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
标准化
发展
现代农业
必经之路
篇一:农业标准化是开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农业标准化是开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从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平安、外向型农业开展、品牌农业开展方面阐述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并指出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要加强领导,加快搞好部门协作;加快农业标准“田头〞和“市场〞的深入实施;加快做好农业标准化知识信息的普及传播工作;加快建设好正规化的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必要性;建议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增强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平安的根底条件。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现代农业的开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参加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常规的农业生产方式、理念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带来新的挑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呼唤农业标准化。
1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
1.1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农业标准化
进入新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加工流通企业为依托,以广阔农户为根底,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链式开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种植、养殖、加工、贮藏、运输、营销这一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关。而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项上联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下联农业生产基地和广阔农户的根底性工作,通过把农业生产技术、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进行科学地综合组装,制定成浅显易懂、易于实施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并加以推广应用,从而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轨道,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农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可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
1.2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提高需要农业标准化
长期以来,以追求产量为主要目标,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兽药、激素、饲料添加剂等,甚至不择手段使用违禁农药、兽药等,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一些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影响了人民群
篇二:农业标准化及产业化
农业标准化及产业化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农村城镇化
即是指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小城镇群体的形成过程,这时大量农民往返于城镇与农村之间,他们工作在城镇,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过程,是我国三元经济结构开展的产物。
2、农业产业化
又叫贸工农一体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保障、以效益为中心进行规模经营的“龙〞型产业实体,是“农工商一体化,供产销一条龙〞经营的简称。
3、“两个飞跃〞的农业思想
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开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展集体经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构成了“两个飞跃〞农业思想和实践的内容。
4、农业产业组织创新
也可称农业重组,是指为适应现代化农业要求而进一步整合农村市场取向,改革业已形成的农业产业内市场关系的过程。
5、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
是对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的经营活动进行领导、决策、方案、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使其面向市场和用户,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确定规模和特色,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过程。
6、主导产业
是相对于根底产业和配套产业而言,就是在产业结构中起主要作用的产业。主要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中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显著,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对其它产业和整个经济开展具有强烈推动作用的产业。
7、生产基地
是指围绕龙头企业或市场建立的,联结众多农户形成的,某种主导产业的专业生产区域和生产组织形式。它有以下几层根本内涵:(1)生产基地是区域化布局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具体表现形态。(2)生产基地是农业主导产业在一定地域上实行专业生产的表现形态。(3)生产基地是在家庭经营根底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的一种经营形式。(4)生产基地还是联结农户的一种组织形式。
8、龙头企业
是指依托主导产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的,规模较大、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效劳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与根底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中介组织或专业批发市场。
9、农业现代化
就是指农业的开展适应当代的生产力开展水平,在思想上、组织上、方法、手段等方面到达国际先进水平。所以不少专家学者结合学术理论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农业现代化形象地描述为:富裕的文明新村、兴旺的农业、良好的农村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开展。当然农业现代化本身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的概念。所谓世界性概念,就是说现代化要求以国际水平为标准,要到达国际上同期先进水平。所谓历史性概念,就是它包含的内容将随时代的前进,历史的开展,不断变化。
2023、有机农业
就是指不使用化肥、农药、激素,利用自然手段进行耕作与放牧。
11、资本经营
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但其内涵也包括生产经营。
12、保护价格
是在农产品价格放开以后,为维护农产品在国内市场比较高的价格,以保证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国家制定的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即国家干预家。其目的是保证农民生产获得社会的平均利润,改良农产品价格背离价值的行为。保护价的根本内涵=“完本钱钱+合理利润〞。
13、本钱效应价值
是指在本钱支出中,该项本钱的作用而转换的某些使用价值产生的结果。一般说,本钱效应价值高,实际本钱支出低最为合理,本钱效应价值低,实际本钱支出高表示企业本钱支出不科学。
14、“非市场安排〞
是龙头企业与参与者农户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保证产业化经营系统再生产过程连续有效运作,保持系统内各利益主体权益关系稳定的重要手段,从而也是保证市场供需和价格稳定的重要手段。其具体措施包括:1)资金扶持;2)低价供应或赊销生产资料给农户;3)低偿或无偿效劳等。
15、标准。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根底,以获得最正确秩序、促进最正确效益为目的,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的准那么和规那么。
16、标准化: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那么的活动。
17、农业标准化。指根据市场需求,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系列标准,加速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进而取得最正确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18、农业标准化的范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用微生物业
19、无公害农产品。指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或加工,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平安允许范围内,经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的农产品。
20、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开展原那么,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平安、优质、营养类食品。
21、有机食品。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22、农业国际贸易壁垒:关税壁垒、贸易技术壁垒、绿色壁垒
二、简答题
1、简述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各自的根本特征。
答:1)原始农业的根本特征:(1)生产力水平低下,以石器、棍棒为生产工具;(2)采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方法;(3)掠夺式经营,未形成物质和能量的人为循环;(4)带有浓厚的采集经济色彩。2)传统农业的特点:(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应用和推广;(2)耕作技术的显著进步;(3)水利建设和灌溉技术的开展;(4)产业内部循环形态的形成。3)现代农业的根本特征: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根底上,日益广泛地依靠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起来的。从西方兴旺国家农业现代化开展进程看,现代农业具有生产工具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和生产组织社会化三方面的特征。(1)从生产手段上,从使用人畜力为动力的手工农具转变为使用以石油、电力为动力的各种现代化机械设备,促使了生产效率极大提高。(2)在农业技术上,从凭借直接的经验积累和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技术转变为以现代科技成果为根底的农业技术体系。(3)在生产组织上,农业已从自然经济型小生产转变为农业专业化、区域化根底上的社会化大生产。
2、简述我国农村改革的三个阶段。
答:我国农村改革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农业和农业改革首先在土地使用制度上取得了突破,普遍推行了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别离,解决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第二阶段:从1985—1992年,农村经济改革主要是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废除了传统的流购流销制度,代之以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制度。第三阶段: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一些地区总结出了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路子,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
3、外农业产业化开展过程中有哪几种主要模式。
答:主要模式有:1)“工商企业+农场+农户〞的一体化模式;2)“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模式;3)“工
业、商业、金融及农业企业+农户〞的合作制模式;4)“农协+农户〞的以体化模式;5)“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模式;6)“政府+公司+银行+农户〞的一体化模式。
4、简述国外农业产业化开展的路线和规律。
答:纵观兴旺国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开展进程,可以总结出农业产业一体化开展的路线是:“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并遵循以下规律:1)农业产业一体化受生产力开展水平的制约,在地域上一般遵从由经济兴旺国家(地区)到次兴旺国家(地区),再到欠兴旺国家(地区)的递进次序;2)在同等条件下,受农产品生物特性和市场需求弹性的影响,农业产业化在行业上,一般遵从由畜牧水产业(特别是乳业)到果蔬业再到大田作物的递进次序;3)同类农产品受其内在品质的影响,农业产业化一般遵从由特质品种向一般品种的递进次序;4)农业产业化的演进方向是一体化程度由低到高。这是由生产力由低到高,社会分工由粗到细的开展走向所决定的。5)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功能大于每一局部单独功能的简单相加。
5、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答:内涵:1)(1)从狭义角度理解,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就是使农业成为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农业产业化也可理解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2)从广义角度,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3)从静态角度理解,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开展目标,是人们对农业开展方向的一种设计;(4)从动态角度理解,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开展过程,即人们对农业开展方向的一种探索。2)除此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还要把握以下几点:(1)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在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我国农民的一大创造,同时也适应世界农业一体化的开展趋势;(2)农业产业化标志着农业外延的扩大和内涵的升华;(3)农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