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临湘花鼓戏的濒危现状及抢救对策.docx
下载文档

ID:1052032

大小:21.43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临湘 花鼓戏 濒危 现状 抢救 对策
临湘花鼓戏的濒危现状及抢救对策 王健 :随着改革开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得到长足的开展,现代影视、歌舞传递着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地方戏曲受到一定的挤压,市场萎缩,艺人青黄不接,农村留守人员少,观众不多,演出剧目少,演员收入低,出现了濒危现状,影响到非遗工程的传承与开展。本人从组建艺术团体和传承机构,繁荣剧目创作,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广泛开展艺术交流,展示成果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花鼓戏;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3〕27-0133-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3.27.08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支撑着城乡文化生活,电影、电视、现代歌舞,传递着快节奏的城市风情,地方戏曲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或冲击。临湘花鼓戏也一样,它走进了乡村,走进了低谷,出现了濒危现状。 一、临湘花鼓戏的存续现状 〔一〕演出市场大幅度萎缩 现代的歌舞、音乐、电视、电影等娛乐形式的极大丰富,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的兴趣。多元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戏剧市场疲软。局部过去爱看临湘花鼓戏的观众也在多元文化的吸引下,转移了兴趣。剧场门可罗雀,座上廖无几人,就是政府组织的“一元剧场〞也难以满座。 没有演出市场,演员们不得已零散下乡,为红、白喜事演草台戏,有的干脆改行唱歌跳舞。剧场正规地上演戏剧,遭到了空前的“冷遇〞。 〔二〕临湘花鼓戏艺人青黄不接,演职员后继乏人 临湘境内有较常演出活动的剧团仅临湘嗡琴戏剧团。还有4个民间职业剧团都因为演艺人员短缺或市场不景气,很难接到演出邀请而处于瘫痪状态。临湘花鼓戏剧团的演、职员平均年龄都超过了35岁,年龄最大的有65岁,个别的甚至70多岁。他们常年弃波乡下,身体普遍较差。一批演艺娴熟的老艺人和嗡琴制作及演奏技巧、艺术风格独特的演、职员相继去世,只有少数年龄较大的艺人强撑着,艺术上后继无人。 2023年,市文广新局组织民间职业剧团汇演,参演的16个剧团中,有半数以上剧团的演员行当不齐,靠演员串场或相邀有一定造诣的主要演员,才能完成一台戏的上演。艺人的青黄不接,演、职员的艺术水平底下,队伍自身管理水平等濒危现状,给临湘花鼓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窘。它正面临着传承人稀缺的严峻形势而接近失传。 〔三〕艺术生产滞后,演出剧目偏少,演出收入卑微,留不住人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临湘花鼓戏剧团总共生产出4个剧目参加省、市专业团院调演。乡下民间戏班,只能照旧本演草台戏。由于剧目生产少,缺乏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新剧目,就越发没有新一代年轻观众上座。越没有观众上座,就越没有演出收入积累下来进行艺术生产,这样就形成了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 带来的负面效应那么是演职人员的流失。特别是临湘花鼓戏剧团改制为企业后,在工资偏低且无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均无着落的情况下,不少演艺人员,难以坚守这份清贫,选择了“跳槽〞、下海和转行,一些主要演、职人员流失。很多传统的大型花鼓戏不能正常排练和演出而被尘封,更谈不上去培养临湘花鼓戏的传承人才 〔四〕改革开放以来,强劲的打工潮历经四十多年不衰,大量的青年农民涌入城市 现代都市生活,让他们陶醉于新文化、新艺术,对故土传统的戏剧艺术孤陋寡闻而感情冷淡。他们也不愿或很少涉足戏剧殿堂。而留守在家乡故土的老年人和儿童,为了生产、生活和相互照应,也无暇出户到剧场去看戏,多数守在电视机旁。过去曾誉为传统艺术沃土的农村,如今喜欢看戏的也寥寥无几,戏剧市场的低迷,客观地影响到临湘花鼓戏的传承与开展。 二、临湘花鼓戏传承保护的对策建议 为传承和开展臨湘花鼓戏,抢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市政府已经或正在采取以下对策。 