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同义词教学研究综述.doc
下载文档

ID:1056861

大小:11.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同义词 教学研究 综述
同义词教学研究综述同义词教学研究综述 陈延金 海南师范大学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汉语学习者人数的增多,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教学也同样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同义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同义词的界定和判定标准两个方面来回顾学者们的研究,以期能够为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的继续研究提供帮助。关键词:对外汉语;同义词;界定问题;判定标准;辨析方法 一、汉语本体研究对同义词的界定 汉语词汇数量繁多,种类丰富,其中更是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同义词的存在一方面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同义词教学成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大重难点,同样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对“同义词”的界定以汉语的本体研究为基础。汉语本体研究中对于同义词的界定存在着些许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定义问题、判定标准、词性不同能否构成同义词。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学界关于“何为同义词”的问题,主要存在两种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比如吕叔湘(1952)、谢文庆(1982)、胡裕树(1995),现行的许多教材仍然采用此种观点,比如黄本教材中就将同义词定义为“意义相同、相近的一组词”。有的学者认为同义词中不包括近义词,彼此应该分开,因为二者之间既有重合的部分,又有各自所特有的部分,如王理嘉、候学超(1963)、刘叔新(1980)、葛本仪(2002、2003)等。关于同义词的判定标准,学界主要有两种判定的标准,一种是意义标准,一种是意义形式标准。意义标准又可细分为三种,即:同一概念标准、同一事物标准、义位同一标准。为了避免意义标准主观性太强的弊端,学者们又提出了意义形式标准,主要包括替换法和同形结合法。替换法和同形结合法,将两个词的位置进行互换,同时考察互换位置后,词语搭配的对象是否会发生变化,进而断定同义词和近义词。此外,对于“词性不同能否构成同义词”的问题,学界同样也存有争议。周祖谟(1956)、刘冠群(1957)等认为,词性不同就不构成同义词;而张世禄(1956)、吕叔湘(1979)等则认为同义词的同义,指的是词汇意义相同,而不是指语法意义相同。尽管在汉语的本体研究中,大体而言,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辨析同义词。首先,理性意义方面,主要包括意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集体与个体的不同以及搭配对象的不同;其次,色彩方面,主要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最后则是用法方面,这主要包括了搭配能力、构词能力和造句能力。其实,汉语本体研究中对于同义词的辨析,主要关注的是词语在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的差异,而这三个方面也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会关注的方面。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对同义词的界定 传统类,基本上采取了汉语本体研究中同义词界定的广义标准,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将同义词限定于意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汇范围之内。比如陈杰(2005)就认为“等义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数量要比近义词少得多,自然也就没有近义词重要。因此,近义词就是同义词的主体。近义词是指基本意义大体相同或大部分重合的词,那些基本意义无共同点的不能算同义词,基本意义只有一小部分重合的也不能看作近义词。”吴琳则对同义词的界定做了更进一步的界定,认为“同义词应该是处于同一种语言中的一组词(至少包括两个词),它们至少在某一个义项上存在着意义大同小异的关系,大同的基础是该义项的核心理性意义相同,小异可以存在于该义项的周边理性意义、附加意义、组合方式、聚合方式,或者在其他义项的以上任何一个方面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可以在词的成分或构造上找到依据。”上述两位学者的观点都从词义出发,要求词义相同或大致相同,而对于词性是否都相同,则没有做严苛的要求。突破类,彻底摆脱了本体研究中“同义词”、“近义词”的称说,提出了“易混淆词”这一术语。这一观点主要由张博(2008)提出,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应当放弃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真正转换视角,基于中介语词语混用的现实进行词语辨析,所辨析的对象就是易混淆词。”在他看来,“易混淆词”与“同义词”“近义词”之间有交叉关系,而非包含关系或并列关系,因为它们是研究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视角和不同标准归纳出来的词语类聚。易混淆词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目的语使用和理解两个层面。”由此看来,“易混淆词”不仅包括意义上有联系的词语,只要是能够引起留学生混淆的词语都应该包括在内。同时,张博将易混淆词概括为七大类: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也就是狭义的近义词;有相同语素的词;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字形相近的词;母语一词多义对应的汉语词;母语汉字词与对应的汉语词;方言词与对应的普通话词。“易混淆词”这一说法,充分的考虑到了实际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易混词语的情况,真正的去辨析那些留学生容易弄错的词语。张博关于“易混淆词”的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参考文献:1陈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理论界,2005.1.2郭志良.對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