主张,是针对当时世袭贵族制度和才疏德寡的贵族官员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要让平民百姓中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管理和治理社会。他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那么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以令,有能那么举之,无能那么下之。举公义,避私怨,此假设言之谓也〞〔尚贤·上〕,可以看出,这与孔子所主张的“举贤才〞,但又肯定“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思想有所区别,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二〕尚同
所谓“尚同〞,就是“一同天下之义〞,也就是以仁义来统一天下。在墨子看来,原生形态的一人一义,人们就会各行其事,而且还会互相攻击﹑互相争斗,影响社会的团结稳定。为改变这种混乱状态,就必须实行“尚同〞举措,求得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舆论的统一。
首先,自下而上的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是墨子尚同主张的最根本涵义,他指出:“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已有善,傍荐之;上有过,规谏之。尚同其义其上,而毋有下比之心〞〔尚贤·中〕。其强调自下而上的统一,下级要学习上级的善行,以上级的言行作为自己的言行标准。
其次,统一政策法令也是其尚同的根本涵义,墨子认为:“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法仪〕。为了统一政策法令,墨经在对赏誉,罚罪作出界定的同时,又明确指出:“赏誉缺乏以劝善,而刑罚缺乏以沮暴,那么是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国家的管理系统〕之时’同乎。〞〔尚同·中〕。比拟清楚地提出了以法治国与以法德治国相结合的观点。
最后,尚同还有上下通情的涵义,就是上情下达,相互沟通信息。其论述包括“上为之政,得下之情那么治,不得下之情那么乱〞〔尚同·下〕。“古有圣王,唯能以尚同为正,是故上下通情〞〔尚同·中〕等。
〔三〕节用
节用〞是墨子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个根本思想。墨子深刻揭示了当时君主横征暴敛、奢侈荒淫的现状,并以古代圣王作对照,来说明节用对国家开展、政权稳固、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墨子告诫人们,在生产中不要过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切以民用、民利为准,社会消费应以保持根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限,能供应民用即可,反对奢侈浪费。这就是墨子所说的“凡足以奉给民用,那么止。〞〔节用〕依据这样的原那么,国家就会因节俭而兴盛兴旺,天下百姓也会因节俭而生活得更好。如果国家“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去其无用之费〞,那么节约的财富“足以倍之〞,可见节俭在增强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墨子又从衣、食、住、行、丧葬诸方面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节用〞的具体要求。
墨子的节用思想,主要是针对上层统治者来说的,是在保证下层百姓根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节用,而节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阔人民能够过上“暖衣饱食〞的生活。
〔四〕兼爱
墨家思想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一个根本要求。“兼相爱,交相利〞贯穿于墨家思想的始终,是墨学的核心,在兼爱篇中对“兼相爱,交相利〞这一思想专门论述,而且在经上下、法仪、天志、大取、小取、修身、尚贤各篇中,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更进一步论述,得出结论是“天下兼相爱那么治,交相恶那么乱。〞
墨子认为,当时社会大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与人的不相爱:“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中〕。所以“仁人之事者,务必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而兴利除害的重要内容和标准就是要“兼相爱,交相利〞,“视人之国,假设视其国。视人之家,假设视其家。视人之身,假设视其身〞〔兼爱·中〕。就是要“兼以易别〞〔兼爱·下〕,以平等的爱代替有差异的爱,爱无差等。“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
在墨子看来,兼相爱和交相利是统一的,不可分割。即“爱而必利,不利无以见爱〞〔兼爱·中〕,“有爱而无利,乃客之言也〞〔大取〕,“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墨子所言之利并不是利己主义之利,而是利民之利,天下之公利。
〔五〕非攻
墨子时代,诸侯国家之间攻伐兼并战争兴起,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这与其倡导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根本宗旨是相背离的,所以墨子专门撰写了非攻篇予以反对,并反复强调侵略他国是不义之举,得不偿失。
在非攻篇中,墨子历数攻伐战争之危害。他指出。“好攻伐之国〞,动辄兴兵“十万〞,连年战争,以至于“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纴。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而被迫参与攻伐的大国百姓,在千里征途中因饥饿,疾病而死亡者“不可胜数〞,在战争中“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即使攻下一个“三里之城〞,“杀人多必数万,寡必数千〞。这种攻伐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的百姓都是巨大的灾难。墨子得出“当假设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的结论。
面对各诸侯国攻伐战争的兴起,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墨子既主张“非攻〞,从道义上予以反对和制止,又非常强调“救守〞,以实际行动进行“征诛〞,积极防御,保卫自己的家园。他说:“大国之攻小国也,那么同救之〞〔非攻下〕,“城者,所以自守也〞〔七患〕,“入守那么固,出诛那么强〞〔尚贤中〕,“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非攻下〕。明确指出要把为了侵略的“攻伐〞之战与为民除害的“征诛〞之战区别开来。
墨家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当今,我国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已经获得很大开展,然而社会、经济开展中的诸多不平衡问题诸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的持续扩大,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危及了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种社会背景下,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墨家思想的所倡导的和谐理念和精神有许多相通之处。因而,深入研究和开掘墨家思想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我们在利用墨家思想来强化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借鉴合理、有效的措施,吸收和灵活运用其积极的思想。
〔一〕“尚贤〞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的高度概括。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根本目标首先就应是建设一支“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人才队伍。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开展为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文化素质何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开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把促进人的全面开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开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实现人的全面开展,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以加强人才效劳工作,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关系逐步融洽、协调,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尚同〞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尚同思想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要求人民以及地方要与中央保持一致,即思想政见不能与天子相异,且强调君主的绝对领导地位,即“上之所是,亦必所非,亦必非之〞。这种思想当然有一定的专制主义味道,但是,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中,面对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当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增强地方的活力和经济开展的自主性,地方的职能和权限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使地方政府在微观领域获得加大的资源配置权力,地方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何利益主体。在经济社会开展的过程中,出现地方政府与中央、与人民争利的现象。
同时,在经济开展的过程中,各地区之间出现了严重地方保护主义,这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谐开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使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难以建立起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难以形成,资源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最优化配置,重复建设加剧,产业结构趋同,无序竞争加剧,同时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影响社会的稳定。
因此,要进一步强调地方的局部利益、短期利益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长期利益。地方保护主义从思想根源上分析就是缺少长期观念和全局观念,一切以我为中心,以局部的
5利益为中心,以牺牲整体利益来谋取局部的短期利益。首先,要继续强调全局观念,以全国利益最大化为取向。不允许为了地方暂时的利益而牺牲国家整体的利益和长远利益。地方政府的利益与中央政府不一致时,地方利益要服从中央利益。中央政府在尊重地方经济民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的同时,要进一步强调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制度的服从,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护市场经济制度的严肃性、公平性。其次,要加大地方政府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使其意识到,地方保护主义是与市场经济规律背道而驰的,是一种短期的局部利益,不可能持久。
〔三〕“节用〞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提出。“强本而节用,那么天下不能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