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课教学模式.docx
下载文档

ID:1054849

大小:21.92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就业 导向 高校 军事 教学 模式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课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的必然趋势。以就业为导向,高校军事课应积极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创新教学模式,明确军事课程的教学定位,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计,采取开放式的专题教学,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实现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应征入伍的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断拓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关键词]就业导向 普通高校 军事课 教学模式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胡勇胜(1981- ),男,湖南宁远人,湖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科技学院军事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国防军事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永州 425100)  [课题工程]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利用湖南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3CGF001)和永州市2023年度指导性科技方案工程“永州国防教育资源转化为红色旅游资源的方式及途径研究〞(课题批准号:永科发[2023]26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30-0140-02  军事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担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保卫者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开展现状和当前我国国情而提出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开展理念。因此,高校军事课应顺应经济社会的开展需求,积极承担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应有之责,创新教学模式,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备受社会广泛关注。毕竟,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开展的核心任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应认识与把握就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目前,学界对就业能力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如李忠艳等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人具有的各种有益于就业的能力组合,在个人求职、就职晋升开展的不同阶段具有动态开展的倾向。就业能力的结构有三个维度:根底技能、根本工作能力和职业人格。根底技能包括数理运算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等。根本工作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决策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七个要素。职业人格包括合作精神、责任感、吃苦耐劳、诚信忠贞、乐观自信等五个要素。  高永惠等认为,就业能力除专业能力外,还包括:(1)概念化能力。包括掌握状况的能力、理论性思维能力、解析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能力、企划能力、创造力。(2)沟通力。(3)自我管理。  张佩芬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核心竞争力、根底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方面构成。其中,核心竞争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学习能力。大学生就业根底竞争力包括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素质能力。  以上各位学者对就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尽管有不同的理解,但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并表现出一些共同点。一是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二是就业能力除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包括语言表达、理论思维、学习创新、沟通交往、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分析判断等能力,以及责任感、自信、吃苦耐劳等品质;三是现代社会需要综合型、创新型、有团队精神的人才;四是表达了现代社会人才观的开展趋势。这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二、就业导向下高校军事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1.就业导向视野下高校军事课的课程教学定位。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军事课以国防教育为主线,旨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高校应将军事课作为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围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目的组织教学,梳理出军事课教学的哪些内容、哪些方法、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军事课教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  庞民认为,军事课教学内容在育人中起着综合性的作用。因为军事课是集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其教育内容具有覆盖面广、综合育人强等显著特点。军事课适应了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军事课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做到了多种形式并用。实践证明,军事课在培养大学生思想作风素质、身心素质、军事素质,吃苦耐劳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队列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我国周边平安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军事高技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在军事课教学中,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具体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上的实际功能,才能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军事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2.实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对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军事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应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两个原那么、做到三个结合。一条主线就是紧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两个原那么是指军事课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原那么,不为所有、但求所用,多种教育形式并用的原那么;三个结合就是军事课教学与相关课程开展渗透性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体、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日常管理相结合。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课程模块由三个模块化课程组成,即思想素质模块、创新能力模块和团队精神模块。思想素质模块课程着力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军人作风、忠诚守信、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等品质。该模块由军事理论类、军事选修课和军训组成。军事理论类课程包含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和信息化战争等内容。该模块课程安排在大学一期进行,以16~24课时为宜。课时方面,全国大多数高校到达了这一要求,容易落实。军训以队列训练、条令条例教育和轻武器射击为主。军事选修课是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开设适量的选修课。如,思想素质类:“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艺术〞“战争心理学〞“军事领导科学〞“中国国家平安问题研究〞;思维拓展类:“哲学与军事辩证法〞“军事高技术与仿生学〞“中外典型战例解读〞等。选修课按学期开设,每期开设相关课程2~3门,每门课安排16~32课时。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