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工
气道吸痰
口腔
鼻腔
操作
程序
Ⅶ、 气道管理操作程序及质量管理标准
一、人工气道吸痰操作程序
素质要求:仪表、态度
规范洗手、戴口罩是否需要戴帽子,(自我保护)
用物准备及质量检查:听诊器、氧气、流量表、呼吸皮囊、氧气连接管、无菌手套、一次性治疗碗、生理盐水、痰液稀释液、呋喃西林液、一次性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比气管导管长4-5cm)、负压吸引装置、垃圾袋
评估是否需要吸痰 痰多的征象:直接观察到气管导管内有分泌物、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气道高压报警、低潮气量报警、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过快。
解释:向病人(清醒)或家属(昏迷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保护隐私:拉床帘
叩肺(病情许可)
安置病人合适体位
吸痰前准备:1)按呼吸机纯氧键吸入1-2分钟或用呼吸皮囊加压给纯氧呼吸10-15次(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
2)开动吸引器,调试压力,。
3)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治疗碗内。
4)打开吸痰管外包装,暴露末端,戴上手套,一手保持无菌,取出吸痰管。将吸痰管的连接头与负压吸引管相连,将压力调节至100--120mmHg(13.3KPa), 最大不超过200mmHg(26.7KPa)。试吸。
吸痰时另一只手是否需要戴手套,(自我保护)
吸痰操作:1)将吸痰管轻柔地插入气管导管内(不要在负压的状态下)
2)确定吸痰管插入的深度的方法(符合一项即可):吸痰管深度接近气管导管的长度;病人出现咳嗽反射;气管导管通畅的情况下,吸引管已经无法再深入;有肺叶切除的病人可参考外科医生的建议。
3)作间歇性吸引,用食指和拇指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在痰多处停留以提高吸痰效率,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病人出现氧饱和度下降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吸引。
4)若痰没吸完,按呼吸机纯氧键吸入1-2分钟或用呼吸皮囊加压给纯氧呼吸10-15次(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后,再行吸引。每次吸痰最多不超过4次
5)吸痰管取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内痰液,以免阻塞。
6)如分泌物粘稠,可在病人吸气相沿导管壁注入3—5ml痰液稀释液或生理盐水,然后呼吸球囊加压呼吸3—4次,使注入的液体到达小支气管并刺激咳嗽。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严禁在口腔或鼻腔内吸引后又行气管内吸引。
吸痰过程中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氧饱和度等,避免病人缺氧。
吸痰结束后处置:立即按呼吸机纯氧键吸入1-2分钟或用呼吸求球囊加压给纯氧呼吸10-15次(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再将病人气管导管与给氧装置连接。关闭吸引器,分离吸痰管,将吸引管头浸泡于呋喃西林液中,将手套反转脱去并包住用过的吸痰管,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
注意:吸痰管、治疗碗每次更换,其余吸痰用物每日更换1次。贮液瓶内加消毒液,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应超过瓶的2/3)。
再评估 : 呼吸、氧饱和度、痰鸣音、气道内压力、潮气量与吸痰前比较
安置病人
再次解释
记录:吸痰前后呼吸音改变及分泌物清除状况和呼吸型态变化、病人反应,痰液的性状、气味
思考题
1、 如何为气管插管非机械通气病人做好气道湿化?
2、 吸痰用物如何处置?
3、 吸痰并发症有哪些?
4、吸痰时吸痰管为什么不能上下提插?
人工气道吸痰质量管理标准及方法
目的:吸痰是通过合适的负压吸引方法将气切、气插病人呼吸道内潴留的分泌物吸出,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防治感染。
检查方法:询问、观察
人工气道吸痰管理程序表
病区 日期
请在下表适当的方框内打√
序号
主要标准要求
是
否
不适用
备注
1
操作前、后洗手
2
评估正确
3
安置病人体位恰当
4
扣肺方法正确
5*
吸引前、间歇、后用纯氧键或用呼吸皮囊加压给纯氧
6
吸引器压力选择正确
7
吸痰管选择正确
8*
插管动作轻柔敏捷,吸引方法正确
9*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0
注入痰液稀释液或生理盐水方法正确
11
每次吸痰最多不超过4次
12
用物处置正确
13
安置病人舒适体位
14
再次评估
15
再次解释
16
记录内容符合要求
17
仪表、态度、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18
操作熟练
注:*为质量管理关键点
二、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操作程序
素质要求:仪表、态度
规范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及质量检查:氧气、流量表、呼吸皮囊、面罩、氧气连接管、消毒手套、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消毒碗、生理盐水、呋喃西林溶液、负压吸引装置并检查性能、听诊器、餐巾纸
携用物至床旁
解释:向病人(清醒)或家属(昏迷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保护隐私:拉床帘
评估是否需要吸痰 痰多的征象:喉部有痰鸣音或肺部听诊听到痰鸣音,痰不易咳出,有缺氧症状(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过快)
叩肺(病情许可)
安置病人舒适体位
吸痰前准备:1)取下病人活动义齿
2)开动吸引器,证实压力正常。
3)将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消毒碗内
4)打开吸痰管外包装,暴露末端,右手戴上手套保持无菌,取出吸痰管,保持无菌。
5)将无菌吸引管的连接头与负压吸引器管相连,将压力调节至100--120mmHg(13.3KPa),最大不超过200mmHg(26.7KPa)。试吸。
吸痰操作:1) 将吸痰管轻柔地经口或鼻插入咽喉部(不要在负压状态下),待病人吸气时将导管插入气管一定深度约 20cm 左右或病人有剧烈咳嗽时,立即作间歇性吸引,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在痰多处停留以提高吸痰效率,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
2)插管遇到阻力时,可适当变动头的位置后再行插入,勿强力插入,以免损伤粘膜。
3)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入,脑脊液漏的病人禁止吸痰。
4)吸痰管取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内痰液,以免阻塞。
5)吸痰过程中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氧饱和度等避免病人缺氧。
6)在两次吸痰之间鼓励清醒患者深呼吸和咳嗽
吸痰结束后处置:1)关闭吸引器,分离吸痰管,将吸引管头浸泡于呋喃西林液中,将手套反转脱去并包住用过的吸痰管,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
2)吸痰用物每日更换1次,吸痰管、一次性碗每次更换。贮液瓶内加消毒液,吸出液 (<2/3) 应及时倾倒。
再评估:呼吸、氧饱和度、痰鸣音与吸痰前比较
安置病人:舒适体位,擦净病人面部分泌物。
再次解释
记录:吸痰前后呼吸音改变、分泌物清除状况和呼吸型态变化、病人反应及痰液的性状、气味
经口腔或鼻腔吸痰质量管理标准及方法
目的:吸痰是通过合适的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患者呼吸道内潴留的分泌物吸出,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防治感染。
检查方法:询问、观察
经口腔或鼻腔吸痰质量管理程序表
病区 日期
请在下表适当的方框内打√
序号
主要标准要求
是
否
不适用
备注
1
操作前、后洗手
2
解释
3*
评估正确
4
安置病人体位恰当
5
扣肺方法正确
6*
吸引器压力选择正确
7
吸痰管管径选择
8*
插管动作轻柔敏捷,吸引方法正确
9*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0
用物处置正确
11
安置病人舒适体位
12
再次评估
13
再次解释
14
记录内容正确
15
仪表、态度、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16
操作熟练
注:*为质量管理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