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题.doc
下载文档

ID:105590

大小:39KB

页数: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医院 感染 知识 问答题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题 1、 什么是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 何为医源性感染? 答:医源性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3、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4、 什么是消毒? 答: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 什么是灭菌? 答: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6、 什么是手术部位感染? 答:手术部位感染定义是切口周围或引流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伤口周围出现蜂窝组织炎。 7、 医院内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医院内感染的特点包括:①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②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③可发生流行。 8、 医院感染基本上可分为哪二大类? 答:①外源性感染:也就是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相互交叉感染。 ②内源性感染;是指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9、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传播途径有4种:①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飞沫接触传播。②空气传播:包括飞沫核传播、尘埃传播、医源性气溶胶传播。③共同媒介传播:包括经水传播、食物传播、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输液制品传播、药品及药液传播、医疗器械设备的传播。④生物媒介传播:包括媒介昆虫类的传播。 10、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1、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其职责;医院感染管理有关部门及医务人员的职责;医院感染的培训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调查与控制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消毒药械的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手卫生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重点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2、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意义是什么? 答:提高治疗与手术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加快床位周转率,减轻医疗护理工作负担与国家和个人经济负担。 13、医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职责是什么? 答:医生的职责是: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标准预防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②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应用。③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④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写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⑤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换药用品严格区分清洁伤口和感染伤口。⑥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⑦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气刺伤。 14、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职责是什么? 答:护理人员的职责是: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标准预防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②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消毒灭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100%。③定期清理一次性医疗用品和灭菌包,无过期,无湿包,无破损。④坚持对环境进行消毒,手、空气、物表卫生学监测达标。⑤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发现任何感染的征兆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隔离病人,协助收集培养标本。⑥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督促其他人执行。⑦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⑧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气刺伤。 15、 《消毒管理办法》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应达到什么要求? 答: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② 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③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16、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进行规范的意义是什么? 答: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必须落实医院的手卫生制度,定期开展手卫生工作的全员性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七步洗手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达到规定的要求。 17、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消毒指征是什么? 答:①直接接触病人之前及后。②直接接触两名病人之间。③进行无菌操作之前。④进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感染区及离开这些病房之后。⑤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后。戴手套前后。⑥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设备。⑦戴口罩之前。⑧处理污物之后。⑨穿工作服前和脱工作服后。⑩饭前和便后。 18、表浅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诊断标准为:①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③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具有上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9、深部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诊断标准为:①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②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③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④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⑤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具有上述五条之一即可诊断。 20、器官(或腔隙)感染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诊断标准为:①引流或穿刺有脓液。②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证据。③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④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具有上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21、皮肤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诊断标准为:①皮肤有脓性分泌、脓疱等。②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解释者。③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抽吸物中培养出病原体。④血液或感染组织特异性病原体抗原监测阳性。具有上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22、什么是标准预防? 答: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性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资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3、标准预防的特点有哪些? 答:其基本特点为: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4、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措施有哪些? 答:①预防医院感染的各种培训。②医院感染的监测。③标准预防。④合理使用抗生素。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⑥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监测。 25、何谓无菌技术? 答: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无菌物品: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有菌区域:未经灭菌处理或经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26、实施无菌技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①应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②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要清洁、宽阔,并根据需要控制流动人员。③无菌操作前戴好帽子和口罩,防止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屑以及飞沫等途径造成污染。④无菌物和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再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容器内。⑤手术、治疗、检查等无菌操作开始时,准备的无菌治疗和检查的物品只限于特定病人使用,不得转为他用。⑥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用物,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⑦任何接触创伤面,注入人体内或插入管腔的物品必须保证无菌,包括覆盖创面、伤口、手术切口的敷料,以及注射用具和各种导管等。⑧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既不可再用,应予跟换或重新灭菌。⑨经灭菌的物品应保存在严密完整的包装内和清洁、干燥、消毒处理后的环境里,保存期7~14天,超过期限,应重新消毒。 27、戴手套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保护医护人员自身不受病原体感染。②防止医护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传播给病人。③减少医护人员从其它病人或环境获得的病原体在病人之间传播的机会。 28、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①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或异物植入手术可考虑预防用药。②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需预防用抗生素。③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需预防用抗生素。 29、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有哪些? 答: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以术中给予第二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污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30、医疗废物的分类有哪些? 答:医疗废物的分类有:①感染性废物;②病理性废物;③损伤性废物;④药物性废物;⑤化学性废物。 感染性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损伤性医疗废物用利器盒包装,并采用医疗废物专用警示标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