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
初中
青少年科技
教育
实践
研究
农村初中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实践研究
文/黎金玉
。在简要分析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现存主要问题的根底上,认识到学校和地区科技教育资源的局限性是影响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因素,并提出要发挥农村丰富的自然科普教育资源优势,在当前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立足学校本身,结合学校和学生开展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开展科技教育是农村科技教育的突破口。分析实际例子从学科课程渗透、开发外乡科普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加强科技教育信息化等几方面探讨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教育;农村青少年;本地资源;信息化
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是社会、国家和青少年个体开展的共同需求,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总目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纲要指出,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开展,但从现有研究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经济的差异,各地区的办学条件、学校设施、师资水平各有不同,可提供科技教育的资源也有差异。大城市的重点中学,资金相对充足,可以借助科研机构、高校等资源开展科技教育。而普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青少年科技教育相当滞后。其中突出表现在: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认识与具体落实错位;缺乏科技教育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科技素质偏低甚至没有科技教师;科技教育经费短缺;无活动场所、无足够科技活动时间等因素导致科普教育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科技教育的种子如何在这重重阻力中破土而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积极挖掘学科教学资源,渗透科技创新教育
有的教师抱怨教学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科技教育。其实,科技教育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学科教育是根底教育主体,我们应充分结合各学科的特点考量学生开展的现实需求,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渗透科学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创新意识、科学创新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使学生领会科学本质,热爱科学,乐于科学探索,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以生物教学为例:
1.通过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
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其科学态度。如在生物教学中,学习遗传规律时,介绍孟德尔用了8年时间对28000株植物进行杂交实验从而获得遗传规律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对待科学认真钻研、反复论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标准的科学技能。在科学史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假设的能力,并学会用逻辑、想象及基于证据的思维方式来形成并修正科学解释。如,在学习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内容时,可以参考下表的模式进行:
“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教学简表
2.通过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和探究习惯
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课程,可以通过拓展探究教学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根本思路,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为进一步学习科学打下坚实的根底。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可让学生根据科学探究的八个根本步骤进行实践,如以下图:
总之,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内一切可用的科学资源,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开展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从学科学、爱科学到用科学、创造科学的过程,不断提高科学素质。
二、开发利用外乡科普资源,拓展课外科技活动
农村学校要寻求科技教育的出路,必须认清形势。虽然农村学校在客观教育条件上存在一定的缺乏,但并非没有优势,关键是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农村具备较为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积极挖掘和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做到取长补短,因材施教。要利用好外乡资源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先调查和掌握本地区科普教育资源,然后根据资源分布和特点设计相应的科技活动。
1.科技活动要与外乡特色资源相结合
农村地区有自己特色外乡资源,以南沙区为例。南沙地区临近珠江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其中有较多具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如,红树林湿地、海蚀地貌、山地、水网等资源;蕉门红番薯、小虎麻虾等名优地方特产;咸潮①、台风等自然现象。这些珍贵的资源不但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还有实际应用价值。利用这些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不但能让广阔青少年掌握本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的自然资源及分布状况,而且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大意义。在此根底上把开发研究的成果编成校本教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更能表达科普教育的特色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培养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一举多得。
2.科技活动要与人们日常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选择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研究课题。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是科技活动重要的课程资源。如,“蔬果‘褐变’的探究与防治〞等课题都是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开展深入研究形成科技论文参加科技大赛的。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科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开展,或者涉足学科领域的专题研究为科技活动开拓新的领域和思路。如,2023年6月北京等地爆发“广州管圆线虫病〞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笔者指导学生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中间宿主福寿螺,通过观察和调查掌握其生长发育及危害,通过实验探究出防治福寿螺的有效措施。②
3.加强校内外科学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
在校内,不断完善生物、地理、物理、化学实验室的仪器用具和生物园、地理园、科技活动室等配套设施,为开展校内的科学实践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和技术支持。在校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立课外科学实践活动基地,如,气候观测点、环境检测点、野外考察基地等。学校可利用这些校内外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如,本校利用当地的资源先后建立了红树林研究基地、海蚀地貌考察基地③等。学校组织学生到这些科学实践基地开展各类科学考察和观鸟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4.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开展科技活动
利用社会公共科普教育资源,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学校可邀请科技教育专家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培训、科技表演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定期组织青少年外出参观科技博物馆、少年宫、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科学开展的历程,当前科学的动态和开展,加强现有社会公共科普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
学校也可以组织科技活动周,开展科技小制作展示、科普小论文和科幻绘画评比等活动,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科技学习平台。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校刊、宣传板报、播送站等媒介传播科技信息,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气氛,使学生耳濡目染,科学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加快农村科技教育信息化,构筑科技教育新平台
在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开展的21世纪,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农村学校根底教育信息化也逐步普遍。教育信息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的特征。教师应熟悉地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分利用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科技教育中,不断丰富和更新科技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农村学校,教师除了在常规课堂中收集大量相关的信息进行教学外,还可以建立博客进行科技教育,筛选大量的科技知识通过网络呈现给学生,如,可设置科技动态、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原理、小小科学家等多个栏目,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大大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效率,师生间通过博客进行交流和互动,一举多得,效果显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信息时代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科技的能力,要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新生存方式,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从泛滥的资源中快速地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东西,科学地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技能。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时,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巧用互联网查找答案,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技能。
学校和地区科技教育资源的局限性是影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立足本身,结合学校和学生开展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开展科技教育是农村科技教育的突破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并注重结合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根底上把科技活动的成果编成校本教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不但有推广意义,更能表达学校开展科普教育做到因材施教的特色,对相似条件的学校开展科技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科技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如何建立一个可行的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利用模式,如何加快农村科技教育信息化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注释。①科技论文“咸潮对珠江口地区生产、生活影响的研究及对策〞参加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金奖。
②“福寿螺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新措施探究〞获第22届XX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③“黄阁古海蚀地貌地质公园建设的设想〞获第23届XX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
参考文献:
[1]杨光。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2-3.
[2]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开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
[3]刘泽雨,董金明。创新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2:49-50.
[4]赵卿敏。创新能力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255-286.
(作者单位XX省XX市南沙黄阁中学)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