〔一〕组建专业艺术团体和研究传承机构 1998年,临湘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临湘嗡琴戏剧团〞,作为抢救、保护、开掘传承临湘嗡琴戏的专业艺术机构。剧团成立以来,市政府先后拨专款达50余万元,帮助添置灯光、音响、服装以及下乡演出用的活动舞台等,解决了花鼓戏剧团的生存后顾之忧。 2023年,“临湘花鼓戏传承研究所〞又应运而生,从而开启了临湘嗡琴戏研究、传承与开展的系统工程。 〔二〕组织开展全市民间职业剧团和民间艺人普查 2023年,市文广新局组织专业艺术人员对全市自报的21个民间职业剧团进行了较全面的普查和登记。先后恢复组建起有行头设备、有剧本和演员、行当较齐全的名副其实的民间职业剧团7个,登记在册的职演员138人。市嗡琴戏剧团派出业务骨干,深入到各个民间职业剧团指导业务帮助排戏,改编剧目,培训演员。经过两三年的手把手扶持,“临湘梅池嗡琴戏剧团〞、“临湘湘北花鼓戏剧团〞“、临湘定湖嗡琴戏剧团〞均申报、批准为“全省百佳民间职业剧团〞。至此,传统嗡琴戏的影响一浪高过一浪,乡村间又形成了喜看临湘嗡琴戏的热潮。 〔三〕挖掘传承和繁荣创作并举,开辟了嗡琴戏剧目生产的更好前景 2000年,市嗡琴戏剧团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临湘花鼓戏大兴与兰兰,并在岳阳市“千禧楼台杯〞戏剧汇演中获一等奖。 2023年,村官本是打工仔晋京演出获得好评。再次尝试到临湘花鼓戏改革、新编剧目获得成功的喜悦。同年,临湘市戏曲家协会牵头,深人瑶族祖居地龙窖山,收集整理了一套嗡琴戏原生态声腔和打击乐曲牌,编印了临湘市首部嗡琴戏曲调集成资料。 2023年,整理出三首富有瑶族音乐元素的花鼓戏曲调,即斫柴歌、瑶女哭嫁、龙窖山情歌。 2022年5月,新编临湘花鼓戏堂客拨的扶贫款,在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农村小戏艺术节〞获得奖励。 2023年创作演出的临湘花鼓戏铁面税官荣获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这一系列的调研、创作和演出活动,为研究、传承临湘花鼓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展示出临湘花鼓戏的美好开展前景。 〔四〕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夯实后勤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市政府财政拨给研究和创作,排练和演出经费共计556万元。其中,剧团添置设备,行头经费64万元;培训经费20万元;送戏下乡演出场次补助170万元;传承研究所业务经费66万元创作、排练和参加汇演经费236万元。 临湘花鼓戏传承与开展不再是行头上的口号,不再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真正实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利〞,要什么有什么。专业经费的投入和保障,充分调动了演、职人员从事调研、排练、演出的积极性,不少退休老同志都主动请缨,参加到抢救、传承和研究活动中来,为临湘花鼓戏的传承和开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交流经验,展示成果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湘市文化部门克服了种种困难,扎扎实实的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工作成果。 2023年8月,市政府成功举办了“湘、鄂、赣毗邻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场经验交流会〞。市政府就“组建专业机构〞,“开展民间职业剧团普查〞,“繁荣花鼓戏创作〞,“举办戏剧艺术节〞,“加大财政投人〞等方面作了经验介绍。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湘、鄂、赣毗邻地区首届非遗经验交流文艺晚会〞,来自湖北通城、崇阳、江西修水和岳阳县等地的戏曲精英们和临湘花鼓戏剧团同台展演了“国家非遗〞的精神风彩,深受各级领导和社会观众的好评。 现场交流会,展示了成果,交流了经验,为临湘花鼓戏的研究传承与开展搭起了更为坚实的平台。 2023年,市政府在市三完小举行了“临湘花鼓戏传承培训基地〞挂牌仪式,三完小400多名师生参加了仪式。这个活动让青少年进一步认识和接受临湘花鼓戏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知识,为临湘花鼓戏接力式的传承与开展奠定了根底。这个活动也将会在全市各学校得到进一步推广,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