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类似
医宗金监
书籍
类似医宗金监的书籍
篇一:中医十大经典丛书
治疗原那么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根底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2.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历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华。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么样互相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觉察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能够治疗哮喘,大黄能够泻火,常山能够治疗疟疾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明。
3.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咨询难〞之义,或作“疑难
〞解。“经〞乃指内经,即咨询难内经。作者把本人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局部咨询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咨询题逐一阐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往常〔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咨询难的方式,亦即假设咨询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
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根底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根底理论为主,结合局部临床医学,在根底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开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注重。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
4.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阐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该书编成后不久,晋王叔和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刊,历代刻印数10次而流传至今,对中医学治疗急慢性传染病、流行病以及内科杂病等理论和技术的开展,曾产生过极其深远的阻碍。
5.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局部.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那么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依照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
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局部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6.内经知要为明-李中梓辑注。全书2卷。上卷有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5篇;下卷有经络、治那么、病能3篇。书中将内经重要原文节录归类,并加以注释。所选内容少而精,可概括中医学的根底理论,又分类清晰,注释简要,为研究内经各家所推崇。
7.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本书集汉往常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阐述分门别类,在说明脉理的根底上联络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那么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照;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书的最大奉献有二。其一:初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详细描绘。其二:本书将晋往常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材料均搜集保存下来。
8.删补名医方论,医方著作。八卷。本书即医宗金鉴卷二十六-三十三〔亦有单行本〕。书中共选录清代往常临床常用方方剂
篇二:御纂医宗金鉴
御纂医宗金鉴,全书九十卷,清乾隆朝时由国家编著的大型医学丛书,由供奉内庭太医、太医院右判吴谦奉敕主编,后收入四库全书之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给与这套书籍相当高的评价。 在乾隆四年〔西元 1739年〕,乾隆皇帝下诏,由吴谦与康雍乾三朝御医、院使刘裕铎
,共同领衔编纂这套丛书,历时三年完成。为同类书籍中最为简明、完备、有用者。
本书共分15部,有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及正骨心法要旨。
其中,伤寒论注中,搜集了二十名医家的注解,内容极为详尽。口诀的部份也极为有用,在本书刊行之后,成为当时医学教育最重要的读本。本书也成为中国北方中医界最注重的一本套书,关于北方中医界有极深的阻碍力。
参考文献[编辑]
篇三:中医书籍推荐书目(定稿)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
中医博大精深,中医教材所以非常重要,是入门之书,学完教材之
后,能够建立一个中医知识的大体框架,然而间隔中医临床还有
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医书籍浩如烟海,还要看非常多课外书。现
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中医书籍。
1、名老中医之路,此书非常多名医的成长之路值得借鉴,比方
说他们是如何成才的,主要学了哪些中医著作。
2、新编中医入门董汉良著,金盾出版社。该书主要构建中医
根本框架,并对每一局部如内、外、妇、儿等介绍了学习方法、
主要内容及其参考书目。书非常薄,内容丰富。
3、中医临床传统流派黄煌著,相当于中医医学史,能够对古
代中医有个大体的认识。
4、医古文段逸山著。学中医,古文是障碍之一。
中医书非常多,因此看书要精挑细选,先要用尽量少的书尽快建立
一个根本框架,然后再广泛涉猎,因此在这几年时间非常关键,
工作之后想看书都可能没时间。
以下我分类列举书目,同学们要在每一个类别中先选其中的一
本,看完所有类别,如此才能尽快建立一个框架。
一般而言,1990年是中医的转机点,1990年之后中医转向衰败,
因此1990年之后写的中医书,非常多都是纸上谈兵,除了几位名
家著作之外,好书不多。
壹、四大根底:
一中医根底理论
二、中医诊断学
〔一〕四诊:
1、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2、清代·林之瀚四诊抉微
〔二〕望诊:
1、民国·曹炳章辨舌指南
2、清代·汪宏望诊遵经
〔三〕切诊:
1、现代·李士懋濒湖脉学解索
2、民国·张山雷脉学正义
3、清代·赵文魁文魁脉学
4、晋·王叔和脉经
〔四〕辨证: 1、现代·孙其新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2、现代·欧阳锜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2、现代·姚乃礼著中医病症鉴别诊断学
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现代·姚乃礼中医证侯鉴别诊断学
〔五〕断生死:现代·周信有诀生死秘要
三、中药学
1、现代·颜正华药性歌括四百味
1、明代·龚延贤药性歌括四百味
1、现代·王绪前临床中药用药鉴别速览
2、清代·吴洛仪本草从新
3、民国·张山雷本草正义
4、民国·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
四、方剂学
1、清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2、现代·丁光迪增订中药配伍运用
3、现代·刘子民汤头趣记图释
4、现代·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
附:四小经典
1、明·李时珍濒湖脉学
2、明代·龚延贤药性歌括四百味
3、清·汪昂汤头歌诀
4、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
贰、四大经典
一、 黄帝内经类:
1内经知要
明·李中梓内经知要
2、现代·王洪图〔高考状元,内经倒背如流〕内经讲义〔本科教材〕或王洪图内经讲稿
3
郭霭春,被誉为“黄帝内经〞研究整理第一人。
4、马莳〔明〕灵枢经注证发微
5、黄帝内经太素 唐 ·杨上素
5、明·张景岳类经
二、伤寒类
1、现代·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现代·刘渡舟伤寒挈要
2、现代·胡希恕伤寒论、金匮要略讲稿,经方
3、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4、清·尤在径伤寒贯珠集
5、现代·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
6、现代·黄煌著中医十大类方
7、日本·汤本求真皇汉医学
8、民国·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三、金匮要略
1、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
2、清·尤在径金匮要略心典
四、温病类
1、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2、李保顺温病条辨集注与新论
3、清·王孟英温热经纬
4、民国·俞根初原著三订浅显伤寒论
五、神农本草经
1、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
2、药征〔日·吉益东洞〕
3、药征续编〔日·村井钝〕
六、难经
民国·张山雷难经汇注筏正 叁、针灸类
1、现代·周檐声金针梅花抄
1、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2、晋·皇普谧针灸甲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