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伤寒
大类
方剂
汇总
伤寒金匮方剂归纳
桂
枝
汤
类
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生姜;方义:柯伯韵--此为仲景群方之首,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总方;曹颖甫--胃肠虚寒,血运不畅也。方中姜也、草也、同为温和肠胃之圣药。胃肠性喜微温,温则能和…桂枝汤功能疏肝补脾者也。故仲圣以本汤为温补主方,加桂即治逆气冲心,加附子即治遂漏不止,加龙骨、牡蛎即治盗汗、失精,加白芍、饴糖即治腹中痛,加人参、生姜、芍药即治发汗后身疼痛,更加黄芪、当归即泛治虚劳,去白芍加生地、麦冬、阿胶、人参、麻仁,即治脉结代、心动悸,无一非大补之方。
桂枝加附子汤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加炮附子一枚
桂枝附子汤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博,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桂枝、附子、生姜、炙甘草、大枣
桂枝加桂汤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水饮+阳虚阴凝,温阳散寒,通利气机)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表邪挟饮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饮而后表可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则不欲散邪于表,而但逐饮于里,饮去则不特满痛除,而表邪无附,亦自解矣。 (小便利则愈)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
桂枝加黄芪汤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者,此为黄汗——气虚湿盛阳郁)
加黄芪2两
桂枝加葛根汤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加葛根4两
桂枝加芍药汤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加芍药3两
桂枝加大黄汤
(接上)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加大黄1两,芍药6两
桂枝芍药知 母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附子麻甘姜术防
茯苓甘草汤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
桂
枝
汤
类
桂枝新加汤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气虚已甚),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注:桂枝后下
桂枝甘草汤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者,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2:1
桂枝救逆汤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起,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邪无从出,因烦盛,火反入内,火气在上,阴气独统于下,故重而痹)
桂枝1两,炙甘草2两,牡蛎2两,龙骨2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加龙骨、牡蛎各3两
桂枝麻黄各
半汤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麻黄桂枝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
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主之。
茯苓半斤(先下),桂枝4两,炙甘草2两,大枣15枚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茯苓4两,桂枝4两,炙甘草3两,
五味子半升。
去桂,加干姜、细辛3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茯苓4两,桂枝3两,白术、炙甘草各2两
小建中汤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疼,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
物汤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枣姜血痹方。
(生姜6两)
当归建中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病引腰者,不能食饮。
内补当归建中汤,桂枝倍芍加饴当。
黄芪建中汤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加黄芪1.5;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1.5;肺虚不足,补气加半夏3.
桂
枝
汤
类
黄连汤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内参连草,姜桂半夏和大枣
桂枝附子汤去
桂枝加白术汤
(接桂枝附子汤)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 + 白术4两
炙甘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桂枝汤去芍药 + 人参、阿胶各2两,生地1斤,麦冬、麻子仁各半斤
当归四逆汤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治厥寒,脉细欲绝病非凡。
归芍桂甘枣通细,补血散寒治在肝。
桂枝汤去生姜+细辛、当归、通草
当归四逆加
吴茱萸生姜汤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 + 吴茱萸、生姜
芍药甘草汤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其脚如伸。若胃气不和,俨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炙甘草4两 干姜2两炮
芍药4两 炙甘草4两
桂枝去芍药
加皂荚汤
治肺痿吐涎沫。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芪、芍药、桂枝(1:1)
麻
黄
汤
类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方义:伤寒始病,脉之所以浮紧者,以邪正交争于皮毛肌腠间,相持而不下也。一汗之后,则皮毛肌腠已开,而邪正之交争者解。桂枝汤为治太阳病之属于肠胃虚寒者,麻黄汤为治太阳病之属于肺脏实寒者。厥为寒气外犯皮毛,内侵肺脏。肺脏因寒而闭,呼吸不利,故上逆而作喘。
麻杏石甘汤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加石膏半斤
小青龙汤
伤寒表不解,心下又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亦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小青龙汤最有攻,风寒束表饮停胸。
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3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4两;若喘着,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加石膏2两
射干麻黄汤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菀味辛,辛枣夏冬姜用生。
厚朴麻黄汤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厚朴麻黄杏夏襄,膏辛小麦味干姜。
饮寒化热上凌肺,咳喘脉浮痰热光。
大青龙汤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麻黄”枣姜石
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发汗力度进一步减小而更重于养正)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越婢汤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恶风+附子,风水+白术
麻黄汤去桂枝+生姜、石膏(半斤)
越婢加半夏汤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麻黄汤去桂枝+生姜、石膏、半夏
麻黄加术汤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倍杏仁加白术4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汤去桂枝+薏苡仁(半两)
麻
黄
汤
类
甘草麻黄汤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甘草:麻黄=1:2
半夏麻黄丸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加上附子、炙甘草、太子参治疗病窦
半夏:麻黄=1:1
麻黄附子汤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甘草:麻黄=2:3,炮附子一枚。
麻黄附子
细辛汤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
麻黄附子
甘草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发微汗也。
甘草麻黄二两佳,附子一枚固根荄。
苓甘五味姜辛汤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老,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支饮冒呕)
苓甘五味姜辛汤,支饮咳嗽胸满将。
苓甘五味姜辛夏,饮逆眩呕不可怕。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