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小学数学论文例文2.doc
下载文档

ID:1050632

大小:48KB

页数:3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学 数学论文 例文
小学数学论文例文2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局部买团体票,一局部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  创新,创出一片新天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之我见   王寨小学: 刘晓敏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可见,经验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开展智力,更应该开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谈几点体会供一线的同仁共勉。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创新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  界上许多重大创造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  由落地的好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测离不开1+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  的精神,乐于探索事物的微妙,发现其中的奇异。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我在引导学生探求体积公式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况激发学生期盼获得新知的好奇感觉。第一步,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出示实物,提出问题后,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却又一时难以说出答案。有几个学生试着说,能否“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转化为求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这一想法,得到大家认可。第二步,我顺水椎舟,问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一问题激起孩子们更强的好奇感。经过思考,有学生提出将它捏成长方体,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第三步,我又追问,如果换成“圆柱体木块〞呢,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木块不能倒,也不能捏,又遇到新的难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获得新知的感觉。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将它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测量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方法来测知,正当学生思维活泼,为解决了难题而快乐时,我又展示问题的焦点:假假设是电影剧院大门前的圆柱体水泥柱子,你能想方法计算吗学生情趣更高涨了,这时我趁热打铁,组织他们讨论,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要解决这个焦点问题,必须从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中寻找—‘‘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横空出世〞了。  由于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新能力提供突破口   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开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事物的形态、特征,并比拟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将内容引伸至学生生活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无意识地认识到不但在课堂中要培养观察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也同样要培养观察的好习惯。   其次,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锻炼不了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   最后,锻炼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观察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如果粗枝大叶,匆匆浏览一番,不能在观察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上下功夫,那就是很难发现事物包含的隐蔽的和细微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三、 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学生敢创新的精神。   心理学研究说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  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  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气氛,促使  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要启发引导,不轻易否认,切实保护学生“想〞  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  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8米、宽6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2米、3米、6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2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6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3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  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学生质疑问难,无拘无束的思考,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敢于创新的意识。  四、引导探究、合作学习,给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荷兰文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通过自身活动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善于应用。他还认为:发现是一种乐趣。通过“再创造〞活动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开展。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让学生分组实验,把圆等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分别拼成长方形的样子,并请学生注意观察,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变化。当学生看到原来的圆弧的弯曲程度愈来愈小之后,这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闭着眼睛,在脑子里想:将圆等分成128份,256份,512份……的情景。学生想了2分钟后,一个学生说:“这样分下后,原来的圆弧就变成一个很小的点了。另一位学生说:“那样拼的图形简直就是长方形了。这样有限的切拼操作活动,无限的想像,到达了最终由曲转为直,化未知为的目的,开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将大有可为。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为孩子的开展打好坚实的根底,为素质教育改革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根底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疑心,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如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教学资料等〕以及创造良好课堂气氛。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认评价,要以点拔为主采取鼓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良的时机留给学生,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